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转变
——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

2018-04-14吴忠民

江海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生现代化建设

吴忠民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改变了以往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开启并逐渐形成了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表现为: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和科学合理性;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方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为了确保中国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至少要特别注意做好两件事情:以对外开放促进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规范政府的作为。

从晚清的自强运动至今,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建设大致已有160年的历史。其中,从自强运动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得以启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由于外国侵略势力以及本国封建主义的阻挠,由于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反帝反封建领域,由于人们对于现代化还没有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因而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成为当时的时代中心任务,相应的,当时的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主体性缺失以及现代化建设本身时断时续的情形。从1949年到1978年,在民族已经实现独立的条件下,中国的现代化推进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大量基础设施的初步建成,科学技术力量的基本形成,社会平等初步的却是大面积的实现等。这一切,为以后真正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经验。但由于当时国家基本政策的主要取向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而现代化建设仍然不可能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相应的,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人为拉动痕迹过重、内生性较弱,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因而不可能持续健康地进行下去,最终难免陷入停顿。

就总体而言,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现代化是一种“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即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现代化建设没有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或者对现代化推进的主体性不够,或者主体性过强,人为拉动痕迹过重。凡此种种,致使现代化不可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当时的现代化建设是“形似神不似”,缺少现代化的内在“灵魂”“精义”,而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

与以往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而且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性色彩,而且人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逐渐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开始出现。换言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从“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转换为“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相应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较之“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方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似”的现代化建设。“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具体而言就是,中国要想进行“正常”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以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为前提条件;要想做到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就必须以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性为基础,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性又离不开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合理性所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目标;要想有效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就必须做到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种要素之间的共生性,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共生性又离不开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性所提供的基本“质料”基础。

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

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首先表现为,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必须具有自主性和科学合理性。

而就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和科学合理性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主性问题。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这一点,虽然现在看来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但对中国来说,却是经过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方争取到的。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就总体而言谈不上自主性的选择。虽然中国19世纪60年代便有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认识到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必须进行工业化建设方能走出困局。并且,基于这种认识,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早期工业化进程。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当中,中国对现代化建设道路不可能拥有自主性的选择与把控能力。相反,外国列强逐渐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外国列强从关税控制、治外法权、商品倾销、金融垄断、修建铁路以及投资建厂等各个关键方面,几乎全方位地打压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空间,还通过战争赔款抽取贫困中国的巨额财富,严重削弱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亟需的生产资本。同时,封建地主阶级也在严重妨碍民族资本的形成以及现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生成。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不能够自主选择的情形下,中国不可能形成平等、规范、有效的国内外市场,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获得必要的资本积累,中国的民族企业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竞争力。进一步的情形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在各种夹缝当中得以低度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形成一些相对零碎、低端、随机等样式的成果。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就总体而言,中国之所以“根本不会产生企业竞相增长和生产合理化等现象”①,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的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十分缓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步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显而易见,民族独立是一个国家自主性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获得了民族独立。这就为中国自主性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自此以后,中国便开始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自主性的现代化建设。其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虽然曾经有过模仿前苏联做法的短暂时期,但很快便得以矫正。

值得注意的是,“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自主”选择问题,而且还包括对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合理”认知问题。费孝通在谈论“文化自觉”时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③关于“文化自觉”的这种解释,对我们理解“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显然,“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还应包括一个国家对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及对自身历史和现状的科学认识、合理对待的问题。

如果对现代化建设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自主选择地步,而忽略对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以及对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其自身具体历史和现状的科学认识以及合理对待,那么,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意味着现代化建设并没有成为该国现代化建设者十分熟悉、内化于心的事情,意味着该国对现代化建设的生疏与隔膜。重要的是,这就进而意味着该国仍然有可能使现代化建设在目标定位以及推进方式等重要方面出现严重的偏颇和重大的失误。中国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现代化建设就十分典型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当时,人们虽然解决了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自主性选择问题,但并没有将现代化建设上升到历史基本发展趋势的高度来看待,没有将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考虑,对于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层现象,对现代化建设本身的基本规律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中国当时的现代化建设,没有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不切实际地制定很多远远超出实际阶段的理想目标,并主要是依靠高强度社会动员的方式予以“强行”拉动,不计成本地投入巨大人力和巨大资金,甚至是严重透支。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现代化建设并没有被定位为时代的中心任务,相反,当时的时代中心任务却被定位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现代化建设只能附属于这个错误的时代中心任务。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尽管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甚至遭受了重大挫折,没有也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留下了大量深刻的历史教训。就此而言,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如重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的同时,民众切身利益的改善这一极为重要的、带有目的性的目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实现。1952年中国人均GDP为119元,1978年仅上升至379元;1952年全国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为445元,1978年仅上升至644元;1978年中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只有22元。④

