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18-11-26叶海波
叶海波,任 娇,张 莹,王 聪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随着冬奥会进入到北京时间,冰雪运动的热潮席卷全国[1-10],滑雪运动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更是成为人们追求高雅休闲娱乐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其个性化的体验,吸引着人民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国家在政策上对冰雪运动项目的支持大大提升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和热情。许多冰雪资源丰富地区把滑雪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黑龙江这样具有自然雪资源的地区。作为冰雪体育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滑雪体验活动为核心,向滑雪消费者提供滑雪产品和综合型服务的多个行业结合的产业,滑雪场为其产业链发展的中心,促进滑雪用品的生产、制作和销售,同时与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协调发展,并进行有效的产业融合。我国滑雪产业起步较晚,至今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滑雪消费者对滑雪产品和提供滑雪产业相关服务的需求日渐攀升,随之对应出现滑雪产业供应能力弱,供需结构失衡等一系列影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为增加滑雪产业的有效供给和减少无效供给,促进滑雪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黑龙江省的实际省情出发,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现实推进,大力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1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1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整体状况
2018年黑龙江省已拥有122家滑雪场,居全国之首,每年长达半年的滑雪季,使其成为中国最理想的滑雪目的地。同时也是我国国家冰雪运动员的主要训练基地之一,更是中国冬运会举办最多的城市之一。据中国滑雪大全2016第五期调查,2015-2016年雪季,黑龙江省内滑雪场总接待人次过百万,滑雪爱好者当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93.2%,其中25~35岁的人群又占了87.13%。在整个雪季的消费人次占79.3%,二次滑雪以上消费人数占83%。
目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整体上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列出黑龙江省滑雪场拥有架空索道39条,分布在26个滑雪场,年接待196万人次,而在已经开业的室内场馆中,“哈尔滨万达娱雪世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从2017年6月30日开业,到2017年末,已接待20万滑雪人次。由此可见,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处在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华北地区的滑雪场发展迅速,但是黑龙江省凭借其有利的自然条件,仍然是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冰雪文化积淀,同时也依赖于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较早时期所积累的强大产业基础。
1.1.1 优势
第一,天然的冰雪资源优势。滑雪产业的发展尤其依靠区域的自然条件,在我国能够形成滑雪产业的地区中,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优势。就滑雪产业运营而言,地理条件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差异直接造成了运营中造雪及相关水电消耗等成本的绝对差异[1]。实际上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黑龙江省具有雪期长,雪质好的特点,滑雪时期长达4月之久,并且黑龙江省拥有全国营业最早的滑雪场,三月的春雪优势是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例如亚布力的气候特点是晴天较多,特别在3月份,是其滑春雪的最佳时期。因此春天到黑龙江省滑雪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第二,厚重多元冰雪文化带动滑雪产业发展。黑龙江省拥有独特的区域文化,北大荒文化、多元交融的异域风情,以及作为我国冰雪艺术的诞生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雕、冰灯等都是突出代表。作为我国冰雪艺术发展最好的地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全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这些深厚的冰雪文化直接带动了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成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重要的软实力支撑。
第三,滑雪教育培训市场突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黑龙江滑雪教育培训主要依托各滑雪场的滑雪学校。同时黑龙江省也是国内滑雪场建设与管理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因此黑龙江省拥有开展滑雪教育培训极好的条件。
1.1.2 劣势
第一,滑雪场数量大,但是大型滑雪场较少。虽然黑龙江省在滑雪场的数量方面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滑雪场的质量方面却显得不足。黑龙江省大部分滑雪场都为中小型滑雪场,具有一定等级标准的滑雪场只有几十家。
第二,滑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滑雪产业主要有三大类产品:一是雪具,如参与滑雪运动所用的雪板、雪鞋等;二是为滑雪场造雪、压雪和运输的造雪机、压雪机和索道等;三是滑雪服装,包括帽、衣、裤、手套等。随着滑雪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虽然拥有较多生产装备制造产业的生产企业,但企业的创新发展意识不强。虽然黑龙江省作为国内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着滑雪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条件,但是实际上黑龙江省滑雪装备制造业在滑雪产业中所占比例较小,发展缓慢。
第三,滑雪场的条件和设施完善缓慢。黑龙江省的滑雪产业开发较早,雪道坡度、长度和接待设施在历次雪上大赛后都趋于完善,但是与河北省和吉林省这些滑雪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优势地位正在日渐消失。
第四,黑龙江滑雪产业发展业态单一,政府管理模式较重,巨头资本参与较小。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在政府的管理和指导下进行,黑龙江省大型的滑雪场几乎都为国有。为了举办竞赛而建设的滑雪场,一直在政府的管理之下发展,这极大地限制了国内巨头资本参与到黑龙江省的滑雪产业发展中,相比吉林省通过与万科、万达等巨头资本的合作打造极具特色的滑雪旅游度假区来说,黑龙江省没有充分配置已有滑雪资源。
综上,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滑雪产业的地区,滑雪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曾经在国内处于领先,有着“到黑龙江来滑雪”的响亮口号。虽然,早期黑龙江作为滑雪产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已经形成了滑雪旅游、滑雪文化、滑雪科技等多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华北、吉林等区域滑雪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优势地位已然不在,急需供给侧改革,从而增加滑雪产业发展的收益。
1.2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必须优化产业结构。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随着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而存在,对其内在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
