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不典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2018-04-11毕俊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放射学母细胞实性

汤 珩,孟 俊,毕俊英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01)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5%和后颅窝肿瘤的7%~12%[1]。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3型:单纯囊肿型、大囊小结节型和实性肿块型[2],其中单纯囊肿型和实性肿块型HB仅占10%~20%[3]。大囊小结节、结节明显强化是HB的典型影像表现,常能确诊。而当影像表现呈单纯囊肿型或实性肿块型、肿瘤数目及位置不典型时,术前定性诊断较为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内不典型HB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65岁,中位年龄36岁。临床症状为头痛15例,头晕6例,8例伴步态不稳,5例伴耳鸣,3例伴眼球震颤,3例伴恶心、呕吐。病程 2~18个月不等。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1.5 T Signa HDx MRI成像系统,头部16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 SE T1WI、FSE T2WI、FLAIR、DWI 及矢状位 FSE T2WI。 扫描参数:T1WI(TR 540~600 ms,TE 16~20 ms);FSE T2WI(TR 3 700~4 300 ms,TE 100~125 ms);FLAIR(TR 2 000~2 200 ms,TE 22~25 ms);DWI扫描 b 值为 1 000 s/mm2;TR 2 500 ms,TE 110 ms,NEX 1,FOV 22 cm×22 cm,层厚 6 mm,层距1 mm,矩阵384×256。静脉注射Gd-DTPA(剂量0.1 mmol/kg体质量)后行头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

1.3图像分析由2名高年资MRI医师共同分析图像,观察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瘤周水肿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2 结果

2.1肿瘤部位、数目、形态及大小21例共29个病灶,单发18例中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4例(图1,2),蚓部4例;多发3例11个病灶(图3),其中位于小脑半球7个,蚓部2个,垂体窝和右颞叶各1个。29个病灶中21个为实性肿块型(图1),5个为单纯囊肿型(图2),3个为大囊小结节型。肿瘤呈小结节状7个(图3c),类圆形 22 个(图1,2),6 个病灶可见浅分叶,边界清楚。病灶大小:2 mm×2 mm~45 mm×42 mm,其中7个实性肿块型肿瘤最大径<10 mm。2.2MRI表现21个实性肿块型HB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等信号 16个(图1a,3a),稍低信号 5个;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 7个(图1b,3b),等信号9个,等稍高混杂信号5个(图1c);DWI呈低信号6个,等信号7个,等低混杂信号8个;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8个(图3c),不均匀明显强化13个(图1d)。9个瘤内及瘤周见异常增粗流空血管影;瘤周水肿呈轻度水肿4个,中重度水肿12个,无瘤周水肿5个;11个病灶与脑膜关系密切(图1d)。

5个单纯囊肿型HB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图2a),T2WI呈高信号(图2b),FLAIR 呈低信号,边界清晰,3个肿瘤边缘可见片状稍长T1、长T2水肿影(图2b),瘤周和瘤内未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2c)。

3个大囊小结节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边界清晰,囊内壁结节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壁结节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图1 男,57岁,左侧小脑实性血管母细胞瘤(实性肿块型) 图1a~1d分别为T1WI、T2WI、FLAIR及增强T1WI图像。肿瘤位于左侧小脑半球,信号不均,T1WI呈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等、高混杂信号,瘤内见点状及迂曲线状流空血管影,周围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影,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与相邻脑膜关系密切 图2 男,48岁,右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单纯囊肿型) 图2a~2c 分别为位T1WI、T2WI及增强T1WI图像。右侧小脑可见类圆形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瘤周可见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未见强化图3 女,25岁,多发血管母细胞瘤大囊小结节型合并(实性肿块型) 图3a~3c 分别为T1WI及增强T1WI图像。左侧小脑半球、蚓部及垂体窝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及类圆形肿块(箭头),T1WI呈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部分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明显结节状强化

3 讨论

3.1临床表现HB一般认为是来自中胚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原始血管形成过程中因发育障碍和残余胚胎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间叶性非脑膜上皮性肿瘤(WHOⅠ级)。HB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后颅窝和脊髓,近年来也有发生于幕上、软脑膜、颅神经及椎管硬膜外的报道[4-6]。HB好发于青壮年,3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可有家族史[7],本组21例中13例为男性,中位年龄 36岁,与文献基本一致。文献报道[8]散发性HB约占67%,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约占 33%,VHL 综合征为眶内有类似病变或合并肾脏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胰腺或内耳肿瘤。本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外均未发现其他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多为颅内压增加、小脑功能障碍及颅神经损害等症状,以头痛、头晕最常见。