与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相比,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现代化建设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认知。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将现代化建设明确定位为中国的时代中心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得以开启的标志。而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⑤。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160年历史当中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自此以后,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时代中心任务,在40年当中从来没有动摇过。邓小平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⑥所以,要“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⑦。否则,“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⑧。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又用“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字语来宣示这种决心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新时代。而对这样一个新时代,习近平不仅依然将现代化建设定位为时代的中心任务,而且相关表述的分量有所加重。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⑩不仅如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还特别重视防止现代化建设当中“大错误”的出现。邓小平指出:“第一不能犯大错误,第二发现不对就赶快改。”习近平也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切不可低估将现代化建设定位为时代中心任务这一做法极为重要的基石性意义。唯有如此,方能将整个国家以及社会各个群体的注意力,将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基本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消除一切妨碍现代化建设的干扰因素。这就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现代化建设进程不被人为打断,保证现代化建设能够持续而健康地进行下去。相比之下,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现代化建设虽然也具有了自主性选择的特征,但之所以不够成功也不可能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没有将现代化建设定位为时代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当时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地定位为时代的中心任务。

第二,基于具体国情制定科学可行的阶段性现代化建设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自身具体国情的认识十分清醒。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在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对国情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中国制定出相应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先是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而在改革开放40年之后,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实现之际,中国又不失时机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完善了“后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接续目标,“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于现代化建设而言,尤其是对于像中国现代化建设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又容易分散的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而言,基于具体的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规划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种作法,不仅可以将相对有限而且是分散的建设资源集中用于现代化建设最为关键的部位,从而使建设资源产生效应最大化的积极意义,而且能够通过一个个先后推出并相互衔接的目标规划(如国家层面每五年制定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确保现代化建设得以有序、稳步地推进。这一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自主创新。

任何一个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一切从头开始,白手起家,都必须借鉴和汲取现代化成功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但同时要看到,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传统和历史基础上的不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现状的千差万别,别的国家现代化成功的经验在本国家和地区难以复制,难以获得同样的成功。一味照搬、模仿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不仅没有前途,而且会造成水土不服、成本巨大的负面效应。所以,在充分借鉴和汲取现代化成功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进行自主创新方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凡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印证了这一点。美国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照搬英国的现代化模式,我国台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也没有照搬美国或日本的现代化模式。相反,凡是照搬别国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建设几乎无一例外地皆不成功,如巴西、阿根廷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能够基于自身具体国情,并在借鉴汲取别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为此,中国十分看重并鼓励思想的解放。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鼓励思想解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学者发现,“30年前,中国就像是一片大森林,所有树木都必须是一样的,不允许标新立异。但是事实证明,这种高度一致的森林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邓小平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为中国的生存与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而且,中国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大量自由发展的空间,积极鼓励社会成员“去闯”“去试”。习近平更是将自主创新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自主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是由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成果所构成的。这一类情形比比皆是。比如,在所有的发展中大国当中,中国所实施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渐进型现代化模式最为成功。这种渐进型现代化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社会安全至上,循序渐进地渐次推进。又如,中国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便是一种改革开放政策的自主创新。其结果是,不但孵化出大量的改革政策,对别的地区产生了重要的示范效应,而且培育出影响巨大的发展增长点。再如,国家从2008年开始,通过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和优惠鼓励政策,实施国外高端人才引进和国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试图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齐头并进,有效地打造科学技术的高端队伍,为中国占据科学技术高地进行卓有成效的铺垫。其成效十分明显。“千人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与海外学术市场收益的差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全职回国工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做法在发展中大国当中,还不曾有人做过。另外,中国近年来实施并将于2020年完成的“精准扶贫”计划,不但能够从一个重要角度兑现执政党对全体人民的“共享”承诺,而且在发展中大国当中开创了一个先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扶贫活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

