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历史逻辑

2018-04-11

东岳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

江 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部,北京 100010)

思想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在21世纪初的中国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都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大发展、大分化、大调整,迫切需要思想理论大突破、大创新。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顺应这一趋势,创建新思想,回答了中国和世界面临的迫切问题,呼应了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传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传统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要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理解这一思想诞生的历史大逻辑。

一、新中国的第三个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重逻辑,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也对应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特点鲜明的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主要回答了在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启动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中国建国的起点和许多发展中大国一样,有长期封建和殖民地经济的历史,经济剩余十分有限,难以形成经济起飞所必须的投资;经济依附性强,缺乏独立的工业基础;基层社会两极分化、一盘散沙,缺乏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组织能力。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彻底的社会革命,打破了“三座大山”等特殊利益集团对经济剩余的垄断和攫取,通过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避免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陷阱”的命运。

第二个时代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主要回答了如何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问题。苏联和中国都是在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比马克思设想的直接从发达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更加复杂。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面对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国家和资本的关系?如何处理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证明,如果不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就缺乏活力。如果不对外开放,就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难以充分利用西方国家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成果。但社会主义国家引入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又可能危害社会主义方向和自身独立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融合、社会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融合,同时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守住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底线,创造了经济奇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避免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或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错误道路。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新中国的第三个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时代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在国内外资源、环境、市场的有限约束下,在一个人口大国建成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更广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平衡更充分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如果说,新中国第一个时代的主题是“建国、创业”,第二个时代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第三个时代的主题就是“超越、复兴”。

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三个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始呢?这不仅因为习近平是杰出的政治领袖和理论家,同时也是出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条件的变化,原有的思想理论已经无法回答新时代的问题。

——从社会生产力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面升级。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老龄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人民需求结构全面升级。二孩政策、老龄化导致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需要增加。物质生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和全球信息流通、“改革开放一代”成为社会中坚,导致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增长。但同时,我国的经济供给侧还不适应人民的新需要:过去一度依赖劳动力、资本、资源和外部市场扩张支撑的增长方式面临拐点,资源和环境约束触及底线,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赖导致房价虚高,过度依赖模仿和技术引进导致自主创新缺乏后劲,公共服务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公平可及性不足。我国当前的增长方式,是在多年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的,过度强调追求经济增长,过度重视依靠资本积累和数量扩张。需要扭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发展思路,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需要。

——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看: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积累了不少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胆引进市场经济、私营经济,融入全球化,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也积累了许多新的矛盾。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破坏、公共服务不足、意识形态混乱、国家安全威胁、一些干部和特殊利益集团形成利益同盟等。这些矛盾,有的是特定国情和发展阶段下难以避免的,但也有一些是由于在部分领域的工作中,削弱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造成的。在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形成了一种思路,一遇到问题就“学西方”,但从金融危机之后的形势来看,西方国家自身也难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导致的。因此,在下一个时代,需要中国更加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探索如何更好地弥补市场失灵、改善社会公平,在赶上时代的同时,创造超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就。

——从外部环境来看:资本主义全球化从上升周期进入逆转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资本主义全球化处于上升周期。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而凝聚的增长潜力尚未耗尽,全球化还处在扩张阶段。我国顺势对外开放,抓住了西方产业升级、产能输出的机遇,融入全球市场,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标志着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逆转,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导致西方贫富差距扩大、金融泡沫、实体经济空心化、全球经济失衡等问题,经济增长的动力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科学判断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大变动的国际局势中寻找自己的新定位,从改革开放以来被动融入、接轨全球化,逐渐转变为和其他国家一起,参与新型全球化秩序的塑造。

