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实施与权益挂钩双轨制
2018-04-13田富强
田富强
(1.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5; 2.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56)
军民融合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1],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2],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国家战略[3]。军用与民用技术界限日渐模糊,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4],开展军民协同技术创新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5]。军民融合提升了西安产业集群竞争力[6]。军民融合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存在互动关系[7],进行支持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8],制定有利于融合的知识产权政策[9],构建军民协同创新动力系统[10]与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协同管理结构[11],有效利用西安军民融合产业资源[12]。激励制度是军民融合制度的核心[13],缺少知识产权实施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成果实际转化率不高,加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14],协调平衡好不同利益[15],构建利益协调机制[16]。《“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完善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全国确定8个专利导航试验区[17],陕西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专利导航试点。专利导航帮助企业解决定位、发展方向、产品结构和科技金融服务等问题[18]。专利服务导航产业创新[19]对军民融合具有基础性作用。有效激励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体系[20]必然包括激励知识产权实施的制度。
1 军民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国防知识产权民用化比例不高,国防科技创新成果实际转化率只有15%[8]。西安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要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解决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实施不畅问题,亟需创新知识产权实施激励机制,在运用专利导航技术的基础上,解决2个问题:一是转化实施动力不足问题;二是专利技术资源战略配置问题(图1)。
2 分成与期限挂钩的西安军民深度融合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机制
2.1 分成与期限挂钩的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机制
知识产权权利人负有一定的使用或实施的义务。法律规定有强制实施许可制度,这个规定同样适合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效果与所有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及收益耦合,通过权益与转化耦合,激发军民深度融合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积极性;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使用与实施,是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需要有所突破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使用与实施有最大收益期、较大收益期、中等收益期、较少收益期与失效期。在失效期之前,尽可能快地使用与实施知识产权,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知识产权的效益。提高西安知识产权使用与实施时效性,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西安知识产权的效益,给使用与实施者带来最大程度的收益,给西安全面创新改革带来活力。为促进西安知识产权尽快使用与实施,转移转化效益,形成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竞争格局。
在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军民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实施创新机制,分成比例与实施期限挂钩;鼓励知识产权尽快实施;原则上规定,知识产权运用越早,相关利益方获益越多。可以采用的办法:(1)总量不变,比例调整。无论什么时候实施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的收益不低于最佳收益期运用者的收益;运用越晚,知识产权独占权主体收益下降。(2)总量下降,比例不变。相关部门对运用较晚的知识产权收益抽取税费,运用越晚,税率越高,使运用知识产权过晚条件下,相关利益主体的收益下降,鼓励尽快运用知识产权;税费用于资助知识产权实施与应用机构。(3)总量增减,比例不变。最大收益期实施运用知识产权的,国家予以重奖;奖励资金全部来源于最大收益期以后实施运用知识产权案例中抽取的税费,奖励总量与税费总量相当。(4)总量增减,比例变化。最大收益期实施运用知识产权的,国家予以重奖;奖励资金全部来源于最大收益期以后实施运用知识产权案例中抽取的税费,奖励总量与税费总量相当;同时,最大收益期实施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独占者与运用者)的收益比例高于平均比例;最大收益期以后实施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的收益比例低于平均比例;平均比例是市场上形成的运用者的收益占总收益比例的平均值;鼓励运用者尽可能快地实施知识产权;结余部分用于资助最大收益期的运用者(图2)。
2.2 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实施与权益耦合机制构建
军工(非军工)企业专利技术产权归属根据下列规范确定:在军品(民品)生产中,按照国家现有规定执行;在军转民(民参军)过程中,按照下列规范执行:专利创造者、军工(民品)企业与潜在的准备将该专利在民品(军品)生产中实施的民品(军工)企业,根据其转化成功的不同时段,确定其在民品(军品)生产领域的知识产权所有权、收益分配权。
3 西安军民深度融合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竞争机制
除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军工企业吸纳地方资源、转化民用成果、输出军工技术纳入考评体系,进一步设定知识产权实施与权益挂钩机制,以制度促进军民深度融合。以国防专利解密信息将定期公布制度为契机,利用专利导航技术,对解密国防专利的知识产权实施进行制度创新,规定最佳机遇期实施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归实施者;较大收益期实施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归专利所有者与实施者共有;较少收益期实施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归专利所有者所有。以此激励知识产权实施。
3.1 在最佳实施期内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的企业优先获得相关权益
根据不同知识产权实施的收益,划定最佳实施期与一般实施期,最佳实施期是知识产权实施收益最大的时段;一般收益期是最佳收益期到专利失效期之间的时段。假定军转民(民参军)后,民品(军品)根据军品(民品)专利重新获取民品(军品)专利;在此基础上,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在最佳实施期内分别优先拥有转化后的专利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权。在军品(民品)专利军转民(民参军)的最佳收益期,允许军品(民品)企业与民品(军品)企业同时实施知识产权,如果拥有军品(民品)专利的军品(民品)企业能够在最佳实施期内独自、比民品(军品)企业领先或与民品(军品)企业同时成功实施知识产权,允许军品(民品)企业拥有转化成的民品(军品)专利的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图3)。
3.2 在最佳实施期内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的企业优先获得相关权益
如果拥有军品(民品)专利的军品(民品)企业在最佳实施期内晚于民品(军品)企业成功实施知识产权,允许军品(民品)企业与民品(军品)企业平等分享转化成的民品(军品)专利的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鼓励民品(军品)企业成功实施军品(民品)专利知识产权(图4)。
3.3 转化实施知识产权不力的企业失去相关权益的竞争机制
