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电影屡败屡战《狂暴巨兽》尚能饭否?

2018-04-13蜀青张武

环球时报 2018-04-13
关键词:丽影新鲜度巨兽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蜀青 ●张武

站在世界电影工业之巅的好莱坞,为什么没有将一流的电子游戏拍成叫好叫座的电影?美国《华盛顿邮报》11日统计称,在电影评分网站“烂番茄”上,由游戏改编的电影迄今为止,鲜有超过50%新鲜度的作品。无论是出了一系列续集的《生化危机》,还是重启后的《古墓丽影》,或是《波斯王子》《刺客信条》甚至《魔兽争霸》,游戏越经典,改编的电影越容易成为烂片。最新来冲击这个“烂片魔咒”的,是13日中美同期上映的《狂暴巨兽》(如图)。

又是“巨石”强森

《狂暴巨兽》跟以往的游戏改编电影不同,故事背景大家并不耳熟能详。这款同名游戏是上世纪80年代的街机动作游戏,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并不是重点,电影故事完全原创:男主角“巨石”强森从小的玩伴是一只银背大猩猩,因科学实验巨型化变成怪兽,之后它又发现地球上还有跟它类似命运的怪兽,主角则组成一支队伍,为寻求解药一路战斗到底。

其实好莱坞早就意识到,游戏情节再出众,也无法做到让银幕前的观众特别投入——游戏是玩的,电影是看的。据粗略统计,25年来至少有40部游戏改编电影作品出现。本来这次《狂暴巨兽》有机会讲述“动人故事”,不过前期媒体口碑依然没能打破此类电影的宿命——“烂番茄”新鲜度46%。几乎所有媒体都给《狂暴巨兽》贴上“无脑动作片”标签,区别在于一半媒体认为“打得很爽、特效出众”;另一半影评人认为故事拖拉、演员“尬演”。

有IP、投入高、回报低

既然游戏改编电影变成高投入低产出、既不叫好也难叫座的买卖,为什么还在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在整个好莱坞商业电影创意都在陷入枯竭之时,游戏改编电影不仅有成熟IP,还有潜在观众。于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出现了:近年来大制作游戏改编电影纷纷票房失利,但该类型电影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仅在今年前四个月,就有《古墓丽影:缘起》《狂暴巨兽》两部大制作。

英国《卫报》11日指出,其实很多卖座电影也是标准的游戏设置,比如今年特别卖座的《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或者最近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故事情节都是在游戏中克服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宝物通关。甚至是即将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其故事就是一般冒险游戏的设置:宇宙大Boss灭霸为了无限手套收集6颗无限宝石,超级英雄联合起来共抗强敌……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的背后,正是“商业与创作”的博弈故事。1994年,不到30岁的导演保罗·安德森将动作格斗类游戏《真人快打》改编成动作电影,这部后来被叫做《格斗之王》的电影几乎没有剧情,就是从头打到尾。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4%,但全球票房达到1.22亿美元——比起1200万美元的投资来说,简直算是票房黑马。此后,派拉蒙成为第一个进入游戏改编电影领域的好莱坞大公司,他们选择的是动作探险类游戏《古墓丽影》,并为此投入1.13亿美元,还请到安吉丽娜·朱莉担任女主角。之后“入坑”的还有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刺客信条》,电影有游戏老东家育碧加持,又有“法鲨”迈克尔·法斯宾德加盟,还保留游戏中信仰之跃的惊艳一跳,但依然票房口碑不佳。

中国市场成为“拯救者”

游戏改编电影在中美这两大电影市场的表现,既证明游戏改编电影的情怀消费不会一直奏效,但也显示出这个类型的电影依然具有巨大票房潜力,尤其是一次次成为游戏改编电影“拯救者”的中国电影市场。

整个好莱坞都在押注中国市场,例如《狂暴巨兽》就将上海作为洛杉矶首映后世界宣传的第一站。除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巨石”强森,导演布拉德·佩顿、女主娜奥米·哈里都亲自为影片卖力吆喝。“巨石”强森上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最终在中国市场拿下4.9亿元人民币票房。《狂暴巨兽》的票房野心,显然不仅于此。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还未遇到过“票房魔咒”。▲

猜你喜欢

丽影新鲜度巨兽
不讲武德的南方巨兽龙
海中巨兽
巨兽星探险
比霸王龙大的巨兽龙
艾丽西亚·维坎德 更帅的劳拉
“打拳”局长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金枪鱼新鲜度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秋刀鱼新鲜度评价
帝国丽影
应用挥发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评价大菱鲆的新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