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暂别城市的理想与“折腾”陈鸿宇重返荒野

2018-04-10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折腾荒野专辑

一个年轻人在铺满雪的公路上独自步行,他竖起大拇指,示意过往的车辆想搭个便车。他遇到一位好心的中年皮卡车司机,不仅载了他一程,下车的时候还送了双雨靴。司机说,鞋里有我的电话号码,如果你活着回来,记得打给我。

这是电影《荒野生存》的开场——西恩·潘导演作品,不是吃生肉那个节目。

过去的两年里,陈鸿宇经历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2016年3月,他搭车巡演,100天,27个城市;2017年,他又开车上路,45天,18座城市,“行歌”一万零七公里。多数时候他会遭到拒绝,一般搭十次能成功一次。很难有人相信什么音乐人的说辞,哪怕他们带着吉他,而且只要听到没有路费,就常被实实在在的怼回去。到后来,“搭不了”“不顺路”听多了之后,一句简单的“走吧”,就足以让他和同伴欢呼雀跃。

从银川辗转太原的路途中,陈鸿宇遇到过一个卡车司机,印象深刻。“那天我和我的伙伴分开了,因为卡车限载三人,需要两个司机轮着开。其中一个司机是河北人,别看他穿得破破烂烂的,还写诗词,写得还挺好。他以前是做老板的,包了几辆卡车,后来有一辆出事儿了,赔了好多家当进去,又借了好多钱,买了现在这辆卡车。”两人在车上聊了一整晚,分开的时候加了微信。

旅途中他见过了各种“荒野”,大海,沙漠,丛林,尤其是戈壁。“中间一条公路,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两边戈壁。太阳晒着,那时候你会感觉如果一个人呆在这里,会是无尽的荒凉和寂寞,马上就会死亡。”他说,真正的荒野就是当你置身其中,会不自觉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荒野生存》的故事其实是陈鸿宇讲给我听的,那是他上大学的时候看的片子,也是他“荒野”概念的启蒙:一个小伙子独自跑到阿拉斯加的荒野里,找了一个巴士生活,最后死在了那儿。当然,陈鸿宇不是奔着这样伤感的结局去的,他只是对“荒野”有些特别的感觉,而后,想要在荒野上做点什么的种子便在陈鸿宇心里埋下了:“其实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荒野包围的区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其实跟荒野也没什么区别了,因为过于辽阔。”

准确来说,陈鸿宇生长在额尔古纳,呼伦贝尔草原的北端,“野花过草原,湖面漫云烟”,他在《额尔古纳》这首歌里唱。他想在家乡的草原上盖一座房子——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在夏夜星空歌唱、冬日取暖喝下午茶的故事。

而今年,这颗愿望种子终于要发芽了,五月的巡演完后他将常驻额尔古纳,开始和建筑师一起动手盖房子。“所以那时候我可能就一直在家了,你就采访不着我了。”

房子是一个正方体,七点七米长宽高,有三层,主体是黑色的,像一个神秘的大方块立在草原上。一层会养几种动物,二层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有壁炉,有读书、喝茶的地方,也能吃饭。最后一层是个吊顶,像个蜂巢,当作卧室。顶部还设置了露台。房子不对外销售,只有一张床,陈鸿宇想到时候请一些朋友去住几天,依据个人的情况做一些个性化的设定,“让他呆在那能思考思考与荒野的关系,给他一些感觉上的刺激。”

这座奇异的建筑将在八九月左右完成,新歌《与荒野》就是写给它的。“其实我写歌的时候想象的场景都是站在这个房子的位置去观察荒野和天气变化去写的。这张专辑和巡演叫‘与荒野很契合我今年的状态和想做的事,也是我对于荒野与城市思考的体现。我觉得除了我很多人也会有这种荒野的梦想,但是能实现的人少,或者没有条件去实现,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他以后真的有条件了,有钱有时间了,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想法吗?还会去实现吗?是不是城市给他带来的改变已经让他把对荒野的感觉给忘了?我不知道,所以其实也是想扪心自问一下。”

实际上,陈鸿宇最早是选择逃离荒野的,他没有去牧场养牛,也拒绝了父母让做小镇公务员的提议,来到北京这个充满诱惑的城市。他摆过地摊,开过快餐店,送过外卖……做着与音乐无关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身体和心理对这些事的抗拒已经达到了极致,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做得“太烂了”,他不喜欢。结果,做音乐,竟然变成了陈鸿宇退无可退的选择,但也是终身的选择。“也是突然想通了,我何必要通过社会所认可的或者是行业发展趋势去判断我该做什么呢?难道不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琢磨我适合和擅长什么吗?哪怕行业没那么规范,挣得不那么多,发展潜力不大,但是我喜欢,我愿意跟它长时间呆在一起。”

