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方法研究
2018-04-12殷姿
殷 姿
(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四川 成都 610041)
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农业后继乏人矛盾加剧,“谁来种地”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自2012年起,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刻不容缓,因此,要研究适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方法。
1 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本情况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截至2013年底,拥有农村人口6 987.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7.10%。而2013年底,四川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86.09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23%。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老人农业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的典型特征。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和老龄化、低学历化问题突出,尤其是种粮农民平均年龄超过50岁,多数地区以60岁左右农民为主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导致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困难重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队伍。鉴于此,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笔者走访了乐山市、遂宁市等4个市州、8个县区,共计30余个乡镇进行深入调研,选取的所有县区均为部级或省级示范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全貌。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员问卷,教师问卷的设置意在了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学员问卷着重在于对授课方式喜好及实践教学方面的需求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学员组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30份,学员的调查对象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在校学生602人、种养植大户556人、家庭农场主283人、专合社带头人89人。教师组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调查对象为专职教师128人、兼职教师203人、教学管理者50人。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2.2 深入访谈
访谈的设置分为学员访谈、教师访谈和学校领导访谈。学员访谈部分主要针对学员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学校专业的设置、学科的设置以及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访谈。教师访谈部分是针对日常教学方法、个人素质修养、教学中的困难等进行访谈,也与教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学校领导的访谈是在学校机构设置,学校在争取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扶持政策上有哪些经验和困难,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访谈。
3 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方法的先进经验
从调研情况来看,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了6个结合。
3.1 课堂讲授与示范基地培训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培训的直观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根据培训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培训专业的具体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确保受训学员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1]。
3.3 专家、老师面授与各种媒体教学培训相结合
对易于接受的拓展课程,即通过广播电视、光盘磁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培训,既巩固了理论学习的效果,又增强了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3.4 教学培训内容与当地产业需求相结合
在所走访的4个市(州)8个县(市、区)中,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制订教育培训内容,是制订培训方案最必不可少的基础[2]。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方法的可行性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从而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3.5 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相结合
跟踪服务是将培训提升为培育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其长期性和连续性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核心要素[3]。
3.6 教学培训与娱乐活动相结合
在宜宾市江安县,15天的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培育期间,学员每天早操、课间休息都跳《小苹果》,学习间歇欢歌笑语,大家打成一片,不仅让学员之间、学员和老师之间的情谊进一步加深,而且让大家以更充沛的精力、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效果。
[1]许春兰.国外高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特色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10):31-33.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韩英.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