实际上,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黑龙江滑雪产品一直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档次低,功能不全,不注重消费者的畅爽体验,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情绪,从简单的滑雪一日游发展到后来的滑雪照相游,简单的产品体系限制了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造成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政府职能越位,滑雪旅游管理职能薄弱;区域整合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缺乏合理的产业定位;单一的投融资模式;人才外流;滑雪旅游开发理念和发展模式滞后;滑雪旅游营销理念落后;滑雪场开发规模及相关配套设施欠佳;专门化的滑雪产业组织发展不足;滑雪产业的无形资产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如何面对吉林省滑雪产业的快速崛起;如何面对在奥运红利下的京津冀滑雪产业的突飞猛进,如何从体验消费的视角审视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如何以畅爽体验作为滑雪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性要素开发产品;如何使得黑龙江省的滑雪装备和设备制造业能够快速发展;如何留住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都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在供给侧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
2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制约有效滑雪产品的产出
黑龙江省是国有滑雪场最多的省份,个别滑雪场在建设初期是政府为大型比赛所建设,属于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由于滑雪场承担着竞赛任务,在完成竞赛任务的同时进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这就造成滑雪场在建设初期就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来考虑,而是被作为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以此造成滑雪场没有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各地方政府也多满足于现有的状况,错失了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黄金期。陈旧的管理体制带来了较多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无法分离也导致滑雪场缺乏经营自主权[2]。此外,滑雪场与上级体育主管部门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权责不清和利益不分的现象层出不穷。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中未能完全运转,导致滑雪资源组合困难,缺乏市场竞争力。由此,目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方式还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直接供给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利用政府的公共资金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滑雪场,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但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中政府的多重身份也给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制度约束,因而减少了滑雪产业的有效供给。
2.2 基础设施和优质滑雪服务供给不足
从产业发展纵向来看,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从滑雪场的拖挂式索道数量等代表大型滑雪场的基础设施数据来看,黑龙江省的滑雪场基础条件并不占优势,落后于发展最快的河北、吉林。并且黑龙江省滑雪场大部分是中小型滑雪场,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只有亚布力一家。由此,基础设施的短板制约着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同时黑龙江省滑雪场在服务产品的生产、营销和产品升级上也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滑雪服务的供给存在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滑雪服务的供给过程中,从业人员、滑雪服务的产品质量、相关的行业标准、价格机制、诚信机制、安全运行及体验文化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规划和监管,造成黑龙江省滑雪服务标准化程度较低,滑雪体验质量较差,导致滑雪产品的价值创造力不高。
2.3 滑雪设备和装备制造的低端徘徊限制有效供给产出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好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在滑雪设备和装备制造业方面,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基础优势和滑雪产业发展较早的机遇优势为黑龙江省滑雪装备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黑龙江省的滑雪设备和装备制造业却一直发展较慢,滑雪装备制造一直处于“贴牌”生产。如,黑龙江省著名的“黑龙”冰刀厂,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自主生产滑冰鞋的企业,在调研中,销售人员也表示,黑龙江省的“黑龙”滑雪板,很多原材料都在南方生产,只是在黑龙江进行组装,企业并无核心技术。可见,没有自身的知识品牌和核心技术,没有形成与国际大品牌同场竞技的能力,黑龙江省的滑雪设备制造企业很难占领市场,并且由于理念的滞后,加之黑龙江省设备生产企业的行动缓慢,黑龙江省滑雪装备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2.4 人才储备及培养不足降低有效供给的效率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供给不足、人才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是制约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专业人才缺乏,体育管理和营销的高级人才更严重不足,此外由于滑雪产业从业人员的标准不高造成滑雪服务业的标准也随之降低。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处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具备良好经济实力的华北地区充分利用自身实力挖掘优秀的滑雪产业人才,导致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外流严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是如今困扰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3]。因而,哪个区域在储备及培养拥有国际管理水平及专业技术的滑雪人才方面先拔头筹,哪个区域的滑雪产业发展就拥有了主动权和巨大的潜力。
3 理清本质关系,合理规划设计,构建实现路径
