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发展策略研究

2018-04-12庄茂花

冰雪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残疾人冰雪运动员

庄茂花,李 波

(1.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2.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随着北京2022年冬季残奥会的申办成功,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又迎来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契机。但与残疾人夏季项目发展状况相比,我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却较为落后。这一方面体现为,与夏季残奥会我国数百人的参赛队伍相比,我国在冬季残奥会的参赛人数仅有十余人;另一方面表现为,与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夏季残奥会上夺取近百枚奖牌相比,在冬季残奥会上所取得的奖牌突破还较为有限[1]。此外,从我国残疾人夏季运动和冬季运动的参与人数来看,夏季残疾人项目数百万的残疾人体育人口,要远远高于仅十余万人的残疾人冬季运动体育人口。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非均衡发展,不仅制约了我国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举办,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因此,促进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权益,让残疾人享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确保我国成功参赛北京冬季残奥会[2];就必须对我国备战北京冬季残奥会展开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和目标确立相应对策,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冬季残奥会发展特征

冬季残奥会作为专门为残疾人举办的冬季运动盛会,虽然举办之初是为促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重新参加滑雪活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冬季残奥会的举办不仅是为促进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还在于保障残疾人的体育权益,让残疾人更好地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体育权利和幸福感[3]。因此,自1976年在瑞典恩舍尔兹维克举办第一届冬季残奥会以来,每一届参加冬季残奥会的国家、地区和运动员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冬季残奥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展[4],成为目前最能展现残疾人体育精神和冰雪运动水平的冬季运动盛会。

1.1 影响力逐渐扩大

冬季残奥会之所以能成为最能代表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影响力最大的残疾人冰雪的盛会,不仅在于它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种,还在于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的设置、残疾人冰雪运动文化的内涵和科技的不断发展[5]。首先,冬季残奥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种,能够促进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加强各国残疾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同等体育权益的理念;其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品牌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使残疾人冰雪运动理念深入人心,也使得所有的残疾人运动员以参加其为终身的荣誉;第三,为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对冰雪运动的需求,冬季残奥会在借鉴冬奥会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项目种类、优化项目设置,使得冬季残奥会成为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最全、最适合残疾人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四,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本就是一种生命尊严的展现,而残疾人在冰雪运动中勇于挑战、顽强拼搏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精神,更是向社会各界诠释了残疾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吸引了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其中;第五,在残疾人冰雪运动开展之初,受冰雪运动场地、器材的影响很多残疾人无法参与其中,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假肢、量身定做的器材、专门设计的场地,不仅让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成为现实,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运动水平,让残疾人真正享受到了冰雪运动的乐趣。

1.2 竞技运动水平越来越高

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时,虽然参与者的身体使其运动过程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比赛的激烈程度却丝毫不逊于健全人的比赛,并随着训练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和资源的有效保障,使其朝着竞技运动水平越来越高、对抗越来越激烈的方向发展。首先,从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训练的专业化发展来看。虽然大多数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员都是业余选手,但从近几届残疾人冬季奥运会的成绩和比赛表现来看,一大批世界纪录相继被打破和残疾人运动员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运动技术、优美的动作表现,表明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训练已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6]。一方面,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训练是一种断续化、业余形式的训练,但越来越多的职业冰雪运动教练员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进行着训练指导,使得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组建了残疾人冰雪运动国家队,并聘请了高水平的冰雪运动教练员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进行系统化、长期化的训练。这种专业化的指导和系统化、长期化的训练,不仅使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整体实力的增长。其次,从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发展来看。在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初期,由于残疾人冰雪运动尚不为社会所重视,且体育界对残疾人冰雪运动还缺乏科学的认知,使得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要么按照健全人的方式进行,要么按照运动体验和比赛经验而开展,这种对残疾人冰雪运动规律缺乏认知的训练行为,不仅极大地制约了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有氧训练理论、核心训练理论、生物力学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等新型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解析和在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为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第三,从残疾人冰雪运动资源的保障发展来看。虽然在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初期,存在着残疾人和健全人在冰雪运动资源分配上的非均衡发展局面,但从加拿大、美国、德国等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的开展状况来看,这些国家不仅专门在冰雪运动场所为残疾人开辟了一定的场地空间和时间,供残疾人进行冰雪运动训练;同时,还以国家补助的形式给冰雪运动场所一定经费上的补助,弥补冰雪运动场所在经营上的损失,由此为残疾人提供了稳定而持续的冰雪运动资源,确保了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1.3 各国政府重视程度加强,参赛国家与地区增多

