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2018-04-1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游学进校园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确立民族文化自信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的选择,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建构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课程是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目前主要分为独立设置课程、专题类课程和学科渗透课程等三类:独立设置课程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立学科而专门开设的课程,着眼于对学生作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学科渗透类课程是指在相关学科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现有的各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专题类课程是指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定主题开展的传统文化类主题活动类课程,如传统节日文化、传统美德或传统艺术等。

无论哪种类型课程,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普遍存在随意化、碎片化现象,从教学实效性和民族文化认同出发,急需建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内容框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建构,要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北京教育学院课题组建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框架

二、经典诵读模式

回归原典、回归文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通过诵读经典,达到最佳心身与圣人“相谋”“相印”的作用。读一部经典,胜读杂书万本。目前,中小学学校层面的经典诵读基本上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一是早读或午读挤出十几分钟诵读;二是布置诵读内容让学生自己课余诵读;三是通过校本选修或必修,学校开设诵读课或所谓的“国学课”;四是通过社团活动或兴趣班的形式开展,部分学生参与诵读。这几种模式的教育成效,显而易见是有限的。经典诵读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课程化,才能实现育人功能。经典诵读课程,应依据不同学段分层次开设,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经典诵读,不能一味强调背诵,错误地认为让学生背得越多越好,更不能忽视诵读理解与体验,过度追求形式,而应立足于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涵养学生人格。

三、“非遗”进校园模式

“非遗”进校园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然,“非遗”进校园的时间毕竟不长,还属于新生事物,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首先,现有的“非遗”进校园,基本上都是“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纯手工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缺乏对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今后应侧重精神传承,而非传统认知的技能传承,要改变重视生产性,轻视文化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的现象。其次,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非遗”传承人有传统手工艺的绝活,但并不擅长授课,如果一味依赖“非遗”传承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和目标将很难达成。因此,要在“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加快培养学校专业教师,形成“非遗”传承人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的局面。再次,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工作室或实践基地参观,开阔视野,更直观地去感受“非遗”。当然,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校园传承,学校应该进行取舍,选择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群众基础的本土项目,如兔爷就是北京中秋节特有的民俗文化。从“非遗”进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到“非遗”课程化、进课堂,无疑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文化游学模式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学生的成长要在活动中。游学不是单纯的参观游览活动,也不是简单的教育场所的变换,既不能只游不学,也不能只学不游。游学课程化,要求每次游学都要有特定的主题,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这正是游学课程与一般的参观游览活动最根本的区别。游学课程主题与目标的确定,应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直接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利用游学的现场情境优势,开展深度体验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智慧熏陶,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表现方式主要有:历史文化遗产实地探访;传统文化生活体验;文化历史主题调查研究;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应力求做到:传统文化学习与传统文化遗址、景点参观体验相结合;传统文化学习、价值熏陶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学习相结合;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游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多少个知识点,而是希望通过具象性、场景性、团体性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对生活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探访中触摸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脉动。现有一些学校简单购买社会服务,文化游学的任务由社会机构全部包办的倾向,也是需要纠正的,必须有学校教师的介入,共同研讨游学方案,从而增强文学游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上列举了几种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到学校,要依据各自实际有所选择。无论采取哪种路径,都要落脚于培养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陈琴,柳恩铭,孔永志.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者视角与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4-10-07.

猜你喜欢

游学进校园中华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舞龙舞狮进校园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