3.2MRI表现本组实性肿块型HB,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等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与文献[2-3,7-13]报道基本一致。 结合文献及本组资料,实性肿块型HB的MRI典型特征可总结为:①瘤周及瘤内流空血管,此为实性肿块型HB的典型特征[2,7,11,14],本组 21 个,9 个瘤周或瘤内可见迂曲的流空血管影,T1WI及T2WI呈点状或线状低信号;7个肿瘤最大径 <10 mm,未见流空血管,文献[2]报道当肿瘤实质部分直径>10 mm时,MRI才能检出异常血管,本组最小病灶3 mm×5 mm。②瘤周水肿,本组中重度水肿多见(12/21),轻度水肿较少(4/21),与囊性HB瘤周水肿表现不同,这可能与部分瘤体富含大量不成熟的毛细血管、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渗出较多,以及实性肿瘤的占位效应使局部静脉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9]。③与脑膜关系,本组21个病灶中11个与脑膜关系密切,但均未见明确的“脑膜尾征”,其中6个病灶邻近脑实质表面,3个邻近小脑幕,2个邻近乙状窦脑膜。沈雯等[11]观察发现部分不典型HB可见“脑膜尾征”,认为可能是对比剂渗入囊变区所致。④DWI及SWI表现,本组21个病灶中DWI呈低信号6个,等信号7个,等低混杂信号8个,与文献[8,15]报道基本一致。 由于实性 HB富含大量的毛细血管,组织结构十分疏松,导致DWI上信号较低,ADC值较高,这也有助于与后颅窝其他富血供肿瘤相鉴别,如髓母细胞瘤、淋巴瘤。王晓冬等[7]报道部分实性肿块型HB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环样沉积,T2WI及SWI呈周边环状低信号,SWI对肿瘤引流静脉血管、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环、微出血等的显示较常规序列敏感。⑤增强扫描表现,实性肿块型HB由于血供丰富,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明显强化,边界清晰。本组21个病灶中均匀强化8个,不均匀明显强化13个,均匀强化者肿瘤直径多较小(<1 cm),肿瘤体积较大者由于肿瘤可见囊变、出血,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单纯囊肿型HB信号多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高于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均不强化。 研究发现[11,16],HB的微血管结构与正常毛细血管床相似,但管壁由单层扁平内皮细胞构成,其通透性较大,血清可无阻碍的漏出,且漏出液的量与肿瘤囊变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从而在肿瘤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形态及囊变程度,发展到最后阶段均为单纯囊性。

多发HB少见,本组3例均为大囊小结节型合并多发小结节状实性肿块型HB,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瘤周多无或轻度水肿。

3.3鉴别诊断实性肿块型HB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脑表面和近中线部位多见,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较轻,囊变、坏死及钙化少见,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常见“硬环征”,DWI呈高信号,MRS脂峰显著升高具有特征性。②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T1WI及T2WI多呈等信号,囊变、坏死及钙化少见,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轻到中度云絮状强化,瘤周多无流空血管及含铁血黄素环。③转移瘤,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幕上及幕下散在分布,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

单纯囊肿型HB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相鉴别: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见于7~9岁儿童,好发于幕下小脑半球及颅内中线结构,常呈大囊小结节型、结节明显强化,肿瘤较大,直径多在3 cm以上,瘤周水肿轻;部分肿瘤呈囊性,无壁结节或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与单纯囊肿型HB不易鉴别。

[参考文献]

[1]Meena RK,Dhandapani S,Gupta V,et al.Solid hemangioblastoma in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importance of external carotid blood supply with regard to the probable site of origin and preoperative embolization[J].Surg Neurol Int,2016,7:S1-S4.

[2]刘海平,王岩,翁志蓬,等.幕下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MRI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9):1233-1236.

[3]郝跃文,刘燕,印弘.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4):331-333.

[4]路莉,李晶英,谢丽响,等.幕上血管母细胞瘤二例[J].放射学实践,2014,29(10):1233-1234.

[5]邵雪非,陶进,徐善水,等.血管母细胞瘤35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53-56.

[6]黄亮,翟昭华.椎管内硬膜外血管母细胞瘤一例[J].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48.

[7]王晓冬,程敬亮,孙梦恬,等.DWI和SWI在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2):116-120.

[8]颜士宏,冯纪涛,鲁珊珊.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3):279-281.

[9]王岸飞,张焱,程敬亮,等.3.0 T MRI对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5):802-804.

[10]黄兴涛,柳彬,刘传,等.DWI及ADC值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4):319-322.

[11]沈雯,邱士军,伍冬林,等.颅内不典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探讨[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6):833-837.

[12]王中领,陆紫微,葛晓敏.后颅窝、脊髓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与病理对照[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2):346-348.

[13]涂占海,林征宇,曹代荣,等.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6):430-432.

[14]邓桂芬,王振熊.颅内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1184.

[15]黄兴涛,柳彬,刘传,等.DWI及ADC值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4):319-322.

[16]何闯,郑伟,方宏洋,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8):564-567.

猜你喜欢

放射学母细胞实性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