冬季残奥会作为残疾人的冰雪运动盛会,虽然在发展初期因多种原因参赛人员的数量较为有限,但在进入新千年后,随着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场地、设施等日渐完善,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的设置日趋合理,使得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从事残疾人冰雪运动,这不仅促进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冬季残奥会的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如,从近5届冬季残奥会的参赛人数来看(表1),从2002年美国盐湖城的第8届冬季残奥会共有36个国家与地区约450名运动员参赛,到2018年韩国平昌第12届冬季残奥会共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70名运动员参赛,参赛国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这种参赛国家与地区数量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不仅让冬季残奥会的举办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也让残疾人冰雪运动越来越为各国所关注。从2018年韩国平昌冬季残奥会参赛人员的构成来看,共有630名教练员、医务人员、技术人员、翻译人员、官员等参与比赛,不仅包含了运动员、教练员还包含了各国代表团的相关官员。而各国官员的参赛,既表明了各国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重视,还体现了各国对冬季残奥会影响力的认可。通过积极参加冬季残奥会,既可以促进本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成为提高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表1 近5届冬季残奥会相关数据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related to the 5th Winter Paralympics

2 影响我国备战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参赛范围增大,残疾人冰雪人口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首先,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近年来发展较快。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虽然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却形成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如,2002年我国首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8届盐湖城冬季残奥会时,仅有6名运动员参加了2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其最好成绩为韩丽霞获得的10 km越野滑雪比赛的第六名;但在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上,我国则派出了以26名运动员为基础的代表队,参加了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单板滑雪、冰壶等5个大项30个小项的比赛[7]。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代表队就其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来看,已经明显高于德国、瑞典、乌克兰等传统冰雪运动强国,已经成为残疾人冰雪运动领域内的重要国家。其次,我国开展残疾人冰雪运动地域较多。我国本就有着丰富的冰雪运动资源,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北方地域建设了大批的冰雪运动场所,不断满足人们的冰雪运动需求;而且南方地域也建设了以室内冰场、雪场为特点的冰雪运动场所。这些不同类型、丰富多样的冰雪运动场所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残疾人也能够像健全人一样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不断增加残疾人冰雪运动人口。第三,我国有着庞大的残疾人群体。我国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其残疾人群体也相当庞大,有着近8 000万的残疾人。而残疾人冰雪运动作为残疾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越来越得到残疾人的青睐,并积极地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使得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人口由2002年的十余人到如今的近十万人[8],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1.2 北京主场机遇,契合残疾人冰雪运动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申办成功。我国冬季残奥会的申办成功,使得我国为成功举办冬季残奥会,必须开展一系列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建设。如,建设专门用于比赛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场馆、培养专门的残疾人冰雪运动裁判、培训残疾人冰雪运动管理人员、组建不同项目的残疾人冰雪运动队伍等。这些作为残疾人冰雪运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的建设和强化发展必然会促进我国冰雪运动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北京2022年冬季残奥会的举办,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机遇。其次,我国社会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认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不同阶层对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有了较明确的认知。社会大众不再对残疾人冰雪运动感到疑虑和不解,而是充分认识到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所具有的,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获得与健全人同等运动权益的重要性,在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使得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9]。第三,世界范围内残疾人冰雪运动获得快速发展。当前,残疾人冰雪运动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还积极派队参加冬季残奥会。如,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残奥会还仅有3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季残奥会发展到3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但到了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时,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49个。这种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

