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渠道混凝土破坏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8-04-14

地下水 2018年1期
关键词:渠段渠底灰浆

廉 纳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水务局,山西 运城 044000)

1 灌区渠道状况

某灌区位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一、二、三干渠节水改造工程位于灌区内,属灌区场内渠道,三条渠道分别自同一渠48 km、55 km、66 km节制闸左岸引水,是该灌区的三条最主要的输水大动脉。渠道建于1956年,经过多年运行,渗漏严重,渠道水利用系数低,为减少水量损失,于2005-2007年对其进行了防渗改建。灌区一、二、三干渠渠道设计流量分别为4.91 m3/s 、4.68 m3/s、5.43 m3/s,渠道长度分别为12.1 km、11.3 km、11.9 km。一干渠于2005年9月开工,当年11月完工。二、三干渠于2006年7月开工,2007年5月完工,其中,三干渠0+000—3+431段于2006年10月底完工,并于2006年11月初通水运行;3+431—11+900段于2007年5月底通水运行。

2 灌区渠道破坏现状

近年来,灌区三干渠0+400—1+800渠段渠底现浇砼表面出现大面积剥蚀现象,另外1+300和3+431闸枢纽闸前铺盖现浇砼表面也有相同的剥蚀现象。该渠段表面损坏的板块共计550块,但连接渠底和边坡的圆弧坡脚的砼板表面基本完好。除渠底外,部分圆弧坡脚处现浇砼表面也出现大面积剥蚀现象,同时发现有个别砼隔墙表面也出现剥蚀现象,表面剥蚀的隔墙4道,另外约有35块边坡板下部出现表面剥蚀现象。

3 破坏原因分析

通过检测数据可知,渠道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渠道现浇砼均按照配合比进行拌料,浇筑过程也基本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渠道现浇砼板平整,砼板分缝处以及砼板与隔墙连接部位,没有明显的沉陷、错缝等变形现象,说明渠道土方填筑质量良好。而渠道现浇砼表面剥蚀由底板向圆弧坡脚板,而后又有向下边板底部发展的趋势,说明是由于某个特殊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的侵蚀作用

最初设计三干渠渠道全线均为塑膜、砼板双防的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发现渠段上游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渠道前400 m渠段,最高地下水位高出设计渠底0.6m左右,于是修改设计,将渠道桩号0+000—0+400渠段改为只采用干砌块石防冲的梯形断面结构形式。

据了解渠道冬季停水期间,进水闸关闭,但因为地下水位较高,三干渠0+000—0+400渠段有地下水渗出,而后顺流而下,使0+400—3+431渠段渠底积水,并在冬季有结冰现象。

2007年9月26日现场调查时,渠道上游附近约20 m处排渠中有少量地下水出露,取样观察水质透明略微混浊,口感苦涩。送至农一师设计院化验室经过简分析,水的矿化度达到18.156 g/L,为高矿化水,成分主要为含SO42-、Cl-的K+、Na+、Mg2+盐。

高矿化水本身就能降低砼的强度,并促使砼表面分化。另由表中可见,该地下水中硫酸钠(Na2SO4)的含量很高(约8-9 g/L)。一般情况下,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但硫酸钠的溶解度较小,初冬气温渐渐下降,随着温度下降到一定数值后,硫酸钠因为溶解度小,最早达到“饱和”状态,因而首先析出吸水结晶形成芒硝,芒硝结晶时体积膨胀。化学方程如下:

Na2SO4+10H2O → Na2SO4·10H2O

根据有关资料,硫酸钠吸水结晶成为芒硝以后,它自身的体积比原来膨胀4.4倍。

所以,当冬灌结束渠道停水后,因三干渠0+000—0+400段有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渗出,使0+400—3+431渠底积水,并慢慢渗入渠底砼表层。在温度降低时,渗入砼表层的硫酸钠溶液便析出结晶形成芒硝,体积膨胀过程中使砼表层的灰浆松动,由于昼夜温差不断循环变化,硫酸钠也在固态、液态之间转换,促使砼板灰浆由表及里地逐步松动,表层失去强度。这一变化过程是砼板表层剥蚀的主要原因。

3.2 冬季冻融循环,加快了砼表面的破坏

灌区所在地区冬季较为寒冷,渠道砼板的抗冻等级为F150,在冻结初期和末期,渠底积水反复冻融。设计上能够满足当地的抗冻要求,但在温差较大的该灌区,即使冬季中午温度也较高,再加上正午时分日照强烈,无形中增加了冻融循环的次数。

3.3 灌溉期砂砾石冲刷严重

该段渠道设计流速1.2 m/s,水深1.1~1.0 m,而其下段渠道设计流速0.97 m/s,水深0.88 m。流速大的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较强,因而在渠道上段理论上应该没有淤积。实际运行情况正是如此,在桩号3+431闸枢纽前基本没有淤沙,而其下段明显有淤沙堆积,并且多是粗砂和细砾石,零星还有卵石存在。而实际上渠道上下段的设计流速相差又不大(不到10%),可以初步推测上段流速不足以使挟带的细砾石和卵石悬浮在水中,而是在渠底做滚动推移运动。细砾石和卵石在渠底滚动推移,不断的摩擦冲撞渠底,并带走砼表面经过侵蚀、冻融而松动的灰浆,造成砼表面粗骨料外露。

4 结语

综合分析,砼表面损坏的原因是:初冬经过盐水浸没,砼板表面灰浆松动;而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砼表面破坏进一步加剧;灌溉期灌溉水夹杂砂砾石在渠底摩擦冲撞,将表面强度破坏的砼细颗粒带走,造成砼表面剥蚀破坏。但从圆弧坡脚板破坏现象看,破坏面正在扩大。如果不进行处理,渠道砼板将进一步破坏。为减少损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破坏面的发展。

[1]孙杲辰,王正中,王文杰.梯形渠道砼衬砌体冻胀破坏断裂力学模型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3(08).

[2]申向东,张玉佩,王丽萍.混凝土预制板衬砌梯形断面渠道的冻胀破坏受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16).

[3]王森,武新宇,程春田.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在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2(01).

[4]罗志平.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PSO)在膜下滴灌优化灌溉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11(08).

[5] 钱坤,苏国韶.人工蜂群算法在渠道断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03).

[6]王俊发,马旭,周海波.基于多目标模糊优化的土保护层塑膜铺衬防渗渠道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8(12).

猜你喜欢

渠段渠底灰浆
引黄入冀补淀总干渠河南段输水率测验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输水损失变化规律
北京延庆和怀柔明代长城灰浆微结构剖析对比研究
引水渠道冬季土层温度及位移变化研究
中国古建筑中糯米灰浆的应用研究
现浇混凝土渠道施工期冻胀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反滤排水沟在人民渠四期干渠渠底防渗中的应用
骨料种类对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
利用SEM探讨传统糯米—石灰灰浆的硬化机理
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潍坊段排降水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