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8-04-13马晓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奥扎氯吡格雷

马晓华

(庆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队, 山东 庆云 2537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此病患者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可发生障碍,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可发生神经功能损害。在我国,脑梗死患者的数量约为500万~600万,每年因患此病死亡的人数接近100万[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的活化是导致血栓性疾病(尤其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机制。因此,抗血小板凝集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措施。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是临床上常用于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可选择性不可逆地抑制腺苷二磷酸与其血小板受体P2Y12的结合,进而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研究发现,与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优的效果,而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主要分析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某院收治的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检查或MRI检查得到确诊。2)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的体征。3)首次发病,发病的时间未超过3天。4)在近期未服用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潘生丁等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5)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2)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发生不能控制的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梗死。4)患有胃肠道活动性溃疡。5)存在凝血功能障碍。6)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或患有恶性肿瘤。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阿-氯组和奥扎格雷组,每组各76例患者。在阿-氯组患者中,有男性41例,女性35例;其年龄为55~82岁,平均年龄为(69.5±7.5)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3~24 h,平均时间为(10.5±8.5)h;其中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有27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6例,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3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有19例。在奥扎格雷组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34例;其年龄为58~82岁,平均年龄为(69.2±8.1)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2.5~25 h,平均时间为(11±9.5)h;其中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有28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7例,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4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有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某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控制血压及血糖、调脂、溶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奥扎格雷组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其用法是:每次静脉滴注80 mg,每天用药2次。为阿-氯组患者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的用法是:每日服一次,每次服75 mg。阿司匹林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早晨服一次。为两组患者用药2周为1个疗程,共用药2个疗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观察其血浆hs-CRP的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其病残程度为0级。2)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的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其病残程度为1~3级。3)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18%~45%。4)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得到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其病情甚至在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血浆hs-CRP的水平及血小板的聚集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血浆hs-CRP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分析

与奥扎格雷组患者相比,阿-氯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血浆hs-CRP的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较低 (P<0.05)。详情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与奥扎格雷组患者相比,阿-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详情见表2。

表1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血浆hs-CRP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分析(±s)

表1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血浆hs-CRP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分析(±s)

注:*与奥扎格雷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血浆hs-CRP(mg/L) 血小板聚集率(%)阿-氯组 76 9.34±3.87* 13.76±11.79*奥扎格雷组 76 13.21±2.98 31.21±10.32

表2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期间,阿-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奥扎格雷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8%。与奥扎格雷组患者相比,阿-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P<0.01)。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导致急性脑梗死的病理机制主要为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灶多处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和弯曲处。当动脉血管内膜中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及纤维素等成分会黏附、聚集、沉积于斑块破裂处,形成栓子,进而可因栓子脱落并阻塞远端动脉而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 2位死因。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易使患者发生偏瘫、失语及生活不能自理,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一周内其病情的复发率可高达10%,其病情的进展率可高达 30%[2]。在临床上,抗血小板凝集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于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阿司匹林具有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等作用,被广泛用于防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梗死等疾病。部分患者在长期应用此药进行治疗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的胃肠道副作用较小,用药的安全性更高。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并吡啶类衍生物,可与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相结合,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活化,进而可起到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1]黄三洲.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处方药, 2015,37(6):96-97.

[2]胡君茹,姜华,刘效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8):750-753.

猜你喜欢

奥扎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