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小而大成

2018-04-12邹瑜鹏刘丹

摄影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测光闪光灯对焦

邹瑜鹏 刘丹

PART01

拍立得清新人像

PART02

手机纪实人像

破解拍立得人像的三大难关

拍立得有着独特的成像魅力,怀着期待的心情见证底片逐步显影,获得可永久珍藏的实物照片。拍立得虽然功能简单,但若想要用其拍出优秀的人像作品却比较难。特别是取景范围不好掌控,暗光条件拍不好和闪光灯难以把握三个难点。此次实战我们邀请了人像摄影师邹瑜鹏全面解析如何突破拍立得相机拍摄人像的三大难关。

邹瑜鹏

@邹瑜鹏-J神

三浦课堂创始人,佳能人像摄影讲师,图虫网年度十佳摄影师冠军。主要拍摄清新自然的人像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拍立得相机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①拍立得相机的胶片色彩一直非常稳定。

②即刻显影,把照片变成实物拿在手里。

③相片看不清图像上的细节,会有美颜的效果。

④可以调节气氛,让模特尽快地进入状态。

局限

①视觉范围存在误差。

②相机光圈小,最终成像效果依赖闪光灯。

③暗光条件下拍摄难度高,不容易拍出好作品。

④闪光灯补光易造成同一亮度的光亮,破坏画面层次感。

依赖闪光灯

目前大多数拍立得相机不论拍摄环境如何,均会自动闪光。因为拍立得相机的光圈通常很小,大概是F12.7-F16左右,所以进光量比较少,90%的环境都需要进行闪光补光。拍立得可以取消强制闪光功能的机型很少。好在使用闪光灯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一些曝光正常的作品。

难关/1 20%左右的取景范围误差

拍立得通常没有电子显示屏让我们预览图像,只能通过取景器去观察人物。此时,拍立得取景范围比实际成片要小的缺陷就暴露了。在我们取景时所看到的画面并非实际拍摄的范围,你会发现有些构图时有意避开的物体还是被记录在了照片里,这个误差大概有20%左右。解决方法是在确定取景范围后,向前走一小步再拍摄,这样最终的成片基本可以接近我们取景时所看到的视角范围。

最终成片所包含的取景范围要大一些

在取景器中看到的取景范围

难关/2 暗光拍摄

在正常光线下拍摄,只要把握好拍摄距离不虚焦,作品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在光线相对昏暗的环境中想拍出效果就比较难了。此时要尽可能选择背景距离拍摄对象不太远的场景。因为如果完全在夜间户外拍摄,你会发现闪光灯仅仅可以把人整体打亮,而背景则变得一片漆黑,毫无画面层次可言。而当我们选择人和背景相距不远的位置进行拍摄时,可以把部分环境也照亮,添加到画面中。最好选择周围有白色物体的拍摄环境,让白色物体充当反光板的角色。这样闪光灯的光照通过白色物体的反射,会对人物有很好的补光效果,最终的画面感觉也会更好。

图中唯一一点瑕疵再次印证了前面所讲拍立得相机取景范围与最终成像存在误差的缺陷。在取景构图时衣物是没有在取景范围内的,但最终成像时却依旧出现在画面中。所以在使用拍立得拍摄时,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保持画面的干净。

这張图片环境是酒店内,让模特跪坐于床上,距离墙面的位置很近。虽然墙面并非是亮白色,甚至有些发灰发暗,但床单和枕头均为纯白色,对于闪光灯打出的光线有很好的反射效果。既对模特面部进行了补光,又照亮了灰色墙面,对拍摄环境进行了交代,丰富了画面元素。另外,白色床单的反光让模特的面部有了亮白效果,与模特身上的黑色服饰也有了很好的对比,让模特面部更加突出。

加点道具弥补画面

下图是一张略有瑕疵的照片。选择的背景离模特过远导致闪光灯无法涉及,最终画面背景一片漆黑。模特的头发很难和背景区域分开,这样的拍摄会显得非常单调。好在有一束花作为道具进行点缀,挽回了一些画面。此种情形弥补办法有两种,一是单单依靠模特的颜值;二是用各种颜色的道具来补充画面的单调。二者合一效果更好。

重点解读

为什么拍立得相机的光圈这么小?