3.1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本质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是调节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基本手段[4]。但是当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滞后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滑雪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滑雪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内的滑雪人群开始向吉林省偏移或者出国滑雪,这就造成了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需求层面的问题,也有供给侧方面的问题,但是更多的问题还是来自于供给侧,可以说供给侧是制约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最突出原因。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可以从“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中阐述其深意。从改善滑雪产品和滑雪服务的供给方面看,应从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通过改革的措施对滑雪产业发展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减少滑雪产品和服务的无效供给,扩大滑雪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提高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要素链,从而促进滑雪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动态的平衡。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导向来改革政府现有的政策供给方式,充分发挥滑雪市场在配置滑雪产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其目的是增加滑雪产业的有效供给和减少无效供给,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3.2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系
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领域,供需不匹配而引发的矛盾是一直都存在的,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新消费需求也迫使滑雪产业形成新的供给。在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势必会对滑雪产业提出新要求与挑战,滑雪产业不管是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上,还是在促进内部结构优化上,都需要从供给端出发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5]。目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滑雪产业结构不均衡,滑雪产业中制造业和培训等产业所占比例过低,大型滑雪场运营绩效不佳。滑雪产业与外界融合力度不够,滑雪服务较差和滑雪产品的质量不高等问题。黑龙江省滑雪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不高和供给不足,导致现有相关供给难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滑雪消费需求。由此,滑雪产业供给和滑雪产业需求之间的不均衡正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所在。
在需求侧背景下,经济的增长率主要取决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也是按照“三驾马车”的架构来推动,但由于滑雪产业体系的不完善,滑雪产业的发展难以持续,其经济增长率仅是短期的。而在供给侧背景下,经济的增长率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合理配置[6],它对于滑雪产业的要求是: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建构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滑雪产业人才队伍;在土地要素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土地支持政策,建设规模适度、具有一定数量的滑雪基础设施;同时破解季节性束缚,增强滑雪产业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在资本要素方面,建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吸引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滑雪产业;在创新要素方面,加强滑雪产业科学研究,提高滑雪产业装备的科学化水平,发挥优势创新滑雪产品及其相关技术。换言之,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应围绕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合理配备滑雪资源,不断优化滑雪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3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目标组成
3.3.1 简政放权—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目标
黑龙江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是黑龙江省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参与的力度太大,而市场参与的机会太小,这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实际上,政策对滑雪产业的驱动作用应更有效,区域发展性政策引导是滑雪产业发展的基础[7],无论是简政放权还是拓宽滑雪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或是对其形成的地域性政策保障,都能直接驱动一个地区滑雪产业的发展。对于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本质判断,可以得出要提供供给方面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扩大相应的有效供给,减少无效的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从而达到供需的平衡。
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是黑龙江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其目的是创新政府职能的体制机制,减少行政审批,激发滑雪市场活力,形成良性的市场秩序,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换言之,通过滑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避免“亚布力事件”的再次出现,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
3.3.2 产业结构优化—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
针对持续转型的中国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难以完成的,而需要结构性的政策来促成产业结构升级,打造新的产业体系[8]。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在国家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滑雪产业领域内的供给结构,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滑雪产业结构。黑龙江省滑雪产业领域的大量负面事件的出现体现了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已经迫切需求,并且正在成为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生动力。应该意识到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中,已出现滑雪产业人才流失,滑雪服务质量低、政府干预严重、滑雪装备制造等比重过小等供给侧结构问题,由此都需要用改革的思想来管理。申冬奥成功后黑龙江省滑雪产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滑雪产业产品和滑雪服务层次将更加丰富多彩,滑雪产业结构也将更加趋于优化。
3.3.3 滑雪人口的有益推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目标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发展成为一种新业态和新形态,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互联网+”可以提升供给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推动消费升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和高效耦合。此外,“互联网 +”也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促进产业融合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引擎。由此“互联网 +体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互联网智能化建设、滑雪赛事IP经营、智慧滑雪预订、滑雪社群建设、智能滑雪工具使用等应用。概况而言“互联网+”为滑雪产业园提供了发展契机和重要路径。