建立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的竞争机制,如果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在最佳实施期内没有及时转化实施知识产权,则可能在竞争条件下失去专利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权。在军品(民品)专利军转民(民参军)的一般收益期,允许军品(民品)企业与民品(军品)企业同时实施知识产权,如果拥有军品(民品)专利的军品(民品)企业先于民品(军品)企业成功实施知识产权,允许率先转化实施成功的军品(民品)企业拥有转化成的民品(军品)专利的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如果拥有军品(民品)专利的军品(民品)企业与民品(军品)企业同时成功实施知识产权,允许转化实施成功的军品(民品)与民品(军品)企业分享转化成的民品(军品)专利的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如果拥有军品(民品)专利的军品(民品)企业晚于民品(军品)企业成功实施知识产权,允许率先转化实施成功的民品(军品)企业拥有转化成的民品(军品)专利的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图5、图6)。
4 知识产权权益双轨制与三维专利导航模式
4.1 知识产权权益双轨制构建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下,未转化的知识产权是指尚未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军品(民品)知识产权。拟转化的知识产权也称转化后的知识产权,是指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民品(军品)知识产权。为促进知识产权领域的军转民与民参军,规定对未转化的知识产权与拟转化的知识产权实施不同的权益保障制度。未转化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等按照现有制度进行分配,并予以切实保障。拟转化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等按照转化竞争机制进行分配,并予以切实保障。构建基于市场与技术,实现产业、技术、专利、政策协同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专利导航技术(图7)。
以专利导航技术为工具,对军民融合产业规划、区域发展及企业运营进行技术支撑,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实施与权益挂钩,实现知识产权权益安排的双轨制。双轨制试点需要制度突破,知识产权权属变更带来损益,损益带来知识产权实施压力。双轨制给现有的收益分配带来挑战,给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带来压力。知识产权实施促使压力转化为动力,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的压力正是促进知识产权实施的动力(图8)。
4.2 技术与市场耦合的三维专利导航模式构建
专利导航是基于技术的军民深度融合产业规划与企业运营指导,企业是市场主体,产业发展遵循经济规律。无论是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还是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都要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专利导航。基于技术与市场需求耦合的军民深度融合专利导航模式(T-MR),包括把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建立专利导航与产业生命周期契合的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技术(PN-ILC),以及把专利导航与比较优势理论结合,与专利导航与企业比较优势耦合的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技术(PN-ECA)。通过市场需求与专利导航耦合,寻求最佳的军民深度融合产业规划或企业运营路径。产业规划与企业运营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专利导航为支撑,寻求技术与市场耦合度最好的发展项目;适度发展耦合度适中的项目,慎重选择一优一劣的项目,摒弃双劣的项目。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战略任务,要将军工企业的科技优势与民营企业的市场意识紧密结合,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规划与企业运营3个领域进行试点,创新专利导航模式,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基于专利技术与市场需求耦合的区域协同发展类、产业规划类与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模式,应用于西安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把专利导航从一个宏观产业转型为企业用得上、较好用、能解决重大战略导向问题的产业。只研究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与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忽视区域内产业协同与企业布局,不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要在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与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产业在区域内的组合和不同企业在区域内的竞合,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专利导航(图9)。
参考文献:
[1]鞠晓生,黄朝峰. 军民融合、经济增长与大国战略——首届军民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2016,51(3):190-192.
[2]张晓松,杨维汉. 习近平: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EB/OL]. (2016-10-19)[2017-09-0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019/c1024-28792044.html.
[3]湛泳,赵纯凯. 资本市场发展、军民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 南开经济研究,2016(5):36-54.
[4]鞠晓生,黄朝峰. 军民融合与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第二届军民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2016,51(10):190-192.
[5]国防科工委.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 (2016-11-22)[2017-09-01]. http://www.iptrm.com/views/content/junmin/policylaw/front/detail.jsp?code=POLICY147980830123164.
[6]胡红安,李洋.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因素分析——以西部航空航天制造业集群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8):120-124,125.
[7]冯媛. 军民融合创新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与设计[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6):43-46.
[8]冯媛. 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基于国内外比较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6(7):148-153.
[9]王亚玲.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57-62.
[10]董晓辉,张伟超. 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4,32(1):1431485.
[11]李潭. 军民融合企业知识产权协同管理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2):119-124.
[12]张勇,李海鹏,姚亚平. 基于DEA的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7):89-93.
[13]郭永辉. 基于制度视角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3):14-17.
[14]马惠军. 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J]. 军事经济研究,2009,30(6):5-7.
[15]董新凯. 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 学术论坛,2015,38(9):53-59.
[16]吴刚. 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评测及路径优化设计——基于陕西的实证[J]. 人文杂志,2014(3):45-50.
[17]李琪,陈仁松. 浅谈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8):21-23.
[18]滕波,李沙,凌赵华. 市场与专利相结合的导航模式——论专利导航试点工程[EB/OL]. (2014-07-08)[2017-09-01]. http://www.mysipo.com/article-2838-1.html.
[19]周磊,张玉峰,杨威. 专利服务导航产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6(17):91-96.
[20]游光荣,闫宏,赵旭.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7(1):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