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摔跤吧!爸爸》凭什么征服观影者?

2018-04-13李俐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阿米尔励志

李俐

豆瓣评分9.2!猫眼评分9.8!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担任制片人并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自上映以来就口碑爆棚。这部印度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刷爆了朋友圈,彻底征服了中国观众,也改变了我们对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偏见。

口碑上座率皆创纪录

作为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宝莱坞男星,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在国内引发热点话题,再到《我的个神啊》在内地创下1.1亿的票房佳绩,阿米尔·汗的作品已经成了品质的代表。《纽约时报》评论该片为“鼓舞人心的电影,喜剧效果佳,励志且感人”。在前不久闭幕的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该片也创下了展映场次90秒全部被抢购售罄的惊人纪录。

口碑方面,豆瓣网友为《摔跤吧!爸爸》打出了9.2的高分,这一评分已经追平了去年口碑最高的《疯狂动物城》。社交网络上,观众也纷纷写下了观影感受,“年度神作”“有笑有泪”等好评不绝于耳。网友“懂董咚咚咚”说,自己在观影过程中“全程紧握双手,手心捏把汗,三次落泪”,并大赞阿米尔·汗的演技。也有观众因为这部电影对摔跤这一冷门项目加深了了解,直呼“从来没觉得摔跤这么精彩刺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观影后评价说:“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进行类型化改造的主流体育片,但其艺术的完成程度,从剧作到表演,从节奏到音乐都相当惊人,一个大家不熟悉的体育运动,一个父与女的情感故事,被表现得收放自如、酣畅淋漓,影院里不时传出抽泣声。虽然这是一部大众通俗电影,但的确为国产电影上了一课。中国出了那么多体育冠军,却还没有一部像样的体育电影,这是个值得反思的好案例。”

据悉,本次内地公映的《摔跤吧!爸爸》是阿米尔·汗亲自剪辑的版本,作为电影的制片人,阿米尔·汗此次针对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对原160分钟的影片进行了重新剪辑,去除了一些慢镜头以及印度俚语片段,令中国版节奏更紧凑。

戏里戏外同样励志热血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人物的故事改编而成。国家级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饰)为生活所迫,放弃了为国争光的梦想,偶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女儿们有运动天赋和潜力。于是,他不顾家人和社会的反对,开始对女儿们进行高强度训练,最终培养出了能在国际竞赛上为印度取得荣誉的一流女性摔跤运动员。

无论是父亲这个“魔鬼教练”始终不放弃的精神,还是女儿们从逃避训练到欣然接受再到一路成长为冠军的艰辛历程,都让全片笼罩在热血励志的氛围之中。尤其是竞技场上紧张激烈的对决,让观众看得心跳加速。而竞技场外父女间的温情以及影片中不时跳出的幽默笑点,则使整部影片张弛有度。

其实,《摔跤吧!爸爸》不只是故事本身励志,戏外演员们为之付出的努力更加令人敬佩。阿米尔·汗在片中需要演绎男主角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为此,他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戏份;随后在短时间内增肥28千克,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此时阿米尔·汗的体重已达到了97千克,体脂含量37%,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阿米尔·汗用了5个月的时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仅减掉了25千克的赘肉,体脂降到9.8%,还学习了摔跤技巧,练出了拥有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他这段增肥又减肥的经历被人做成短片放到了网上,他成了网友们口中的励志典范,有观众感慨:“阿米尔·汗太敬业了,为了一闪而过的几秒镜头,竟然花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把自己的肥胖身材练成魔鬼身材,好演员都是用生命在演戏啊。”当记者问阿米尔·汗“为什么不考虑使用更简便的特效化装”时,他回答:“这样不是不行,但我自己感受不到肥胖,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

除了增肥和瘦身,阿米尔·汗和他片中的两个女儿还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摔跤培训,真正把自己练成了专业运动员,这也是片中的摔跤比赛看起来尤为真实的原因。阿米尔·汗在电影节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扮演女儿的两位女演员都是印度影坛的新人,在训练期间免不了受伤,而其中一位甚至骨折了都没有告诉他,“她怕我担心,也怕因为受伤被换掉。后来,我们发现有问题,她才说出了实情,我们把她带到医生那里治疗,大声问她‘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健康很重要。”

矛头直指印度社会问题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他打破重重阻碍,在印度这个性别不平等的国家,完成了一项人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而向来致力于印度公益事业和呼吁男女平等的阿米尔·汗,正是看中了这个特殊的题材,才将这段故事搬上银幕。

正如片中所表现的那样,马哈维亚为了求子寻遍各种民间秘方,还因为连生四个女儿而遭到村民们的冷嘲热讽。但马哈维亚没有因此放弃梦想,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训练成为摔跤手,以继承父业,“金牌还是金牌,男女谁拿都一样。”

一开始,两个女儿对父亲的魔鬼训练是非常抵触的,直到她们参加了一场同龄女孩的婚礼。14岁的新娘羡慕地对她们说:“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从那一刻起,当冠军已经不仅仅是父亲的梦想了,而是两个女儿为改变自己命运的觉醒。

为了争取参赛资格,马哈维亚甚至让女儿进行了一场跨性别的男女大挑战,一番激烈的搏斗后,证明他的女儿确实不比男人差。在印度这样一个保守型国度,父亲带着女儿去参加摔跤比赛,是非常大胆的举动。阿米尔·汗从马哈维亚身上看到了一种性别的突破,“他在精神上很强大,他的女儿在这方面也是非常强大的”。

影片的高潮是吉塔向英联邦运动会冠军发起挑战,父亲鼓励她:“你的对手不仅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这番话不仅激发了女儿无穷的斗志,而且也是在为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女性发声。一块金牌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女孩的命运,更让无数遭受性别歧视的印度女孩看到了希望。

一部电影打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观众,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摔跤吧!爸爸》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猜你喜欢

摔跤吧!爸爸阿米尔励志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金牌大国”为何没拍出《摔跤吧!爸爸》(聊天室)
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生活励志
“差钱”也演“励志”剧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