他继续在城市里折腾着,创办音乐厂牌“众乐纪”,每年做民谣合辑,办跨年音乐会,搭车巡演……好在《理想三旬》终于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同样带着点理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年轻人。音乐如同陈鸿宇的日记,最初他的歌更多的是关于个人的成长和理想的关系,在城市里有点失落的感觉,简单来说,那时他还困顿在城市之中,还在为生存考虑着。如今,他已小有名气,成了民谣界的颜值担当,被誉为“下一个朴树”,有了无数疯狂的迷妹,而且三月到五月就要把演出从livehouse开进全国各大剧场里。

渐渐的陈鸿宇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人”,城市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是他留下的原因。但是他终究是从荒野里来的,那座正方体的小空间则成了他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个调剂,现在他可能不会像一个隐士那样在那个房子里隐居,但未来有可能。

采访这天是陈鸿宇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他马上就要回内蒙过年了。站起来道别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一米八的大个子穿了一条黑色的、宽松的背带裤,和他低沉的嗓音,缓慢的语速有种莫名的反差感。冬日的阳光下,他大步走出咖啡厅骑上一辆小电动,“嗖”地离开了。

对话

Q=《北京青年》周刊

A=陈鸿宇

Q:今年3月到5月你将开展“与荒野”全国巡演计划,有评论认为“剧场巡演”象征着一种音乐人市场的成熟的标志,你怎么看?

A:我觉得这种成熟只能说是票房的成熟或者说是从小众变成大众的市场层面的成熟,但是从演出形式本身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剧场演出只有自己办了才知道,成本和麻烦程度真的很高,我们这行里对剧场演出有种说法叫“裸演”,就是什么東西都不准备,livehouse里怎么演去那儿就怎么演,这样承认是更简单的,但即使这样成本都是很高的,更何况要好的舞美。所以这个过程要的是行业的成熟,有这样的体系和人、资金的支持,当然还有对音乐人理念的支持,哪怕是赔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

Q:2016年搭車巡演,2017巴士巡演,为什么钟爱这种“游历”的方式?

A:今年其实我也想来着,但因为时间问题。我喜欢游历也好,折腾也好,其实并不在于这种形式,而是这个过程是新鲜的,我有未知的点在里面。巡演就意味着你要去十几二十个城市,然后演一模一样的内容,每场都一样,而且有时候频度很高,比如两天演三场,甚至三天演三场,首先身体上会很疲劳,最主要的是你唱的是一样的东西,如果一直循环下来人的精神上会很疲劳。我是一个一直追求新鲜感的人,正好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下,这种新鲜感好像变成了一种宣传的方式,也有人会这么理解。我不想把自己陷入那种日复一日的重复之中,想起来就会觉得很可怕,就像之前家人一直让我回去做公务员,还没回去我想想都会觉得很不搭。

Q:搭车巡演的过程中看的、听到的跟你预想的一样吗?

A:其实各有一半吧。我们去住到一个沙发主的家里,开始期望他是一个不同的年轻人,能带给我们很新鲜的故事、经历,但后来发现也差不多。首先时间很短,搭车和沙发客的时间,但我发现大家想的事日渐趋同。坐上车,你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也很少能讲出来什么,有关生活轨迹那种,所谓的梦想和想法都大同小异,也看不到太多能刺激到你的人或者事儿,然后说我们交换故事,达不到这种状态。第一年是这样,然后第二年我就说要开车想要做一个更深度的交谈、体验,所以带上了我们的音乐人。

Q:有没有想过之后写一些情歌?

A:情歌好像一直是音乐发展一个重要的东西,没有特别的想过。我好像不会写特别直白的情歌吧,不知道,也许以后会写,说不准。还是跟着我的心走吧。为什么这么多人讨论爱情,肯定是有道理的,是衬托这音乐这种形式表达出来最合适的一个载体,个体的想法吧。这件事我的评价是没什么好坏了,是否真诚就可以了。情歌是这样,理想何尝不是呢?都是很火的主题,最重要的是否和内心产生连接,而不是为了写而写。

Q:会关注自己这张专辑的评价吗?

A:我这张专辑在公司或者在部分音乐人朋友里反倒是后退了一步,因为更小众了,而且跟我以前的风格有差别,甚至会让有的粉丝脱粉的。他们喜欢你的就是理想三旬那种,缓缓道来,低沉的嗓音,干净的伴奏,但这张专辑我就想这么玩,自己喜欢的摇滚的迷糊的东西想去尝试一下。我想尝试的和大家想要看到的是两码事。后面还有一些类似舞曲的东西,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猜你喜欢

折腾荒野专辑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吴仪:退休后爱上“折腾”
傻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