总之,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相比,我国发展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的需要从温饱富裕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释放了生产力,但也积累了大量矛盾,需要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予以解决;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逆转,我国需要寻找新的定位,从“搭便车”式的模仿和追赶,转变为更加自信地探索新道路、引领新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些新条件、新问题、新任务,都是中国在以前的时代没有遇到过的,都决定了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不同的新阶段,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战略都需要进行深刻调整,因此必须有新的理论来回答,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五年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对上述问题做了系统回答。在“8个明确”“14条方略”中,一是针对生产力和人民需要的变化,明确新时代的总任务、总目标、主要矛盾,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二是针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明确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通过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让发展更均衡、更充分、更公平。三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明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确立了我国在新时期的国际战略。这些基本方略,已经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形成了鲜明的新体系、新风格,因此,新时代、新思想是有着充分历史和实践依据的。

这里,还需要着重谈谈新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关系。新时代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但新时代的主题已经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新中国第三个时代,这个时代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新时代,不是对改革开放前后任何一个时代的否定,而是对两个时代共同的继承、发展和超越。用辩证法的语言,可以说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这三位开创新时代的领导人之间是“正、反、合”的关系。新时代既不是对改革开放的简单“深化”,也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回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14条基本方略中,第二条为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三条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已经不是新时代的全部主题。新时代既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要拓展改革的内容,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改善社会公平、治理市场失灵。

也就是说,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将整合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也将超越两个时代,通过哲学上“正-反-合”的过程,实现新的上升和飞跃。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虽曰守成、实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兴于习”。

二、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逻辑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重逻辑,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逻辑。习近平不仅是党和人民的领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的又一次理论飞跃。这样说,包含着充分的理论逻辑。

第一,从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来看,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着新的历史节点。社会主义是人类古老的理想,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空想到科学。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新社会的特征。但是,并没有对进入社会主义的具体路径、特别是东方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具体路径做出回答。第二阶段,从理论到实践。标志是苏联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证明可以在不平衡的资本主义世界,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但苏联并没有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功道路,经济缺乏活力,也没有建立一套成熟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长治久安。第三阶段,从一国到多国。标志是中国等多个亚非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出现了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除了中国之外,越南、老挝的经济恢复,古巴的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也都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第四阶段,从低谷到复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习近平敏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许多西方思想家也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西方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如产能过剩、金融泡沫、两极分化、生态危机、全球失衡)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无法解决。所以,世界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支持社会主义、拥护中国道路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这就有可能迎来一个社会主义从低谷中复苏的时代。当然,21世纪的新社会主义运动应当有自身的新特点。习近平敏锐地认识到时代变化,领导中国高高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问题的回答。

第二,从这一思想的内容来看,回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问题。既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飞跃,那么就必然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实际上,这一思想的主要要点,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存在着明确的内在联系和呼应。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目的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里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同,不是以资本增值为中心,而是以人民需要为中心。国内外存在的生产过剩、环境污染、分配失衡、金融泡沫等问题,就是因为生产方式偏离生产目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目的的思想,就是要纠正这些偏差,回答社会主义应该怎样生产、生产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回答了马克思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提出自由劳动者的联合体的目标,列宁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但苏联没有回答好怎样建立成熟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出现了特权、腐败和国家的异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国家治理和政治文明的内容,回答了怎样建立一套成熟完整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和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和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呼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异化现象,人和劳动产品、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提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和健康优先发展等思想,就是要调整人和资本、人和物质的关系,让人回到发展的中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思想的呼应。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全球体系思想的发展。马克思本人并未全面阐述全球体系思想,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把全球分为中心和边缘两极,中心地带有过剩的资本和商品,但由于剥夺了边缘国家的发展能力,资本和产品没有出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习近平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就是要通过维护全球公平正义,扭转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存在的不公平、不平衡发展,共同构建不同于过去的全球秩序,这将是全球化的新模式、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实现。马克思晚年在给俄国人查苏利奇回信时回答了这样的问题:落后的东方国家能不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说,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他讲的社会发展五个阶段是根据西欧的情况概括的,而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是一百多年来,实践还没有对马克思的这个预言做出证实,反而有许多思想家自信地宣布,历史已经宣告了马克思的失败。而到了2017年,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宣布“我国的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固稳定”“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就等于明确宣布,中国正在跨越卡夫丁峡谷,其他国家也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这是多么令人振奋!中国的实践表明,后发的落后国家,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物质财富,又能够通过制度创新,避免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根本缺陷,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代价。同时,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办法抵御全球资本的冲击。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中国宣布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新的道路,这是这一思想对人类的贡献。