主要原因是富士的拍立得相机基本没有对焦系统。我们都知道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围也就越大,这样便可完全凭借小光圈和选择对焦距离来完成对所有拍摄焦段的覆盖。可以强制关闭闪光灯得到正常曝光的机型,我所用过的有富士instax mini 90和500AF(富士唯一一款可自动对焦的拍立得),当然这两款机器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其中500AF早已停产。

instax mini 90

500AF

难关/3 闪光灯的把控

上图使用了强制关闭闪光灯模式拍摄,因为当时场景中有轻微的光线照射在模特身上。如果打开闪光灯,那整个环境都会被加亮,光线的感觉就会变为单一亮光。画面里面的光线缺少主次,没有办法做取舍。因为当时的环境比我们所看到照片的亮度更亮(窗外的光线直接打进来,形成了模特背光的效果),所以我担心相机测光会认为室内很亮而自动降低曝光亮度,使得原本有背光的模特脸部更加的昏暗,所以我选择使用增加曝光功能,在曝光上利用点击加亮(L)按钮;让最终获得的画面比正常曝光还要亮一些。另外胶片的宽容度也很好地把窗外的高光压了下来。

未开闪光灯

闪光灯与画面的取舍关系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理解一下画面的取舍,虽然两张作品都不错,但是未开闪光灯的图片整体的气氛很安静,不会让人觉得房间很凌乱。这是因为画面中有明暗对比,有些可能影响画面的物体便隐藏在了暗处,这样画面里就有了取舍。而打开闪光灯所有的物体都被提亮呈现,如果拍摄环境是一个很简洁的场所影响不会很大,但若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就会造成额外的视觉负担,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画面。

打开闪光灯

用手机获得拍立得质感

虽然拍立得相机能够提供给我们独特的拍摄体验和效果,但依旧会有人认为,购买拍立得相机的性价比较低。最主要的是耗材贵,一般一盒拍立得相纸的价格根据相纸尺寸不同在50元或80元不等。得益于现在数码科技的发展,很多手机App帮我们实现了没有拍立得相机也能获得同样质感图片的愿望。POP App是一款模拟宝丽来相机的手机App,我们可以在App内选择不同样式的相纸,黑白、圆框、彩色或者彩边相纸等。最神奇的是,ADp将相纸显像过程也成功模拟了出来。我们还可以将手机内其他的图片导入到App内成像获得图片。当然此ADp的最大缺点就是无法获得实体照片。对比拍立得相机的优缺点,大家可以合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100%出片率的拍立得

拍立得打印机

拍立得相机自身固有的缺陷让拍摄的出片率变低。通过上面的讲解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它的不足以及使用何种方式加以弥补。除此之外,器材厂商也通过硬件的升级提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拍立得打印机,即使用拍立得相纸作为载体的打印机。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选择任意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导入到专用手机内调整打印。也就是说在打印之前我们便知道最终打印效果,只不过选择了拍立得相纸为载体,出片率几乎为百分之百。缺点是由于相纸長宽比例固定,编辑时难免要对图片进行一定裁剪,会让照片损失一部分画面,有时甚至会破坏整张作品的原有意境。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失去了拍立得拍摄时那种未知、期待的乐趣。

原图

最终效果图

手机拍质感人像的三大步骤

作为一名职业的人文摄影师,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纪实类人像的拍摄。虽然相机在画质和各方面性能上几乎无可挑剔,但硕大的机身在还没有和被摄对象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的时候,极其具有攻击性,会让被摄对象过于在意甚至是分心。这时手机就变成了一个极好的选择,小巧简单,但一样能出大片。

刘丹

@勤奋的刘小朵

独立摄影人,视觉艺术家。主攻人文、风光类创作。长期游历国外进行人文与风光拍摄项目,探索以及记录社会的群体关系与独立特征。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游历了近30个国家及地区。

