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针刺法和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2018-04-14唐铭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夹脊腰椎间盘疗程

唐铭津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 101300)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中医针刺法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1]。有研究发现,联用针刺法和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联用针刺法和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这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3例;其平均年龄为(45.3±4.8)岁。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1例;其平均年龄为(44.1±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针刺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穴位选择:将气海穴、关元穴及L3-5夹脊穴、秩边穴、阿是穴作为主穴,将环跳穴、阳陵泉穴、昆仑穴、承扶穴、委中穴和承山穴作为配穴,为有血瘀症状的患者加配血海穴,为有寒湿症状的患者加配足三里穴,为有湿热症状的患者加配丰隆穴,为有肾虚症状的患者加配太溪穴。2)让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3)将毫针刺入患者相关穴位的浅层,然后用提插捻转的手法对其进行针刺治疗。在针刺患者的夹脊穴时,针刺的方向需向其脊柱微斜。在针刺其环跳穴时,需采用直刺的手法,使其针感向其足部放射1~2次,在此过程中只能提插不可捻转。在对患者的夹脊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小肠俞穴和腰阳关穴进行针刺时,在得气后用导气法减弱对其进行刺激的强度,然后为其留针。之后使用提插捻转泻法对其他穴位进行1分钟的刺激,在得气后为其连接电针仪。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半个小时,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5天。4)在第一个阶段的治疗完成后,在对患者的环跳穴、秩边穴、委中穴和三阴交穴进行针刺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神经刺激,在其下肢出现2次触电感后微微提针,再对其他配穴进行强刺激(以使其肌肉抽动为度),然后为其连接电针仪。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半个小时,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5天。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加用中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所用的中药为本院中医科自拟的活血止痛方,此方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羌活15 g、独活15 g、桑寄生15 g、川断15 g、当归15 g、骨碎补15 g、乳香15 g、没药15 g、制川乌10g、制草乌10 g、黄柏10 g、桂枝10 g。为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在此方中加入乌梢蛇和白花蛇舌草,为寒邪偏重的患者在此方中加入附子和防风,为久病体虚的患者在此方中加入人参和茯苓。将上述药物加入到500 mL的清水中,煎煮至200 ml的药汁,每天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在饭后服用,共治疗14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临床治愈、好转和无效三个等级。1)临床治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或基本消失,其直腿抬高的幅度超过70°,其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2)好转: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其直腿抬高的幅度在30°~70°之间,其可进行轻体力的工作。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其直腿抬高的幅度小于30°,其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在A组的3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临床治愈者有10例,为好转者有15例,为无效者有8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8%。在B组的3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临床治愈者有21例,为好转者有10例,为无效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的范畴。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肝肾亏虚复感寒湿等因素有关。腰为人体肾之府,肝则主筋生髓,肝肾精血不足会导致患者的气血阻滞、筋脉失养,进而引起疼痛的症状。因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是消除患者患处的炎症水肿,以解除炎症水肿对其神经根的压迫,达到为其减压止痛的目的[2]。针刺气海穴、关元穴、夹脊穴、大肠俞穴具有补益肾气、强腰壮骨之功效。环跳穴是足太阳经与少阳经二脉的交会处,针刺环跳穴可通调二经之气。针刺秩边穴和委中穴可疏通足太阳经之气。针刺足三里穴不仅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还可疏通足阳明经之气。针刺阿是穴可达到即时止痛之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可疏通其经络,促进其局部的血液循环。本次研究所用自拟活血止痛方中的独活、桑寄生可祛除筋骨间的风寒湿邪,当归、骨碎补、制川乌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疏通气血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针刺法和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夹脊腰椎间盘疗程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颈夹脊”源流考略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