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绿色发展 推动创新转型

2018-04-13刘悦

当代贵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关岭特惠矿山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刘悦

开磷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建设绿色矿山、生态工业园区,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以“零容忍”态度抓好“废水、废气、废渣”综合治理工作。图为开磷生态工业园区。(开磷集团供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磷集团以深化改革为先导,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打响了转型升级攻坚战。

2017年12月,贵州省公布了“2017年贵州省品牌价值30强(制造业)”名单,在这次国内首次以省(市)区域名义开展的企业品牌价值评价中,开磷集团排名第四。

2017年,开磷共生产磷矿石930.85万吨,同比增长9.51%;生产化肥及化工产品55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4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5%。

一串串数字,展现了开磷在转型中寻求突破、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新气象新作为。

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曾经一个时期,传统矿业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一直是众多企业在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长年无序的矿产资源开发,给开磷矿区造成严重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脆弱。

痛定思痛,为呵护企业发展命脉,开磷开启了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的新征程。

如何走好这条“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资深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大的考验。

2011年,开磷集团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绿色矿山和全国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成为贵州省非金属类矿山唯一入选的企业。7年来,开磷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建设绿色矿山、生态工业园区,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以“零容忍”态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废水、废气、废渣”综合治理工作。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开磷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个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技术,通过用改性磷石膏等磷化工废渣充填井下采空区,实现了无废害开采,让采场再也无须用矿柱做支撑,使原来只能闲置、浪费的保安矿柱变成宝贵资源。

充填采矿法的全面推广,使得开磷采矿回收率由70%提高到92.3%,贫化率由7%降至4.33%,延长矿山开采服务年限达25年以上。有效避免了地表塌陷、山体崩落,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不仅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还从根本上解决磷化工废渣磷石膏、磷炉渣的地表存放污染水体、占用土地问题。

2017年,开磷在环保上总计投入3.78亿元。“我们一直坚守着经营再困难不困难环保,资金再紧张不紧张环保的承诺。”开磷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廖慧说,“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动,获评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我们一直秉承开磷的绿色理念,树立开磷的绿色品牌”。

做好加减法激发新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为贵州省重要的化工企业,开磷把减产能、调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契机。“去的是产能,提高的却是竞争力。”在廖慧看来,只有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产业升级。

面对市场低迷、生产要素价格飞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开磷集团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减产能,果断淘汰年产34万吨的传统化肥装置,大幅调低传统磷肥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

同时,围绕精细化、高端化和差异化发展主线,开磷巧抓机遇建成每年10万吨工业级磷酸二氢铵配套每年15万吨含中(微)量元素氮磷钾全水溶高效复合肥装置,产品体系由同质化向高端新型转变,也为开磷实现转型升级、走出产能过剩困境开辟新的路径。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工业企业,开磷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在促进生产领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着力推进销售领域的转型升级,2016年10月,开磷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投用,实现了从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向综合服务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在建成百亿企业再奔千亿目标的征程上,开磷转型升级步伐愈加稳健。当下,开磷正联合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进行更深入规划,届时开磷产业规划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发展共享助力脱贫攻坚

“‘特惠贷’帮我解决大问题,没有理由不脱贫。”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月霞村,村民罗永富高兴地说。两年前,他用5万元“特惠贷”金融扶贫资金入股到村养牛合作社,成为股东,并从合作社领养3头能繁母牛,一年收入达1万多元。

在关岭,像罗永富这样通过“特惠贷”走上脱贫之路的贫困户不胜枚举。2017年,开磷与关岭自治县各出资1000万元,共同建立2000万元“特惠贷”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关岭牛、精品水果、中药材、六花猪、八德青灰鹅、坡贡小黄姜等扶贫主导产业发展。

“‘特惠贷’风险基金让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融合成为经济合作体,为合作社发展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还能通过入股分红和提供就业分发工资形式反哺贫困户,让贫困户享受发展红利。”开磷集团政工部副部长周鸿甲说。

从2017年开磷“特惠贷”风险补偿基金启用以来,关岭自治县已发放 “特惠贷”“牛起来”等惠农贷款共1.83亿元,共覆盖贫困户8257户29188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自身优势,在关岭实施‘三良’扶贫。”周鸿甲说,“所谓的‘三良’扶贫就是向农民送‘良肥’、帮农民选‘良种’、为农民传‘良法’。”

根据关岭区域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优势情况,开磷每年向关岭免费提供价值不低于400万元的优质肥料,并与县政府农技部门共同推广科学种植,改变当地农村落后的种植模式。

据统计,开磷集团在关岭县实施“三良”扶贫涉及4万多亩经济作物,使用开磷化肥后的农作物,每亩能增收200元以上,全县扶贫农户经济收入可增加800万元。

猜你喜欢

关岭特惠矿山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电脑报自营店春季特惠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电脑报自营店新年特惠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关岭牛” 出山
关岭县关工委开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宣讲活动
“关岭牛”勇闯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