1拍摄环境决定画面构思

我的拍摄工作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自然光下完成,人造光线的介入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被摄对象和所处环境的关系。坚持使用自然光,很多时候就不得不面对弱光的挑战,尤其是使用手机进行拍摄的时候。拍摄的对象在室内,光线条件一般,仅有自然光、室内布局略杂乱、背景单调。如果拍摄环境人像并不能获得好的效果,还会分散整张照片中对主体的控制力。这种条件下,可以选择拍摄中不带环境,仅仅拍摄对象的半身肖像,着重表现模特的面部特征及部分服装饰物的搭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选择了侧光拍摄,但如果此处墙壁也是被压暗的纯黑色,那么整个人物将会融入到黑暗之中,这样便没有了空间立体感。而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让人物的暗部和墙面的亮部形成明暗对比,则可以让人物立即凸显出来。

在拍摄的过程中,现场光线条件非常不好。我只能尽量引导拍摄对象靠近窗边,让其面部及上半身被光线照亮,背后的环境被自然压暗。这样可以突出地表现拍摄对象的面部特征。相对的,在拍摄塔吉克少女的时候则采用了侧光,突出了少女脸部的轮廓线条,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重点解读

手机摄影的特点

①手机镜头一般等效焦距多为28mm左右的焦段,拥有着广阔的视角,可让照片包含更多的信息。

②手机镜头拥有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清晰的画面。

③可着重强调环境前景,夸大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④适度的变形,可令熟悉的景物变得不同寻常。

2测光和曝光

对比传统的相机拍摄,用手机进行拍摄,最大的优势在于快速、便利和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模式。绝大部分手机自带相机系统都具备控制对焦(测光)点,曝光补偿及曝光锁定等基础功能。

大光比时用点测光

受限于自身感光元件的性能,对手机的宽容度过于奢望是不科学的。点测光是光比较大时的最好选择。比如右面两张照片。同样拍摄于荒漠之中,因为拍摄光线条件不同导致了光比大小不一致。第一张照片是顺光拍摄的,那么几乎没什么光比。只需要对着人物主体对焦和测光就可以了。第二张照片是逆光拍摄。虽然漫天的黄沙帮忙平衡了一些光比,但我们从照片上看的出人物处于欠曝状态,而天上的太阳已经过曝了。这种时候我选的测光点既不是人物也不会是太阳,因为两者都过于极端。选择其中一方就等于放弃了另一方,所以要选择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光线来测光,这样既照顾了暗部也迁就了高光,给我们的后期工作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光比小

光比大

重点解读

与拍摄对象的交流

在不同国度进行拍摄要做到准确的交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除了简单的语言交流之外(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可以用简单手势和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所有的这些都不起作用,那么微笑吧。我们至少可以用微笑表达我们的善意,毕竟这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一个善意的微笑,可以让对方放下对你的戒备和敌意。拍摄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大方地把你拍下的照片給对方看一下,都可以拉近我们和对方的距离。对方放下戒心,我们才更容易拍到最自然真实的画面。

3后期处理

照片的后期我更多的时候倾向于选择Snapseed App来完成,除了一些基础性的调节之外,Snapseed在局部修饰上的功能非常强大,在新的版本中还进一步突出了曲线的功能。另外最妙的是,可以将调整的过程设置为自己的预设,便于我们处理相同环境下拍摄的组图,节约后期时间成本。

STEP1打开图片

STEP2调整亮度等

STEP3调整色调

STEP4修复照片瑕疵

STEP5为画面添加晕影

STEP6再次细微调整

修片后

原图

重点解读

曝光锁定和曝光补偿

手机自带相机是以触控方式来进行操作的,对于曝光的调节依靠我们在屏幕上点击选取合适的测光点。如果画面上的曝光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但对焦点已确认正确。不想在调节曝光时让对焦点再发生变化,便可以使用对焦和曝光锁定功能先将对焦点锁定住,然后再根据需要上下滑动曝光补偿对曝光进行调节,直到最后画面满足我们的需求。

猜你喜欢

测光闪光灯对焦
自动对焦相机何时使用手动对焦
手机闪光灯是否已沦为手电筒
智珠二则
技术橱窗 科技一点不枯燥
暗夜中的微世界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日清发布闪光灯、引闪器新品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
数码相机的测光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