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治疗痛经疗效观察
2018-04-12高雯董玲吕凤君陈昱谭玲琳谭桂兰
高雯,董玲,吕凤君,陈昱,谭玲琳,谭桂兰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 300070)
痛经(dysmenorrhea)是女性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可伴腰骶部酸痛,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是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妇科疾病[1-2]。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痛经发病率约为33.19%,其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占13.55%[3]。其病理机制考虑与前列腺素(PG)密切相关,PG可促使子宫血管收缩,子宫缺血缺氧,引起疼痛[4]。目前对于痛经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电刺激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妇产科较多地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辅助治疗[5]。将能改善血管壁平滑肌痉挛的电刺激治疗应用于痛经患者,目前尚缺少相关报道。本研究选取痛经患者进行相应的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与空白组相比较,旨在评估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通过天津市妇幼保健网招募和筛选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空白组(30例,因时间或其他原因,近期没有治疗痛经的打算)。所有痛经患者均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肿物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以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者、精神疾患及妊娠等。
痛经诊断标准:依照第8版《妇产科学》[6]制定的诊断标准,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2.研究方法:治疗组:使用盆腹动力评估治疗仪(PHENIX PLUS ML36,法国)治疗。具体方案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嘱其放松身体,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子宫位置)、左下腹部、右下腹部分别贴上电极片,对应的于腰背部相应部位贴上电极片,共3对,选择DRAINAGE MODE(排泄与循环改善程序)中的Congestion of small basin(骨盆盆底充血)模式,根据患者自身感受调节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标准为患者有舒适的麻刺感同时无疼痛感;达到患者能够耐受的阈值以确保疗效,治疗30 min结束。于月经来潮前5~7 d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5次,疗程为 3 个月经周期。
空白组:采取无干预措施空白对照,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在试验开始之前,与空白组中志愿者进行沟通,告知其作为空白组对象需观察3个月的时间,得到志愿者的同意。
3.评价指标: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量化打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轻度:可忍受的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症状较明显,影响睡眠,但还可以忍受;7~10分为重度:有渐强烈的疼痛或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和睡眠。
疗效评价:完全缓解:疼痛症状及其它体征基本消失,疼痛评分减少100%。部分缓解:疼痛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疼痛评分有所减少。无效:疼痛症状无改善,疼痛评分无改善。
二、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治疗组年龄19~40岁,其中轻度6例,中度17例,重度7例;空白组年龄19~41岁,轻度10例,中度17例,重度3例。治疗前两组年龄和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提示分组均衡。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2.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各观察指标比较:治疗3个月经周期过程中,不同时间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比例在治疗1周期时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2周期和3周期时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空白组观察3周期后VAS评分和初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采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Mauchly球形检验结果P=0.046,采纳多元分析结果,结果显示:3个治疗周期中不同周期评价疼痛的VAS评分不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电刺激治疗不同周期后疼痛情况比较[(-±s,n(%)]
注:与同时期空白组比较,*P<0.05
三、讨论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认为月经期中溶酶体酶溶解子宫内膜细胞,导致大量的前列腺素F2α(PGF2α)释放[7],后者能引起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造成血管痉挛,导致子宫内膜缺血缺氧的发生,同时PGF2α还能提高周围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出现临床上的疼痛症状[8]。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也可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加重痛经症状[9]。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指标。Akdemir等[10]对痛经患者月经第3天血中ADMA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与无痛经人群相比,痛经患者血中ADMA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痛经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已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痛经患者子宫血流减少。Altunyurt等[11]在研究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子宫内血液流通受阻会导致痛经发生;对痛经患者黄体中期及月经第1天时子宫左、右动脉及子宫弓状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痛经患者月经期子宫内血流阻力增高,子宫血管收缩,导致疼痛发生[11]。
目前对于痛经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如口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止痛或口服避孕药物抑制排卵等。大多数患者药物治疗后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但口服药物胃肠道副作用大且容易干扰月经周期[12],且仍有20%~25%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13]。手术治疗痛经的研究报道不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腹腔镜子宫神经切除术,二是骶前神经切除术,两者均通过切除盆腔神经通路达到止痛目的[14]。但二者均仅切除部分神经,对患者的疗效不确切,且两种术式结合运用亦没有明显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15]。
由于目前缺乏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各国医生都在不断寻找更新的治疗手段。盆腹动力评估治疗仪(PHENIX PLUS ML36,法国)可以针对性地作用于血管壁平滑肌,其作用原理是通过CMLV单相电刺激促进管壁肌肉的微小抖动,牵拉微丝并打开毛细淋巴管的细胞间隙;减少血管内物质向组织间隙扩散;加强Venturi效应(该效应指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静脉蠕动增多,减轻瓣膜的功能障碍,减少血流返流;加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肌肉“泵送”作用。本研究尝试将该治疗仪用于痛经治疗,希望通过改善月经期子宫血管痉挛状况,促进子宫血循环,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同时电刺激还可以作用于盆腔其它血管系统,改善经期盆腔充血状态,辅助改善腹痛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3个不同治疗周期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不同治疗周期相比较,VAS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这为后续相关项目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中未行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子宫血管阻力等的检测,观察指标不够全面、客观;分组设计时未设置给予干预的对照组,可能对研究结论有一定影响。后续应完善实验设计进一步验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电刺激治疗方法对改善痛经症状有一定效果,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没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副作用或创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Dawood MY. Primary dysmenorrheal: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Obstet Gynecol,2006,108:428-441.
[2]Iacovides S,Avidon I,Baker FC. What we know about primary dysmenorrhea today:a critical review[J].Hum Reprod Update,2015,21:762-778.
[3]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 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15:219-221.
[4]寇小平,邵莹,卢占斌.前列腺素F2α受体与原发性痛经关系[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110-112.
[5]张琦钒,洪莉,赵杨,等. 电刺激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疗效和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46-50.
[6]谢幸,苟文丽 主编. 妇产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2.
[7]Lois AS,Gabor TK,Jock KF. 月经机制的现代概念[J].生殖医学杂志,2001,10:58-60.
[8]连伟清,王唯迪,徐梅.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29-31.
[9]Forget P,Boyer T,Steyaert A,et al. Clinical evidence for dorsal root ganglion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A review[J].Acta Anaesthesiol Belg,2015,66:37-41.
[10]Akdemir N,Cinemre H,Bilir C,et al. Increased serum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levels in primary dysmenorrhea[J].Gynecol Obstet Invest,20l0,69:153-156.
[11]Altunyurt S,GÖl M,Altunyurt S,et al.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uterine blood flow:a color Doppler study[J].J Reprod Med,2005,50:25l-255.
[12]温欢欢,付金荣.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3,45:75-77.
[13]Mirabi P,Alamolhoda SH,Esmaeilzadeh S,et al. Effect of medicinal herbs on primary dysmenorrhoea-a systematic review[J].Iran J Pharm Res,2014,13:757-767.
[14]王春平,秦成路,罗光楠. 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0-102.
[15]Juang CM,Chou P,Yen MS,et al. Laparoscopic uterosacral nerve ablation with and without presacral neu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l:a prospective efficacy analysis[J].J Reprod Med,2007,52:59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