第四,不断反思和纠错。

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对各种失误的不断反思和纠错中得以持续推进的。换言之,不断反思和纠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能够长期保持健康态势而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的一个必要条件。

一个国家,只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失误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只要不是颠覆性的失误,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失误并不可怕。现代化建设就是在不断解决各种各样的失误当中持续行进的。习近平指出:“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各种失误必须予以清醒地认识到和解决好。这就需要对现代化建设进行不断的反思,对于其中的失误及时予以纠正。

不断反思和纠错,既是现代化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反思,能够发现现代化建设当中各种问题之所在。“社会矛盾在哪个方面表现得比较凸显,往往就说明社会在哪个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说明社会的哪个方面就成为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阻碍部位和短板,需要予以矫正。”尔后,对于其中的失误有的放矢地予以矫正或弥补。通过不断反思和纠错,一是能够及时解决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失误,消除其负面影响;二是能够防患于未然,防止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一些失误由于没能够得以及时纠正,而出现进一步演化坐大趋向,最终变得不可收拾情形的出现。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们国家恰恰能够对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失误进行不断的反思和纠错,特别是能够在关键时期对于重大问题进行反思和纠错,从而从整体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而健康的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肇始于对真理标准的反思。通过这场对真理标准的反思,消除了以往根深蒂固的思想弊端,形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共识。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拨乱反正”,终止了延续多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及党的十四大报告则深刻反思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这一延续了30多年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姓资”“姓社”的反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而近年来通过对大量不公现象的反思,习近平指出,改革发展应当“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宗旨问题亦即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基本取向问题。

由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和科学合理性的形成,不但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自主选择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而言,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所必需的基本目标的科学设计,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行动路径可行性的把握,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同时,对于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形成也具有目标指向的意义。

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

现代化建设是以具体的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为载体而进行的,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健康进行取决于该国家和地区是否具有必要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所谓现代化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其推进过程中来源于该国自身的内在推动力量。相比之下,外部条件不管多么重要,也只能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道理很简单。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发展的终极承载单位是民族”。“发展的最基本的生长力量存在于民族的内部,而不是别的地方。外在的压力等因素固然可以对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但是,这种外在的影响因素存在一个转换为内生力或是内部阻力的内化问题。外在的因素一旦经过内化的处理,其‘外在’的意义便已不存在,而成为该民族内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说,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相比,其明显不同之处是,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逐渐形成,逐渐成为现代化建设持续进行的根本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灵魂”。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直接决定着这个现代化建设活动能否成为该国的一种自觉行为。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是这个国家能否真正走入现代化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也是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能否得以持续、健康推进的必要条件。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现代价值观同现代化建设两者基本上是脱节的。当时整个社会所遵循的,是与现代价值观截然不同的绝对平均主义观念以及相应的计划经济制度安排。这是当时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逐渐丧失活力、创造力和持续推动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价值理念已经为民众普遍认同,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从民众层面上看,社会成员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以及包容意识开始普遍增强,同时,与之相对应的自致性努力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取向。”

现代价值观当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公正(社会公平正义)。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基本理念依据。准确地讲,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正的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恩格斯指出,要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习近平也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社会公正的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也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要“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社会公正的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缺一不可。“共享”的侧重点在平等,其主要功能在于以此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离因素,求得整个社会的整合团结,使现代化建设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而“自由发展”的侧重点在自由,其主要功能在于以此把每个人差异化的具体追求同其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求得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即“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公正的这两项基本价值取向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社会公正便不具备完整的意义,就会走向不公正。

