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败血霉形体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8-04-12邢台市威县农业局054700
邢台市威县农业局 054700
1 流行特点
(1)不同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其中以30~60日龄的雏鸡和纯种鸡最易感染,成年鸡呈隐性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带菌鸡,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在鸡群内通过空气所带的尘埃和飞沫进行水平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引起鸡生长发育受阻和产蛋率下降。
(2)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如环境卫生条件差、寒冷、气候突变和维生素A缺乏等。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如大肠杆菌、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禽流感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可使该病从隐性感染转为显性感染。
2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呈慢性经过,相对于成鸡而言,雏鸡和育成鸡的症状更为严重,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病初雏鸡鼻涕增多,通常与饲料发生粘连,造成鼻孔阻塞,引起打喷嚏、甩头和咳嗽等症状。病鸡张口呼吸,发出明显的喘气声或气管啰音。发病后期病鸡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眼睑肿胀、粘连,整个眼球凸起呈球状,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严重时会发生失明。产蛋鸡则产蛋率下降,容易产软壳蛋,而且孵化率显著下降。鸡群单纯感染霉形体病一般不引起死亡或死亡很少,若与其他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病状复杂化,加大诊断难度。
3 剖检病变
对数只病死鸡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气管、支气管、气囊、鼻腔、窦,以及肺部。气管上部以及喉头的黏膜增厚,气管充满黏性分泌物,严重病例气管下部及肺部发生卡他性炎症;气囊壁增厚,有干酪样渗出物;鼻两侧面部肿胀,鼻黏膜水肿;眶下窦内有黏液或黄色干酪样物质,食管黏膜上散布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灶;肺部有肺炎病变,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硬质结节。严重病例出现纤维素性或化脓性的心包炎和肝周炎。
4 诊断方法
(1)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够初步诊断,具体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无菌采集病鸡眼和气囊分泌物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见圆形、光滑、外周呈煎蛋样的菌落。取病料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可观察到卵圆形或圆形连成丝状的菌体。也可采集同一只鸡或同一鸡群的双份血清,使用快速血清凝集试验、ELLSA或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试验进行诊断,如发现血清阳性即可确诊。
(2)对该病进行诊断时要注意与鸡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和禽霍乱等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区别,以免治疗不当而贻误病情。鸡传染性鼻炎和禽霍乱常常通过细菌培养即可确定,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可表现出气管黏膜出血性炎症,新城疫病鸡的腺胃黏膜乳头顶端出血,而且慢性病鸡出现神经症状。
5 治疗及预防措施
(1)将发病鸡群隔离,对鸡舍、养殖场地、料槽和饮水器进行严格消毒。肌肉注射链霉素,雏鸡注射0.2万IU/只,成年鸡每注射0.5万 IU/只,2次/天,连用3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拌料,每千克饲料添加0.2g,连用5~7天。败血霉形体极易形成耐药菌株,鸡群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往往效果不明显,应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不同的药物,每次投药应当用足药量、用够疗程,一般用药5~7天,以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在使用西药治疗时,最好采用中草药辅助治疗,可有效控制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
(2)预防该病要注重日常饲养管理。避免鸡群饲养拥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做到鸡舍通风良好,温湿度合理。使用优质饲料,保证鸡群饲料营养全面,增强鸡群机体抵抗力。防止应激因素出现,加强卫生消毒,对种群进行严格的检疫,及时淘汰阳性个体,逐步净化种群。
(3)降低经种蛋垂直传播的几率。种蛋入孵前在0.04%~0.1%的红霉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或种蛋入孵5~9日龄时将抗生素直接注射到蛋黄或气室内,能显著减少经种蛋垂直传播的机会。
(4)免疫接种。7~10日龄时使用冻干疫苗配合油苗进行注射,开产前再接种1次油苗,3~4个月后再用油苗注射1次。同时加强药物预防。在饮水中添加0.05%泰乐菌素连用3~5天,或在饲料中添加0.01%新霉素连用7天,能够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