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关注 用心呵护

2018-04-12牛爱珍

青少年日记 2017年6期
关键词:爱心儿童学校

牛爱珍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悄发生改变。守着几分田地、几座山,安于温饱的思想已经被新农村的农民们抛在脑后,外出务工打拼自己的梦想,逐步奔向小康的农民越来越多。这本是振兴经济的好事,但是,那些留守家中的孩子却变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孩子心理产生极大影响。有些孩子变得自立自强;但更多的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孩子是父母在外打工,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形成了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他们的生活变得迷惘,心灵渐渐迷失,行为开始反常。

岚城明德小学现有学生327人,其中留守儿童55人,孤儿1人,残疾儿童2人,因病致贫8人,单亲18人,其他26人。“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于2007年,2012年4月由县妇联挂牌,面对学校“留守儿童”逐年居高不下的态势,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学校实行留守儿童寄宿生制。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阴影。

学校实行寄宿制能使留守儿童每天与同学和老师在一起,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学校寄宿制的规范化管理和集体生活,有助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生活更容易使孩子们觉得充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消除孤独感;学校实行寄宿制让留守儿童住进学校,统一食宿,統一学习,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营养餐(食堂供餐)的实施既调整了学生的饮食结构,又增加了学生的营养含量,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开设,让学生走进模拟家庭说说心里话,抒发内心的情感,发泄心中的郁闷,有如回家的感觉。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个人信息,为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各方教育作用,帮助其树立生活的自信。

首先,学校实行了教职工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关心制度,涌现出严寒为他们送上衣服、饥饿为他们送去粮款的樊艳梅等教师;各科任教师充分利用校讯通这一平台,与家长进行语言上、情感上的交流。

其次,我进农家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与他们拉家常,说心里话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学校请进对教育关注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共同探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2014年6月我成为“岚河民间爱心社”会员,多次参加爱心社帮扶活动,在2015年10月份我通过“岚河民间爱心社”与北京安心贷公司,对岚城明德小学和顺会中学的留守贫困儿童深入了解与走访,共帮扶了13名贫困儿童(岚城小学10名,顺会中学3名),共申请帮扶资金14820元,让这13名留守贫困孩子有学可上,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家访,定时与不定时的专题讲座。

再次,为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分析其心理成因,各班建立了以班长为首的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饭桌旁、休息时间、深入他们中间摒弃各类伤心的话,抛开敏感的话题用同学的口吻,同龄人的思维与他们谈心,甚至带他们走进自己家中为他们缝新补旧,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心。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一直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赵凯丽老师的绘画、剪纸、岚城面塑大师手把手面塑活动、刘建文老师的口琴合奏等广泛吸纳这些“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进来,扩大其与同学的交流范围和接触面,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学校不是家却胜似家。这些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战胜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有效的屏障。

五、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对所有儿童进行良好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课程教学和平时的管理中,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沉下身来,走进他们中间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进行慈母般的沟通,帮助他们平稳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转变留守儿童的“四老”人员陈旧的家教观念,转变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引导这些老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将会影响到我们农村山区的经济建设,进而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我校将会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全校教师亲力亲为反复抓下去,做到对留守儿童不放弃,不抛弃。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化,留守儿童同样会拥有花一样的年华。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着这方神圣,用我的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我奉献着、幸福着、快乐着,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爱心儿童学校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