价值取向决定着民众的基本行为取向。基于现代价值观特别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亦即社会公正理念形成的现代社会基本制度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内生推动力量。一方面,通过基于平等、共享理念的制度安排,大量的贫困者能够脱贫,中等收入人群能够扩大,进而使得消费内需拉动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使得经济发展获得巨大的动力,而且,由于直接能够从平等、共享理念的制度安排中获得益处,因而广大民众必然会积极认同并参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必然会由此大幅度增强。另一方面,通过基于自由理念的制度安排,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能够实现越来越充分的社会流动,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自由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由此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相对合意的差异化追求,从而最终形成不竭的、巨大的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活力和创造力。

第二,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民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民众能否广泛、深入地参与现代化建设,决定着现代化建设能否具有真正的不竭动力。进一步看,就总体而言,社会成员最为看重的事情就是事关其自身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其切身的物质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邓小平也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显然,民众切身利益诉求的满足与否,是民众能否真正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所以,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具备与否、强劲与否、持续与否,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具体投入是否能够同其切身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应当说,计划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缺少有效的内生动力,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社会成员在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具体投入同其自身的切身利益两者之间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结合。当时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一个劳动者或生产者无论其贡献有多大、劳动付出有多大,其收入状况大致是相似的,差别不大。换言之,在当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的具体贡献同其切身利益两者基本上不仅没有结合在一起,相反,两者却是相互脱节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果必然是,社会成员劳动的积极性逐渐减弱甚至丧失,现代化建设也就由之缺少了真正的内生推动力量。邓小平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了。”当时现代化建设的进行,越来越依赖于外在的人为强行拉动,如大资金的投入,社会动员方式的频繁使用等。与之相适应的是,当时现代化建设的效率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与表面上的GDP较为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中国这一时期经济效率的缓慢提高。例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润总的趋势是逐年下滑,1952年为19.0元,1957年为23.8元,1962年为8.9元,1965年为20.9元,1970年为21.3元,1975年为15.0元,1976年为12.1元,1977年为13.3元,1978年为15.9元。而且,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比较缓慢。“中国1952~1982年期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总的来说比较低,虽然有的部门和有些时期的成绩要比另外一些部门和时期要好。”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前述情形,初步但却十分有效地实现了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能否有效实现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领域的具体情状。改革开放以来,在初次分配领域,逐渐实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原则,即每个劳动者或生产者按照其各自对社会具体贡献的大小不同,获得各自相应的有所差别的利益份额。“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每个生产要素在参加生产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贡献,也都有相应的报酬——这就是分配的自然规律。”初次分配领域实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这样一种公正规则,能够有效地将每个人对社会的具体贡献同其自身的切身利益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实际效果来看,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原则有利于大面积、充分地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其自愿地参与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其各自的切身利益诉求。这种情形,有利于大面积地、持续地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现代化建设获得一种强劲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联产承包制之所以十分成功,并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大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把农民的具体投入具体贡献同其自身的具体收入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单单是指劳动一个要素,还包括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多种要素。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是来自相应的多个方面的生产要素。

第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4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突出成就,是中国建立起基本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件事关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基础性事情。如果说,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侧重于从“个体化”社会成员的角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的话,那么,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则是侧重于从一个个“经济生产单元”的角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泛而强劲的内生动力。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整个国家的经济生产是按照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安排的。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政府对于经济这样一个庞大、复杂机器运行的管理不可能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民众种种千差万别的经济需求种类以及经济需求数量不可能有基本的了解,对经济生产能力及成本不可能有准确的评估,对经济发展趋势不可能有精确的预判。而且,即便假设政府具有起码的经济专业知识,但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从宏观经济层面到微观经济层面极为繁多的具体事务,来进行种类繁杂数量巨大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只能通过编制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计划,然后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动经济运行。这种做法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短缺现象,另一方面却又会同时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造成巨大的浪费现象。不仅如此,计划经济体制还会窒息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创新能力。“计划经济忽视创业精神,强制实行统一一致的作法,使企业的僵化作风充斥到整个经济发展中。”“在计划体系条件下,行政命令控制着销售量和销售方向,生产者既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扩大销售,也不会面临竞争对手超越自己的威胁。”凡此种种,必定会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丧失基础性的内生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形成了基本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很不相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生产厂家、每一个经济单元都“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只有市场经济,方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率及经济创新能力。市场经济通过商品价格体系,能够使生产者及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经济需求,有效地使经济资源从相对过剩的“高地”流向相对匮乏的“洼地”,从而实现各种经济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而且,市场经济还能够有效提升各个经济单元的经济竞争力。原因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为增强竞争性,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降低自己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旦绝大多数生产者都这样做,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大为提高。”这些,使得市场经济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总之,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现代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使得民众切身利益与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使得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这一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种强劲的、大面积的内生推动力量,初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财富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并进而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得以持续而健康地推进。

