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底瓶的功能及其演变
2018-04-13
(甘肃临夏州博物馆,甘肃 临夏 731100)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制作陶器了。而到了距今7 000—5 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与中原大部分地区,精美的陶器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普及,并且在考古过程中有不少出土[1]。其中,有一种小口尖底瓶引起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它的重心可以自动巧妙地转移,表明祖先们具有力学的相关知识。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而且一般出土数量较多。据现有资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随后很快被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的庙底沟文化所接受,并加以改造,在马家窑文化中也有少量出土。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这样的器物是何等的青睐。然而,尖底瓶其本身有哪些独特之处,又蕴含着怎样的远古信息呢?下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1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
尖底瓶具有瓶口较小、下身偏长、底部尖的普遍特征,但是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状却有些差异。仰韶文化早期,多以底部较尖、瓶颈较短、腹部较鼓为主,瓶身两侧有一对环用来吊绳子,并且瓶身多由左斜的细绳纹装饰;晚期多呈现为瓶颈较长、瓶肩较宽、瓶身为等腰三角形或凹腰尖底状,附双耳,饰竖细绳纹和篮纹等。尖底瓶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可略称为小口尖底瓶(图1)。
图1 马家窑文化尖底瓶(来源:作者博物馆馆藏自摄)
1.2 产生时间、地点与背景
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 500年前,目前最晚在距今5 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早期中还能见到,所以它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 500年。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北达内蒙古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2]。
公元前6 500—5 500年是农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人口剧增使得神农氏率先向秦岭北麓的边缘地带扩大畜牧业,小口双耳尖底瓶就是畜牧业扩张的产物,它实际上是为牧羊人设计的水壶[3]。从考古学上看,小口双耳尖底瓶除了向东流传和演变外,向西、向北方向的发展则反映了这一时期游牧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小口双耳尖底瓶是游牧早期文明的反映,为满足牧民存水的需求。
2 尖底瓶的功能、作用及其原理
2.1 尖底瓶的功能及作用
尖底瓶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期间又发生了诸多变化,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形成了各种学术观点(表1)。
表1 关于小口尖底瓶功用的各类观点及出处
一般认为,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取水器,其原理在下文再做详细描述。另外,尖底瓶的设计还有很多巧妙之处,尖底便于分散水对瓶底的压力,可以把器物插在泥土中,平稳放置,不过,尖底瓶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几乎消失,而在距今3 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酒”字似乎与尖底瓶有着密切的关联[4],“酒”字右边的字形和尖底瓶的器型非常相似,看来尖底瓶不仅仅与汲水有关,也许还和我国最早的酒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图2)。
图2 甲骨文中的“酒”字(来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
2.2 尖底瓶的工作原理和科学依据
(1)尖底瓶的取水过程。当未装水的空尖底瓶放置于水面时,由于瓶口较沉,向下倾斜,瓶口低于瓶底,瓶身横倒在水面,水由瓶口进入瓶内。随着瓶内水量增加,尖底瓶受重力作用,竖立起来并保持竖立的状态,此时,瓶内水已经饱和,通过两边的吊绳将其吊起,完成一个连续的取水过程[5](图3)。
(2)尖底瓶遵循的原理。取水时,瓶身受浮力作用,受力不均衡,使陶瓶很容易沿水平轴翻转进而进水,当陶瓶水渐满后,陶瓶重量加大,陶瓶又在水中重新恢复垂直状态,提出水面后瓶内水不会洒出。其中,最主要的是重心问题,空瓶状态下重心在双耳以下,空瓶放入水中之后视重心在双耳以上,因此翻倒,灌满水后其实重心等同于空瓶状态,从而自然直立。
尖底瓶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奇特的形状,是祖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符合动力学原理的形状。整个取水过程正是在一套完美的反馈作用指引下,自行完成的,尖底瓶完美诠释了先人的智慧和探索能力。
图3 尖底瓶注水力学原理示意图(来源:http://image.so.com)
3 尖底瓶的演变过程
周代有一种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奇特之物——欹器,它的出现又让人们看到了尖底瓶的影子。欹器有个特点:空着时会倾斜,无法直立,这是所谓“虚则欹”;而注入一半水量就可端正地摆放,这就是“中则正”;但注满水又会自动翻倒,所谓“满则覆”。据说鲁国之君把这奇异的容器放在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在于提醒自己,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慎防“满而覆”。古代历史文献记载了周代欹器的起源。老子弟子辛文子《通玄真经·守弱》:“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yòu][zhī],其冲即正,其盈即覆。”从古文献、古文字、古声训等方面的论证来看,从使用性能来看欹器与尖底瓶属同类器物:其一,《说文》云“欹易倾,欹易覆之器。”根据对半坡类型尖底瓶的测试,以及后来进一步对尖底瓶进行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检测,大部分陶瓶符合“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性质。这就不能不使我们重新考证尖底瓶的实际用途。其二,原始人在发明欹器时,的确是动了脑子的。尖底瓶的双耳大部分均捏塑在中腹偏下的位置,有意造成欹器“虚欹”和“满覆”的不平衡状态。其三,原始人利用欹器的重心原理作功,灌溉农田恐怕只考虑实用和方便,并未作为座右铭。而作为“肴坐”的“劝戒之器”被后人所利用正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故欹器又是一种宗庙礼器[6]。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 7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马家窑类型的尖底瓶,如此绚丽多彩的尖底瓶,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表明了它的用途已从灌溉而推广到祭器和欹器。由于欹器“虚而散,中而正,满而覆”,从平衡与稳定的角度来看即为:①欹器空时,平衡位置是倾斜的并且是稳定的;②欹器加了一半水时,平衡位置是直立的并且是稳定的;③欹器加满水时,平衡位置是直立的。这与尖底瓶的原理正好相同,因此,欹器是尖底瓶演变的结果(图4)。
图4 鲁恒公放在庙宇中的欹器(来源:https://baike.so.com/doc/6980040-7202751.html)
《荀子宥坐》中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意为:孔子到鲁桓公的太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太庙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这是欹器。”[7](图5)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物,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试试看。”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哪有满盈而不翻倒的呀!”(图6)。由此可见,欹器的寓意,可谓深远。
图5 孔子到鲁恒公庙里去祭拜(来源:https://baike.so.com/doc/6980040-7202751.html)
图6 孔子让学生在欹器里灌水(来源:https://baike.so.com/doc/6980040-7202751.html)
欹器是尖底瓶的延续,很难想象它究竟蕴含了多少古代人们的智慧[8]。今天,当我们再次欣赏这类器物时,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还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尖底瓶独特的外观和奇特的用法[9],不仅凝结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触,同时也印证了著名的艺术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黄秉生.壮族文化根系与壮族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78.
[2]陈伟.古希腊“艺术”的艺术性与非艺术性[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00-106.
[3]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郑州大学,2011.
[4]邵卉芳.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5]尹弘泽,杨其威.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C]//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S.l]:[s.n.]:1993.
[6]龙湘平,陈丽霞.土家族图腾艺术[J].昌吉学院学报,2006(1):65-68.
[7]李琰,朱志荣.庙底沟彩陶的审美特征[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11-115.
[8]彭燕凝.精神的呼唤是形式的灵魂: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解析原始艺术创作的原动力[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3):50-51.
[9]殷明明.伦理视域中史前艺术的意义:以图腾艺术为中心的考察[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