第三,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习近平熟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辩证处理实践中的重大关系。这方面有很多研究,本文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虚无化,一些人认为讲马克思、讲社会主义就是“保守”“僵化”“没水平”,非讲不可的时候也遮遮掩掩、口是心非、顾左右而言他。习近平以其治国理政和思想建设的卓越成就,初步扭转了马克思主义一度被边缘化的状况,让社会主义恢复了崇高的声誉,在中国社会树立了正气,普及了科学的理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既是出于他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刀阔斧的整顿,也是由于他在运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优秀示范。

三、为人类贡献中国方案: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重逻辑,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逻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思想是对中国问题的回答,也通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成为对世界发展面临困境的回答。

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追求现代化成为绝大多数民族的目标。但迄今为止,真正跨越重重陷阱,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只有二三十个。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发展又面临新的变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困境。

——“贫困陷阱”。按世界银行标准,世界上仍有约30个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水平低,国家能力弱,难以形成有效投资和消费,集中资源实现现代化。同时,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加剧了这些国家脱贫的困难。

——“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2007年的一份报告认为,虽然不少国家能够摆脱贫困陷阱、达到中等收入阶段,但只有很少的国家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而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解决了全球1/6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但剩余的5/6的人口,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就很难实现现代化,这是因为:一方面,落后国家不再有遍布世界的殖民地,可以利用全球资源缓解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矛盾。另一方面,现有的资本主义强国保持高收入地位,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基础上的,他们总要用各种办法,维护不公平的政治经济秩序,从而维持自己在全球格局中的金字塔地位,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

——“高收入陷阱”。二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表面上看也实现了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但是,一方面这建立在对全球资源占有的基础上,并无推广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解决,这些国家繁荣稳定的景象只是暂时的,是靠透支资源、高成本的福利国家等条件支撑的,一旦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律发挥作用,各种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而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从本质上仍是大资本专政,不可能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当前欧美的阶层矛盾尖锐,国家治理失灵,社会对立就是其表现。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主流的发展模式遭遇到了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充满自我批判和反思的声音,可以将其称为“高收入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一切既有的发展模式,都解决不了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中国进入了制度创新的前沿地带。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也具有世界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避免了一般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陷阱”的命运;改革开放以来,避免了一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命运。当前,中国的人均GDP达到8800美元,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0000美元)已经指日可待。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探索,将使中国继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避免高收入陷阱,努力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困境,探索一条更加具有普适性的现代化道路。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中国应该主动向世界推广和输出“中国模式”,但同时也不应妄自菲薄,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理应具备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成功模式的总结,其中包含的许多具体内容,对人类社会下一步如何发展,提供了启示和贡献,也超越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人类社会长久的追求,但是至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实现这五大理念。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造成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把全球分成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但这是以全球范围内的不公平、不协调为代价的。中国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且身体力行地落实,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20世纪,西方经济学相继产生了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两大支流,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凯恩斯学派强调通过扩大总需求解决私有制带来的总需求不足,但是没有触及分配和所有制问题。供给学派强调供给侧的私有化、自由化,在暂时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带来了更长期的矛盾和失衡。而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割裂供给和需求,也不搞私有化,而是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等综合措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结论,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

——再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例。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纠正了一定范围存在的以西方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片面重视选举标准、实行党政分开等思路,而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协商民主、坚持群众路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依法治国。同国际上那些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国家相比,中国这种体制更加有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人民有序地组织起来,保障国家和人民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在中央集中统一下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既有效率又有民主,避免了西方国家政党竞争导致的社会割裂、决策效率低下、政策缺乏延续性等问题。

正如习近平本人十分重视历史研究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具备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依据。从大历史中诞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一定能够成为中国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鲜明坐标,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书写新的光荣。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