2.2 不利因素

2.2.1 残疾人冰雪运动人口转换为运动员的机制缺乏,运动员参赛经验少,竞技水平不高

首先,我国参赛经验少。虽然我国有着连续参加近5届冬季残奥会的经历,但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赛经验却并不高。这一方面源于,在我国冬季残奥会的参赛项目中,除越野滑雪具备连续地参赛经历外,其余参赛项目要么连续参赛经历较短、要么属于首次参赛、要么属于断续参赛,使得我国残疾人参加冬季残奥会的经验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在于,我国虽然成立了残疾人冰壶队、残疾人越野滑雪队等不同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国字号队伍,但这些队伍并不是常备训练队伍,而是在有重大残疾人冰雪运动比赛时才成立的队伍。这些平常分散于各省市队伍的残疾人运动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时很难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级别的残疾人冰雪运动赛事,因此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冰雪运动强国的参赛运动员相比,其参赛经验明显不足[10]。其次,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水平不高。近年来,虽然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较快,但与加拿大、美国等 冰雪运动强国相比,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还不高。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特征和规律还缺乏系统的认知,导致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我国冰雪运动器材生产企业和冰雪运动场所,还不能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提供质优价廉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和更多的专属运动时空,导致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还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参与,由此制约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开展。第三,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后备人才不足。虽然我国有着8 000万的残疾人,但从事冰雪运动专业化训练的残疾人却不足万人。这与加拿大、德国、美国等近百万的残疾人冰雪运动群体相比,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的匮乏,不仅导致我国在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在人才选拔上的局限性,而且造成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缺乏连续性和人才培养上的断档[11]。如,高山滑雪就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没能连续地参加冬季残奥会。

2.2.2 发展扶持资金缺乏长效机制,各方面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体育系统原有的举国体制也开始逐步向市场化发展过渡。在我国体育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群众基础开展较好、影响力较大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不仅开创了以联赛为特征的商业化发展模式,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助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残疾人冰雪运动还属于小众运动,且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不仅没有形成一定的比赛规模、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才能确保其有效发展。因此,其发展前景受到一定的制约。其次,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不足。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不仅限于运动员,还包括残疾人冰雪运动管理人员、残疾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残疾人冰雪运动教练员、残疾人冰雪运动裁判员等。如,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千人,但市场对此需求却达到上万人;由此,不仅造成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开展受到制约,也导致群众性残疾人冰雪运动往往无法开展,其直接威胁到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12]。当前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中不同类型人才的匮乏,不仅使我国在冬季残奥会筹办过程中举步维艰,而且也制约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群众性活动的开展。

3 我国备战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对策

3.1 坚持举国体制

虽然我国体育事业已经随社会开始了转型发展,但我国要实现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参赛成功就必须坚持举国体制。首先,举国体制能为我国备战北京冬季残奥会提供资源基础。当前,残疾人冰雪运动在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支出,仍是一般残疾人较难承受的。如果缺乏国家的支持,单凭市场化和残疾人个人的力量,不仅难以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还极易导致残疾人冰雪运动的消亡。因此,坚持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举国体制,不仅能有效保障残疾人开展冰雪运动所需的物质资源,还能有效带动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社会化推广和普及。其次,举国体制能为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训练提供物质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要想不断提高运动水平,就需要进行系统的运动技能训练。但这种专业化的训练要求残疾人运动员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也就导致残疾人没有时间再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果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就会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社会生存产生影响。因此,为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不仅能使残疾人运动员安心训练,还有利于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的快速提升。第三,举国体制能确保残疾人冰雪运动的高速发展。纵观国外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特征,其实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在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均采取了国家政策扶持、行业协会具体管理、社会机构参与的方式,保障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这虽然与当前我国的举国体制有所不同,但其国家的主导作用却毋庸置疑。因此,要实现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北京冬季残奥会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就必须要以举国体制为基础。