现代化推进的共生性

对“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自主性与科学合理性角度以及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角度去认识,还应进一步从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角度去认识。“共生”是“内生”的必要条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只有真正做到“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才有可能真正地得以形成和持续存在下去。如是,则能够形成有关“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的相对完整的认识。

就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来说,至少要特别注重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社会有机体各个领域之间以及社会有机体各种构成要素的共生性。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即社会有机体当中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各自相对独立性容易增强,相互之间的边界日益明显,社会的职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有机体当中的各种复杂成分越来越多。“现代化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高效率目标,大幅度提升了人的‘种属能力’,使得原本由一个社会单元做的事情,改由几个社会单元分别去做,社会单元的功能由原来的‘普化’变为‘专化’。于是,社会分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这具体表现为各种经济单元、社会单元、政治单元、文化单元日益增多,各种与之相关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日益增多。”以社会领域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的边界不但日益清晰,而且社会建设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包括了社会结构的优化(包括培育中等收入人群)、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社会领域当中的构成成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所缺失的民营企业主群体、经理人群体、社会工作者群体、中介人员群体、新媒体人员群体以及自由职业者群体等开始形成,另一方面,性质不同、功能迥异的社会组织数量也在迅速增加,1988年中国有社会组织4446个,2016年剧增至702405个。

与社会分化程度日益提高相适应,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领域相互间以及社会有机体的各种复杂成分相互间需要越来越紧密的合作,需要相互促进、共同生长。换言之,在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有机体当中各个领域之间以及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必然会出现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动”或“联滞”效应。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理应是一种共生性的推进。在现代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当中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或滞后发展,均会对其他相关领域或相关要素的发展产生阻碍或扭曲效应,同样,任何一个领域或单项要素的单方面长期“突进”均是不可能之事,并会对整个现代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层面的滞后,都会毫无疑问地导致整个社会机体的滞后。发展必定意味着社会机体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以及各种成分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开始趋于全面,内容开始趋于丰富复杂。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经提出过“四个现代化”这样一个侧重经济领域的、相对比较单一的现代化目标取向。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现实以及认知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仍然过于看重GDP的增长,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侧重于经济的现代化。如今,中国强调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亦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环境生态建设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而且,中国对现代化“五大建设”当中每一项内容的各种具体构成成分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全面和丰富,对于这些具体构成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重视。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共生性越来越凸显。

第二,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

显然,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各方亦即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决定着现代化建设能否得以有效地推进。

社会有机体是由社会各个群体、各个社会成员共同构成的。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必须进行社会合作。每一个社会群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离不开合作。“每个人的幸福都依赖于一种社会合作体制,没有这种社会合作,任何人都不能拥有一种满意的生活。”进一步看,现代化建设是依靠社会各个群体的共同合作予以推动的。

而社会各个群体之间有效合作的关键在于相互间必须遵循互惠互利的社会公正规则。这种互惠互利主要是指,“处在较高位置的阶层的利益增进不能以损伤处在较低位置的阶层的利益为必要的前提条件,相反,在较高位置的阶层的利益增进的同时,较低位置阶层的处境应当随之得到改善”。在利益获得、财富占有方面,应当本着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各个群体共同受益的原则来进行。尽管各个参与群体在利益获得方面应当本着贡献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规则进行,但其结果无论如何不能出现“赢者通吃”的情形。“财富和收入方面的差别无论有多么大,人们无论多么情愿工作以在产品中为自己挣得更大的份额,现存的不平等必须确实有效地有利于最不利者的利益。否则这种不平等是不被允许的。”唯有如此,社会各个群体方能在利益上相向而行,从而共同为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积极推动力量。

