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结合促进农村小学生学习的研究
2018-04-10程利权
程利权
摘要:教育是个系统性工作,除了学校之外,社会、家庭等也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相互之间是互补的、不可替代的。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特定情态,就家校结合促进小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此以班主任的视角对如何组织有效的家校结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校结合;问题;策略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虽说学校因具有专业条件而在教育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其他教育因素在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家庭,它与学校形成互补,是保障学生学习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努力做好班级教育管理,而且应带动学生家庭有效参与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为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保障。
一农村小学家校结合的问题
第一,农村文化环境弱。农村的家庭普遍缺少家庭教育意识——在农村家长看来,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尽了一个家庭的义务。对家庭在教育中的关键性作用没有正确认知。家长主动参与、配合学校的积极性低,这使家校合作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
第二,农村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方面的培训,也不像城市家长会主动去学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因而,农村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普遍采用一些经验性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不能同步。
第三,教师组织家校结合的方法不多。一是对自身农村教育环境信心不足,认为没有优质的家校共育条件;二是缺少研究、动脑筋少,家校结合的理论不能落到实践上。
第四,在农村有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与孩子分离,监护人普遍是文化水平低、行为能力差的老人。这为家校沟通和合作制造了障碍。
二农村小学家校结合的策略
1.家长课堂的构建
农村家校结合中最大的、首要的问题,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是完全平等的,是合作关系,这是必须认清的——因为,在错误的角色定位下,班主任对家长进行教育,往往会采用批评、指责或是像给孩子上课一样讲授的方式,家长们接受不了,有抵触情绪。这很不利于家长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教育能力的提升。
一般来说,基于平等的心态,我们对家长施以“教育”培训,可采用的方法有:
调查和家访——通过向家长发放调查表或进行家访的方式,我们班主任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对学生和家庭教育观进行了解和把握,而且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初步把家长带入“教育”体系当中,让家长开始参与教育。并且体会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作用价值。
技能和理论培训——有时,我们可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对家长顺便讲一些教育的方法、理论知识,这是一个较容易掌握和操作的方式。但正如上面所说,这种“授课”式家长培训不宜过多,否则很容易造成家长的反感。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少实践体验性,纯理论的东西对家长的帮助效果一般。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实际的体验式培训——比如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这不仅是一个家校结合最有效的形式(下面还会说到),而且让家长亲自观察体验学校老师是如何组织实施教育的,给家长一个“偷学”的机会。再如,就事论事的方式。就是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了、发现家庭教育有偏差了,给家长提出建议,然后让他们进行跟踪观察,看看按老师给出的建议去教育效果怎么样。尝到甜头的家长自然就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2.家校结合的方式
第一,多组织亲子活动。正如上面所说,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公益活动、参观游览等,在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把家长请进来,让他们与老师、孩子一起活动。这种方式既能让家长学到很多教育技能(上面提到),而且可以增进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的感情,为家校合作奠定情感基础。比如,我们组织春天到野外放风筝活动(在农村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方便,不用远行。对农村家庭来说,没有经济上的负担)。家长和孩子一起放风筝、玩亲子游戏(如父子运球、蒙眼猜亲人等),大家玩得很高兴——各方情感的拉近,为施展教育提供了条件。
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強家校沟通。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现在很多农村也实现了基本的信息化,大多数家庭拥有了智能手机、电脑,联通了网络。这个条件的具备为我们班主任构建家校结合提供了帮助。比如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有了信息技术,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教师可以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跟家长沟通,而且还可以拍成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更细腻、更有实效。
综上所述,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角色,为了能够让家庭有效、高质量参与教育活动,农村班主任应准确分析把握农村小学家校结合的特殊性,抓住主要阻力和问题,采取对应的举措——主要的就是做好家长培训和构建家校沟通渠道,并给家长提供参与教育的活动平台。
参考文献:
[1]南燕.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6(26).
[2]刘文君.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