3.4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经济领域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这是解决产业发展供需矛盾最有力的措施,黑龙江省应该根据自身滑雪产业发展的需求,强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强滑雪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模式,以推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3.4.1 基于政府层面的宏观指导与政策支持
3.4.1.1 推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一个产业如果要长远的发展,需要积极的制度环境,具有活力的市场经济环境将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动力,按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黑龙江省应该做好滑雪产业规划,从而制定适合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由于滑雪产业对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黑龙江省更应该破部门间、区域间的壁垒,制定跨行业跨部门的滑雪产业发展规划,对滑雪产业的产业融合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共享,打造区域的滑雪产业一体化平台[9]。利用黑龙江省的滑雪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建立滑雪产业集群,促进滑雪产业集群的升级,提高集群内滑雪企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10]。政府不仅应关注于滑雪资源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该加强滑雪产业的宏观调控和产业监督职能,履行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职能,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来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加速发展。
政府还应该转变政策观念,树立起以滑雪消费者体验需求为导向的滑雪市场开发理念,出台符合黑龙江省实际的滑雪产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实行滑雪产业的准入制度,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滑雪产业激励机制,创新滑雪产业与文化、旅游、工业等的协调发展新模式,使得与滑雪产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设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3.4.1.2 优化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产业发展最坚实的保障[11]。从“毛振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营商环境优化的必要性,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减法”,大力破除制约滑雪产业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的障碍,推行简政放权,减税减负,精简办理政府事业,减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同时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持续不断地做“加法”,要严格依法平等的保护好到黑龙江省投资滑雪产业的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加强各类产权的保护,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政策执行、资金支持、标准制定上待遇公平。同时还有最重要一点,要提高服务意识,营造法治化、高效的产业营商环境。
3.4.2 基于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落实与产业集群建设
发挥黑龙江资源优势,培育黑龙江冰雪文化氛围,开发冰雪运动项目的竞赛和训练资源。培育黑龙江省滑雪品牌,加大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的引领作用。滑雪产业是以体育产业作为内涵、多种业态共存,为体育产业提供资源、其他产业带来市场的业态,是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因此,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应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上进行产业融合,进一步实现多产业联动发展,使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通过构建滑雪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媒介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其他相关产业高度融合的发展框架,进一步增加滑雪产业自身的产值规模并优化其产业结构。通过构建集群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建设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培训服务机构、信息交流中心、营销服务中心和融资服务中心等,为集群内企业服务。通过推广和普及活动,鼓励滑雪消费者积极参与滑雪活动,夯实群众基础,同时要鼓励和促进集群内各滑雪相关企业创新发展并推广创新成果,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机制灵活、滑雪文化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结构体系。
3.4.3 基于社会组织层面的滑雪文化建设与资本融合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社会组织在滑雪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滑雪产业行业标准建设,制定统一的行业评估标准,提高滑雪产品质量。因此黑龙江省应利用地域资源,塑造独特的冰雪文化、冰雪风俗等营造大众冰雪健身的氛围,挖掘黑龙江省深厚的滑雪文化,加快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可以对滑雪产业的整体形象进行推广,塑造独特的黑龙江滑雪文化[12-14],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实际上,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与各产业之间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合作基础,滑雪产业资源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互补性,通过对与滑雪产业相关文化形象进行整合,可以构建出具有一致性的区域滑雪文化形象,提升滑雪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美誉度。此外,在社会资本参与方面,积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以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优惠和信贷宽松等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投身滑雪设施建设、滑雪资源深度开发和滑雪赛事组织等领域,以有利于提高和改进滑雪产业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增强企业绩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滑雪产业资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3.4.4 基于企业层面的产品升级与人才培养
3.4.4.1 推动滑雪场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滑雪场和滑雪装备制造业是滑雪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能力的重要保障,国人对于滑雪产业的多样化需求,迫切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滑雪产品和装备器材,从而获得丰富的身心感受和体验。