与传统的等级社会不同,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都普遍具有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识,对自身的合理利益都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维护意识。所以,一旦出现一方的利益增进是以另一方的利益受损为必要前提情形的话,那么,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种种抵制的情形,继之,形式不同的社会冲突由此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情形将不复存在。一项对九国公民态度的调查表明,“人均财富的低水平与足以为政治极端主义提供社会基础的不满情绪的积累之间的相关性”。“人均国民收入与对自己国家的满意程度是明显相关的,其相关系数为0.74。”而且,如果利益受损的一方,其利益的受损事关自己基本生存底线的话,那么,其抗争的力度无疑会加大。“特别是,如果出现多数人遭受严重的‘绝对剥夺’,而且是在基本生存底线上遭受严重‘绝对剥夺’的情形,致使民众的基本生存都成为问题,民众没有了退路,那么,就容易引发十分严重、激烈甚至是颠覆性的社会矛盾。”如是,有效的社会合作将会陷入终止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各种职业化专业化分工相适应的各个社会群体均已出现,而且社会各个群体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型的社会阶层结构亦即社会力量配置结构基本成型,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力量支撑。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进步。但同时还需要看到,中国现阶段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还没有形成完全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这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贫富差距问题比较明显。中国的基尼系数多年来居高不下,2003年为0.479,2004年为0.473,2005年为0.485,2006年为0.487,2007年为0.484,2008年为0.491,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2014年为0.469,2015年为0.462,2016年为0.465。而且,较之基尼系数来说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中国现阶段,富裕群体的财富占比过大。据西南财大和央行的联合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8月,资产最多的10%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4.6%,其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也有61.01%,非金融资产占家庭非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更高达88.7%。这种情形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社会各个群体之间利益的相互促进、相向而行局面就难以形成,进一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会被严重削弱,甚至社会安全局面会受到挑战。这是一件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事情。

第三,现代化建设推进的适度性。

从推进速度或节奏的角度看,现代化建设存在着一个适度性的问题。所谓现代化建设推进的适度性,主要是指基于现代化建设当中社会有机体各个领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共生需要的角度,对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速度或节奏作出恰当合理亦即适度的安排。换言之,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应当是由现代化各个领域以及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共生性需要所规定的,而不能是人为规定的。现代化建设的适度性所防范的,是出于人为外在的简单规定或指令,不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性需求的规律,对现代化建设一味强调高速推进的作法。

现代化建设的适度性问题,已经超越简单的高速或低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超越一味推崇高速度或低速度发展的问题,而是从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角度亦即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需要的角度,来把握现代化建设推进的速度问题。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及各种构成要素的生长都有各自的周期,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便有一个有快有慢、有起有伏的生长周期,而不可能总是处在一个不停歇、持续不断的高速增长状态当中。而且,现代化建设的某个领域一旦发生重要变化,其他领域都存在着一个与之相适应和耦合的过程,以达到一种新的共生、协调的状态;就是某个领域当中的某个重要因素一旦发生了变化,该领域的其他相关要素也存在着一个与之相适应和耦合的问题。再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或地区相互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间在不少领域及部位也存在共生的问题。而某个相关的国家和地区一旦出现某种大的变化,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某种或大或小的影响,因而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领域或相关要素也有必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凡此种种,使得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按照某种想当然的设想,来人为地规定现代化建设一直保持高速度推进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曾经长时期热衷于推进经济高速增长。这种作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本巨大,负面影响巨大,因而不可能持续进行下去。总结其中的教训,那就是,一味地推进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显然是忽略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规律,是一种片面的推进方式。客观地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现代化建设的初期,需要在经济方面有所突破,以便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当时经济体量的基数相对较小,不会产生过大的负面效应。如果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作法还具有某种合理性,其潜在危害还不是十分大的话,那么,当中国已经结束了初始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之间联系度日益提高、相互间的共生性需要越来越加重,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而且与别的国家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果继续一味地推进单方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其隐患必然是巨大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现在已经逐渐摆脱一味强调高速发展的作法,而以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适度发展取而代之。应当说,这样一种共生性的发展方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共生局面的形成,进而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生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地进行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重视现代化建设的适度性问题,并非反对一切同高速增长相关的超前发展的现象。应当看到的是,在现代化建设中,确乎存在某种“合理超前发展”的现象。这分为两种情形。其一,具体时段的某种“合理超前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某个时段,如果经济社会需求相对旺盛,生产资本相对充裕,某种技术革新开始普及,那么,该国家就有必要适当调高目标,适时加快发展速度。邓小平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尔后继续前进。”其二,具体部位或环节的某种“合理超前发展”。我们不能指望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当中,其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现代化建设,能够以按照一种“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指令来进行。而通过“合理超前发展”的方式,可以有计划地形成一些有益的“发展极”。如是,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起到某种有效的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及直接的带动作用。

