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几点探索和思考

2018-04-14王超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考探究小学数学

王超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必须打破单一的数学知识的堆积,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习综合立体化的“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探究;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素养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的性质与目的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是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压抑了儿童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必须打破单一的数学知识的堆积,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习综合立体化的“有价值的数学”。

一、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设置综合化数学教学目标

综合化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许多教师只局限于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这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时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目标的设置应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供着眼,具体课程中的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

如《能被3整除小数》的教学目标,可设置: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2、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探究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科学分析、细致概况、合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倾听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见,真诚地与同学交往、互助等良好的情操。同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培养用正确的高尚文脉的语言表达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4、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积极情感,同时在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设置。

二、拓展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发掘教材,活化教材。现行教材呈现的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简约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教师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加数学知识的内涵,提高数学知识的附加值。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是实现综合化的重要标志。它要以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学习与运用的形式出现,并不断融进最先进的人类新知识、新技术,随时保持对人类最新知识发展的动态追踪,实现“开放式课程”。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讲授新课,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便抽象为具体;可以利用多媒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让数学知识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相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不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学科,而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联的科学。教师要善于引入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来充实数学教学内容。如比例知识的教学,如果单纯地按比例计算数学,学生会感到厌烦,结合实际变换内容来学习则另一番天地。“张轩同学准备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参观壮观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但他不知道家离北京有多远,于是就找来一张地图想计算一下,课不巧的是印有比例尺的一角撕掉了,怎样计算呢?于是他想出了办法:他家离县城24千米,张轩在地图上量出他家到县城是0.25厘米,从家到北京顺着公路量有2.3厘米。现在请你把张轩同学的思考过程写出来,而且请你计算出他家到北京的距离,并且大概估算出这张地图的比例尺,用两种标注方式写明白”。这样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时间都有数学的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到处都充满者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是数学因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其次,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体现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时间都有数学的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如《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假如你准备到文具店买3支铅笔,你将要思考什么问题?”这是学生熟知的生活,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学生表述:“每支铅笔多少钱,3支铅笔多少钱?我带了多少钱?我带的钱够不够?”老师引导:“这些问题可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可以问售货员或看标价。”老师引导:“假如每支铅笔2角钱,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假如你带了5元钱,又会想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可以想到这样问题,我带了5元钱去商店买3支铅笔,铅笔每支2角,卖完铅笔后,还剩多少钱?”这样学生自然引出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学得生动流畅,自然。

總之,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化学习,能够让教学内容相互贯通融合,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考探究小学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