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渤海时期佛造像造型特征之溯源
2018-04-11单钰
摘要: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唐渤海时期的佛造像体量虽小但面庞丰腴、神态安详、姿态优美多姿,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從中能较好的反映出唐渤海时期佛造像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唐渤海;佛造像造型特征;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首先渤海国的佛造像都是按照佛教经典或佛教历史故事进行创作而成,少有臆造现象,表现出对历史与典籍的尊重。其次,渤海国佛造像的造型特征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造型、面容、衣饰和神态上看都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佛像类似,尤其姿态上与唐代佛造像如出一辙。同时渤海国佛造像也融合了当地民族特征,如面部刻画中方脸盘、颧骨突出、双眼细长、眼皮厚重的特征带有蒙古人种的面部特征。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渤海国菩萨像,发髻高梳似戴冠,面部饱满丰腴,眼帘低垂,颈饰璎珞;菩萨偏袒右肩,左侧手臂自然下垂提净瓶,右手置于胸前施无畏印。发髻的形式出自佛教经典《佛说观无量寿经》中“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说的就是观世音造像头戴宝冠、顶饰坐佛的形象的由来,而此坐佛被认为是观世音的老师阿弥陀佛。
观音形象在中国有一段从男子形象过渡至女子形象,最终演变为女子形象的演变进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以男子身出现,现刚劲勇猛的丈夫相,在隋代之时已显有女子化的趋势,至唐代的观世音形象既不同宋齐时长目、高鼻、厚唇的丈夫相也不似宋代的柔美女子相,是处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中性的形象。如敦煌莫高窟第57窟唐代观世音像,画像呈女性特征,头戴皇冠、发髻高梳,慈眉善目。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渤海国菩萨像与唐代菩萨像相比,面庞丰腴柔美,神情自然优雅,与唐代观世音像有许多类似之处,而面部刻画中厚重的上眼皮、高颧骨的特点则具有渤海国人的民族特征。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渤海国小金佛从造型上看与经典中弥勒菩萨的造像特征相符合,也与云冈石窟中的胁侍弥勒菩萨形象类似、手印相同,均是左手下垂提净瓶,右手上举施无畏印,成站立姿态的特征如出一辙,两尊佛像的区别是袈裟的表现方式不同和眉间是否有白毫相。初见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渤海国小金佛时我们会以为这尊小金佛造像的穿衣方式与汉地僧人通常的着装不同,即不是律典中要求的“通肩式”也不是“右袒式”(偏袒右肩)。但我认为这尊佛像的穿衣方式是改良了右袒式穿法,并在塑像时加以艺术美化的结果。右袒式袈裟一般的披着方式是从左肩绕到背后,绕过右臂袒右胸将袈裟末端向后搭至左肩固定。这尊佛像中刻画的穿着方式是将袈裟从左肩绕到背后,之后又将右上角从右肩搭下,压在左侧袈裟之下。是否有系带固定不得而知,但左侧袈裟于右腋下似有固定。(图一)
这种穿衣方式并非渤海国人特有的穿法,从贞孝公主墓和其他壁画得知,渤海国受大唐文化的影响之深,其上流社会的普遍穿戴与大唐相差无几,出现这种穿法的原因或许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偏袒右肩的穿法适合炎热的印度,却无法抵御东北地区的严寒,对袈裟穿着方式的改良是适应本地情况的创造。至于白毫相,在渤海国出土的佛造像几乎没有在眉间绘制白毫相的,我认为这是渤海国对佛像的通俗化的改良,渤海国对从大唐传入的佛教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制模仿了,而是融合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黑龙江省博物馆有一尊衣着华美的倚坐菩萨像,这尊菩萨像的首部遗失,躯干部却保存的非常完好,腰肢纤细,姿态优美。菩萨成倚坐姿态,左手持钵,右手半握拳,想必是握着法器。对于这尊菩萨像的命名曾出现过铜鎏金弥勒菩萨倚坐像。在隋代以前倚坐是判断弥勒菩萨的主要特征,但只因倚坐姿态判断一件唐渤海时期佛像为弥勒菩萨像是不够准确的,我认为此尊菩萨像应是地藏菩萨或药师佛。
手持钵与锡杖的形象在历史上曾是药师佛与地藏菩萨造像特征。药师佛持药钵,有着供养此菩萨者,可以身心安乐、众病除愈的象征。但药钵也只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普通用品,“在药师信仰逐渐流行之后便定格于药师佛,作为和其他诸佛身份的区别。”①地藏菩萨也曾出现托钵形象,一方面可以说托钵是现出家沙门相,另一方有令一切有情众病除愈、远离忧苦的象征。
锡杖为比丘行路时所携带的道具,后来演变成佛家法器出现于画像、造像,寓意着锡振金镊。地藏菩萨曾于因地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药师佛持锡杖与地藏菩萨持锡杖的典故相似,药师佛也有愿众生远离幽冥之誓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佛的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渤海国的这尊菩萨像成倚坐的姿态,唐代倚坐像多见于弥勒菩萨,地藏像多以叠单跏趺的舒坐相出现,药师佛作为东方净琉璃净土的教主多以佛陀形象出现。因此这尊菩萨像可能融合多尊佛造像的特征进行创造,目的是使造像具有统一的美感并带给信众远离病苦脱离六道轮回的精神寄托。
纵观渤海国佛造像与唐代中原佛造像,虽然体态特征、神情相似,但唐代中原佛造像在手势上更多创意与变化,有说法的、拈花的、持璎珞的,而渤海国遗址出土大量的菩萨像均带有施无畏手印。虽然而渤海国在东北地区创造了经济与文化辉煌的历史,五京地区经济繁荣已达封建,但“渤海国内社会发展呈现着不平衡的状态,发达地区已为封建制,但由于幅员辽阔,边远地区仍较为落后,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②佛教文化常被统治者所用,维护社会秩序,给贫困无助的底层民众以精神安慰。同时唐朝佛教文化盛行,渤海国国王大钦茂积极推行佛教的政策大大拉近了与唐朝的关系,不仅如此渤海国还学习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之道,不仅从从属关系上也从民众精神层面上,“海东盛国”渤海国成为大唐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白文著《关中隋唐佛教艺术研究》,第358页。
②干志耿、孙秀仁著《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175页。
参考文献
[1]王振强,黄忠尚.山东干漆夹纻佛造像艺术创作初探[J].美与时代(上),2018(09):21-23.
[2]张敏.藏传佛教佛造像艺术的题材及其人物形象刻画[J].艺海,2018(05):110-113.
[3]肖祎. 东方佛造像对巴尔蒂斯人物造型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单钰(1988.5) 性别: 女 籍贯:黑龙江哈尔滨, 学历:大学本科 专业:文物博物方向,博物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