总之,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至关重要,是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化建设的共生性不仅能够确保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持续生成,而且,还能够确保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健康生成,即防止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由于某个时期的片面突进发展而最终陷入不可持续或整个现代化建设被扭曲的境地。

余 论

就现代化建设而言,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自主和科学合理选择的特性,不但能够使一个国家认定现代化建设乃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将现代化建设定位为时代的中心任务,并依据具体国情确定合理可行的具体发展目标,而且还能够使现代化建设具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广泛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够随着现实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对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路径作出相应的必要调整和新的创造。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内生性和共生性的特性,能够使现代化建设具有一种强大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能够对现代化建设相关要素、相关成分进行“有机化合”,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无机混合”,即既能够保持现代化建设当中各种要素、成分各自一定的差异性,又能够使这些有所差异的要素、成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有益的发展张力。在能够广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基础上,在能够“有机化合”各种相关要素相关成分的基础上,现代化建设能够获得一种不竭的活力和创造力。凡此种种,从某种意义上讲,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能够使现代化建设本身形成一种良性的自启动自发展机制,亦即自我激活、自我开放(非封闭)、自我推动、自我调整的推动机制。如是,能够使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成为一种可能。

显然,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方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从根本上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改变了以往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开启并逐渐形成了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而且,从长远看,只有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方能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得以健康、有效、可持续地推进。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中国真正的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毕竟只有四十年的历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确保中国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至少要特别注意做好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以对外开放促进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无法离开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有效地推进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不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拒斥对外开放。相比之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十分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顺应世界潮流,对外开放。“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对外开放对中国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一,能够有效启动民族原动力。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基本处在封闭状态当中。由于不知道别的国家发展状况如何,当时的中国难免陷入自我满足、故步自封的情状。而通过对外开放,“真正地打开中国社会的大门,让别的民族对中国社会造成压力,以此来启动业已存在的动能、原动力,并不断形成新的动能与动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国外发达国家各种巨大的经济压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被激活,经济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其二,能够获得有益的参照。凡是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地区,总会形成一定的经验和教训。而通过对外开放,中国既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可以汲取别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失败的教训,从而有助于科学设定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尽量避免重蹈别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当中的覆辙。其三,直接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先进事物,进行必需的资源互换以及对外贸易。通过对外开放,能够引进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助推自身科学技术的自主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外贸易,不仅能够实现与别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源互换,而且能够大幅度扩大国内外市场,形成直接的经济拉动力。1978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16年为36855.6亿美元。不到四十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了难以想象的一百五十多倍。这也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的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根本不可能离开对外开放。

另一件事情是,规范政府的作为。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外在拉动方式并非一概不可,但一定要以有利于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为前提条件。与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政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当中扮演极为重要的推动角色。而政府的这种推动经常以社会动员的方式来进行,以取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社会动员行为都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化建设。在违背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条件下,社会动员有可能会造成“集中力量犯大错”的情形,造成人力和资金巨大浪费,得不偿失,甚至弊大于利;而且,过多地使用社会动员方式还会附带产生公权不合理扩张以及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受到损害等负面效应。问题在于,依靠政府的推动,在中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某种路径依赖,难免对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效应。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在推动现代化建设时,一是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二是要顺应民众内在需要。另外,政府自身应越来越定位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越来越远离经济型政府的错误定位。

①肖新煌等:《低度发展与发展》,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2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8页。

③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④《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8~9、35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大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猜你喜欢

内生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