3.2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发展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曾提出 “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冬奥目标,号召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工作者要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把办好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好[13]。这主要源于残疾人冰雪运动不单单是北京冬季残奥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还是国家人权保障及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使我国社会精神文明走上新台阶,我们就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整体特点及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趋势,制定出适合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科学、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首先,完善残疾人冰雪运动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残疾人冰雪运动开展的基础,是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权益的基石。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诸如《体育法》《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等保障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的法律法规,但与较快发展的残疾人冰雪运动相比,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能有效的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权益[14]。因此,针对我国当前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中的问题,制定更为明确的残疾人冰雪运动法律法规,将更有助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其次,建立健全发展机制。残疾人冰雪运动因其特殊性,所以在发展中与健全人有所不同。如,多数残疾人因行动不便,参加冰雪运动受到一定的制约;残疾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还仅限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残疾人,此外残疾人冰雪运动尚不普及也阻碍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因此,要提升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实现北京冬季残奥会的成功参赛就必须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在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选拔、培养、训练环境、运动器材等方面建立更有效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以此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落在实处。

3.3 深化科学训练、提高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

首先,提高对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的认知。残疾人冰雪运动与健全人冰雪运动相比在运动规则、运动方式、制胜特点和体能要求上截然不同,不能盲目地将健全人冰雪运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运用到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训练之中,这不仅不符合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残疾人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的体育工作者,运用当今先进的科技手段,如,眼动仪、生物力学分析系统、足底压力传感系统、肌电分析仪等对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冰雪运动不同项目的制胜规律。其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训练经验。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借鉴已有健全人冰雪运动训练的成功经验。虽然健全人冰雪运动的开展和残疾人有所不同,但在诸如冰壶、冬季两项等相同项目间还是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如,我国轮椅冰壶运动竞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实现在平昌冬季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就是在训练中借鉴了健全人冰壶运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的先进训练经验。国外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不仅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开展较早,而且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不同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冰雪运动强国的先进训练经验,不仅可以优化和改进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训练水平。

3.4 强化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

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自北京2022年申办冬季残奥会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这不仅包括了运动人才还包括管理、服务、教练和裁判等人才。这些人才的匮乏不仅制约了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更阻碍了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必须强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首先,在竞技运动人才方面。我国不仅要继续坚持“跨界跨项”选材的已有策略,同时还要积极从青少年残疾人中选拔人才进行系统化、连续性的培养。因为,现有的体育科学研究表明[15],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系统化训练的运动员,在成年后所具有的运动水平要明显优于青少年时期未进行系统化训练的运动员。因此,积极地开展青少年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训练将有助于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的提升。其次,在管理、服务人才方面。我国应积极引导其他行业中优秀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加入到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管理和服务中,加强冰雪场地的建设和管理[16],满足当前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匮乏;我国还应建立一整套残疾人冰雪运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通过培养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人员,从而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对管理和服务人员的需求。第三,在教练员、后备人才和裁判员培养方面。可选拔具备潜质的青年教练员到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进行学习和观摩,以提高其执教水平[17-19];可在高校体育教师或中小学体育教师中选拔出适合的人选进行系统培训,以此弥补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裁判不足的问题;在高校或中学选拔冰雪项目的后备人才。

4 结语

随着2022年冬季残奥会落地中国北京,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事业发展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建设和发展还仅仅是从办好冬季残奥会这一狭隘的视角出发,不仅难以有效助力我国冬季残奥会的举办,同时也会制约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因此,立足现有问题,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残疾人需要出发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确保残疾人冰雪体育权益,让我国成为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

猜你喜欢

残疾人冰雪运动员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骄傲
运动员
冰雪幽默来袭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