首先,要推动滑雪场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和综合型发展,在提高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的同时,推广滑雪场的融合性发展;要加强黑龙江省滑雪场从单一的滑雪旅游到多元化的服务供给转变,加强滑雪场与旅游、休闲、住宅、商业等的融合,打造以冰雪为主题,功能齐全、配套设施齐备,充满市场活力的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新组成[15-22]。其次,黑龙江省的滑雪装备制造业要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工业制造优势,建构“产、学、研”的发展模式,结合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启动滑雪装备创新工程,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冰雪设备综合实验,将黑龙江省打造成国内高端滑雪产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此外,还应加强滑雪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23-24],推动滑雪产业去杠杆,以“互联网+体育”促进产业融合发展[25],从而打造适合黑龙江省的“滑雪产业智能生产模式”,积极从供给入手,打造智能型和个性化的滑雪服务和产品供给方式。
3.4.4.2 提升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产品输出质量
随着滑雪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滑雪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体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已要求滑雪产业必须提供丰富的滑雪产品,因此人们开始关注滑雪服务和相关产品的质量、品味、层次,注重独特的产品所带来的舒适体验。实际上,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也应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企业要围绕着滑雪需求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整合产业链,以自购、自建、联盟等不同的企业合作方式,打造从产品设计、研发、销售到后期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6],从而提高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服务的质量,增加其管理效益。
3.4.4.3 加快滑雪产业人力资源的培育
人才资源、智力资源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要利用自身滑雪产业培训的已有优势,建设数量充足同时素质优秀的滑雪产业队伍,加强高水平的滑雪产业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提高滑雪产业人才的培育力度。同时应该加大依托高等院校,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7],建立省级的滑雪产业研究机构;并结合各个专业优势,通过联合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促进高等院校滑雪产业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对接,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此外,还应加强对于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滑雪产业从业人员和服务人才。
3.4.4.4 强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科技创新供给侧
人才是发展滑雪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滑雪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短缺的问题却日益开始显露出来,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滑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文件强调培育体育产业人才,黑龙江省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设立职业目录,大力的培育滑雪产业专业人才,但是多年来,体育行政化的影响和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低端发展的态势,使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黑龙江省真正懂滑雪产业市场经营的人才仍短缺。同时,由于体育人才的流动性差,导致专业性精细化的人才短缺。滑雪产业本身专业化分工细,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必然要求既懂滑雪又懂市场的多领域跨界人才,相应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这些都对滑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钻石”模型的理论来看,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首要就是人力资源,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应着力改革滑雪产业人才培养的供给。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最大矛盾来源于滑雪产业人才的短缺和质量不高,黑龙江省是我国滑雪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在产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滑雪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却出现断裂,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和激励模式使得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外流严重。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滑雪产业的高级管理和营销人才是极其重要的,虽然黑龙江省有很多高校培养人才,但是既懂滑雪又懂市场的高级人才奇缺。深化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破解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的困境是其必由之路。具体路径设计上:第一、黑龙江省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应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市场作为办学导向,为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多元化滑雪产业人才的培养道路,政府、高校、社会要协同培养滑雪人才,弥补人才的短板;第三、建立滑雪产业人才创新交易平台,为高层次的滑雪产业人才提供孵化的条件,共同创新创业,使得滑雪产业人才向更高端更高层次发展;第四、要建立滑雪产业的高端人才智库,为滑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结语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我国滑雪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具有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滑雪场,但是黑龙江省在滑雪产业的供给方面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滑雪体验活动的本质认识不足,向滑雪消费者提供滑雪产品和综合型服务较为落后,同时在滑雪用品的生产、制作和销售,与旅游、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融合方面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影响了黑龙江滑雪产业方面的供给方面不足,出现滑雪产业供应能力弱,供需结构失衡等一系列影响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为增加滑雪产业的有效供给和减少无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滑雪服务的供给需求,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提档升级,促进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黑龙江省的实际省情出发,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对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现实推进,解决产业发展中供需矛盾。黑龙江省应该根据自身滑雪产业发展的需求,强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强滑雪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模式,以推动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