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2018-04-12王伊慧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巴别微尘战争

有幸在维也纳见到一幅大勃鲁盖尔的油画,之后我总念念不忘。宏大的油画上,在海岸的一角,一座巨大的石塔通天而上,延伸到目不能及的地方。塔身层层的梯道上,可依稀辨识出人的渺小的身影,这幅画是《巴别塔》,依据《圣经·旧约》中的传说绘成。人类妄图修建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可是最终没有完成。因为上帝感到人类窥探他的不敬,便使全人类语言不通,互生嫌隙与矛盾,于是破坏了工事。

我并不是一个信奉宗教的人,但总隐约体会到画作的一丝奥妙与深意。人类的矛盾与冲突,甚至上升到战争与杀伐,大约都是源于这样一种互相的不解吧?一方拥有的诸多诉求抑或是诸多智慧,不能够再被另一方接纳,于是怨恨陡生,事端纷起。一旦事态扩大,人类杀戮的血腥本能便暴露出来了。

千百年来,有多少次战争硝烟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横生爱或恨?恐怕如古战场席卷的漫天黄沙,茫茫不可胜数。古时战争,为了天朝上国的荣光,将士万里奔波行走,连年暴露野外。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战场泣血,横剑悲歌,只为守山河家国依旧。我承认那时候,那次次倾注将士热血的战役,的确是我们,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假若没有他们,也许便不会有帝国的统一昌盛。然而,一场战争胜荣背后掩埋的是万千将士的枯骨,昭示了歌舞升平背后万千家庭的妻离子散。这仿佛娟秀美人皮下狰狞的鬼面腐骷。于国纵然是无上荣光,于家又是何其不幸!我们需要战争吗?答案随古战场的风吹来,凄厉似鬼哭。

时间驾着他的马车来到现代,战争不减反增,规模和形式愈见交战双方的狠厉与毒决。轰鸣的飞机投下燃烧的炸弹,顿时一片民居可能灰飞烟尽,只留片瓦残垣。战争更加无情地剜划着一个人的精神,更无情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当灾难降临于己,我们没有机会体面地告别世界,没有机会再看一眼这世界的落日余晖,只能毫无预知两手空空地接受突如其来的死亡,不明不白,毫无尊严。对有血有肉的人尚且如此,又何谈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呢?无数字画古玩,亭台楼阁,只留下熊熊大火余烬未熄。

林徽因和梁思成说,对古建筑的破坏仿佛剥他们的皮,割他们的肉。那我们,我们的国家,更何尝不是如此呢?岂不成了遍体鳞伤,苟延残喘?那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呵!过往让我们知道我们从何而来,遗失它,我们便仿佛如迷茫不知的孩童,虽天地之辽阔,但前往何处?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其中可有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山河草木塑造了我们对生命的最朴素且真诚的信仰。巍峨的高山,圣洁白雪,奔流的大河,芳草盈野的家园。又何苦呢?人类本同胞兄弟,正如《巴别塔》中美好的人类世界,草长莺飞,其乐融融。纵然语言不通,可共同拥有对世界的盛大构想。互为杀伐,殊不知人类的命运不过草芥,未知的宿命落在遥远未知的星辰大海深处。

我与重建明日那和平喜乐的曙光照耀,解决的答案在何处追寻呢?

让那来自未知宇宙的风,穿越光年,在我耳旁诉说吧!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寒云留言

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道尽了军人对大家的付出,对小家的缺失。人从动物进化而来,无论是动物,还是千百年来的人类,战斗,从未停止过,因为大家都要面对资源的争夺。即便步入21世纪,依然有因对石油的争夺而发动的战争。这似乎是无解的。在今天,战争早已不再是解决纷争的办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威慑力量。但是,保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在本质上看依然是浪费,人类本可以拿这些钱去更多地发展科技,改善民生。这是一篇典型的反战文章,可怜作者的一片苦心,没有战争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愿望,在今天似乎可以实现。和平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守望幸福与安乐,人间也可以变为伊甸园。

猜你喜欢

巴别微尘战争
光下微尘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仪式感
生死巴别尔
他们的战争
巴别尔在1927
微尘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我的巴别尔情结
战争催生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