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探索
2018-04-13孟彧
孟彧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开发过程及课程的设置,采用分析总结的方法剖析了电子商务“双证融通”带来的好处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后进行实践,目前已经完成了电子商务专业整个“双证融通”课程的试点过程。
关键词:电子商务;“双证融通”;改革探索
2015年12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正式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电子商务等13个高职专业首批列入试点范围。试点专业学生通过考核后,可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融通课程”是指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
一、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的课程标准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任务引领为主线,结合高职专业教学的特点,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后实施。
(二)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实施。
(三)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的考核方案
以强化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综合素养及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参照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要求制定考核方案。按照理论知识、综合素养、操作技能三个不同部分考核要求来制定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考核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实施。
电子商务融通“双证课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证书
(一)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对应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 网路营销、推广、客服、网页制作、网站编辑维护、运营等。
延伸岗位: 图像设计、数据开发、网站开发。
发展岗位: 移动商务开发管理、跨境电商操作管理人员。
(二)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职业资格证书
三、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设置
“双证融通”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该确定哪几门课程作为“双证融通”的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主要将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理论、技能、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学历教育的理论、操作、综合素养中去。
“双证融通”课程命名要体现对应职业岗位的直观性。“双证融通”课程设置出于专业性和工作岗位对接的考虑,一般情况下为4~5门课程为宜,我们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共设置了《商品信息采编》、《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电
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4门“双证融通”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表2所示。
四、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带来的变化
(一)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授课形式和方法
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因为突出实操而不同于常规的纯理论授课形式,而是向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授课形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实施中常用教学法主要有讲授-演示法、项目案例法、小组分解法等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对学生带来的变化
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非常重视学生操作训练,以电子商务融通专业为例:课程中操作占比至少达到50%。因为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教学对学生操作訓练的重视,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通过调研,60.32%的学生表示因为电子商务融通课程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进步,25.56%表示是有所提升和帮助的,14.12%的学生表示目前还没有给他们带来明确的变化。这也表明学生原有的很多学习习性给电子商务专业融通带来不小的挑战。
(三)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鉴定合格率大幅提升
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实施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双证融通”课程考核结果。根据目前已经试点的电子商务专业4门融通课程的考试结果情况显示来看,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一次性考核合格率最低为91.6%,最高为97.2%,每门“双证融通”课程的合格率平均为95.1%。主要课程考核结果如下:《商品信息采编》课程理论通过率为100%、综合素养通过率100%、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7.2%;《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理论通过率为97.2%、综合素养通过率97.2%、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4.4%;《电子商务运营实务》课程理论通过率94.4%、综合素养通过率97.2%、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1.6%;《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理论通过率100%、综合素养通过率100%、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1.6%。总评成绩为《商品信息采编》课程通过率为97.2;《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通过率为97.2%;《电子商务运营实务》课程通过率为94.4%;《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通过率为91.6%。具体考核通过率详见图2所示。
电子商务专业融通前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级考证合格率为70%左右(指一次性通过率)。改革后的考证合格率远远高于改革前的合格率,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地将每门课程进行了分解,使得学生能在一个阶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通过实践学生们也体会到了融通课程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增强
通过参与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试點项目,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学生改善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方法。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的提升,特别是自信心和刚进校园的时候对比有所增强。处理事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给学生带来的直接变化。
(五)融通课程直接与工作岗位对接
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融通课程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一一对应,通过融通试点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及相关岗位的设置要求。通过实践操作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系统平台使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业务工作环境。做到了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实习和就业时能马上运用实战,对学生今后的实习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五、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双师资格教师相对缺乏
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师课程适应程度来看,既能较好的讲授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指导操作训练的符合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的师资还不是很多;其中科班出身的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讲授;而有企业工作经验而后从事教师工作的教师实操能力强、操作步骤熟练,但是理论讲述系统性又较弱。由此可见,还有相当一定比例的教师还不能完全符合和胜任电子商务专业融通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任务。因此,要加大幅度推进及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电子商务实训室及使用情况有待优化
电子商务专业融通授课的实操部分需要借助实训设备实现,因此,实训设备的配置到位情况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效果。目前学校实训设备工位数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开展操作技能实训,但是应该还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的空间。而且光有实训设备如果不进行有效使用也是不行的,实训室的实际开放使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室不管早晚都应该经常开放,如果不开放则资源严重浪费,为了降低成本可以让学生自行组队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实训及管理。以避免实训室不开放或不知道开放时间而错过正常实训的情况。
(三)电子商务专业融通教材使用针对性较差
教材的选用和编制是电子商务专业融通的重要工作内容。电子商务专业融通课程必须要开发与编制出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教学的有针对性地“双证融通”教材。目前来讲完全符合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的教材基本没有,这个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实施的巨大瓶颈。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所用到教材,一般为自编讲义、配套课程教材、几本教材的组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仅局限于目前正在经常使用的教材。因此,当前如何开发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的“双证融通”要求的教材是保障“双证融通”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目前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的试点情况组织校内外相关人员开发了《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两门电商融通课程的对应教材并已在出版过程中。
六、关于电子商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拓。合理利用和配置校企双方的各种优势资源,共建校企“双师型”团队,实现校企优势互补。目前阶段我感觉我们应该需要努力做到:一方面,多鼓励专职电子商务教师下企业,到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学习与实践,做到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能力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相衔接;另一方面,积极聘请企业一线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进行授课及实训指导。做到资源共享,达到校企共赢的结果。
(二)加强横向合作,完善教材的配备
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开发鉴定机构、相关企业实训考核平台、相关专业开设院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吸取好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开发出符合融通课程的教材。为实施融通工作打好基础。
(三)加强实训室建设,给予补贴经费支持
希望电子商务“双证融通”项目今后能得到有门部门经费支持。根据不同的级别给予每门融通课程相应补贴,用以激励并提高融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加大实训室的软硬件的建设投入,提高设备的性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七、结语
电子商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如何保证电子商务“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和考核的质量,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实施。这些都是今后改革试点要面对的和不断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本文的探索希望给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有关正在试点和准备试点的院校一个信息传递,经验共享的通道。为今后大面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推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心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2]杨秀英,李兵.我国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3).
(作者单位: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