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

2018-04-10李惠玲

关键词:科技管理管理模式

李惠玲

【摘 要】论文系统分析了创新生态的科学重要性与其国内科学发展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创新生态融入我国科技管理体系当中的优化管理等具体措施,为提高国家科技管理效率和产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ecological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China,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ecological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assur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关键词】创新生态;科技管理;管理模式

【Keywords】innovation ec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130-02

1 创新生态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提出对科学界乃至人类社会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该系统是由近代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所提出,认为自然世界中所有生物的个体都不是单独存在,并与自己所处生存环境之中保持着相互依托、相互辅助、相互承接的关系[1],进而形成统一整体,这一整体的系列关系链条的集成构成了生态系统结构。相关科研学者试图用生態系统理论去结合经济管理学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所以,创新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界全部主体与外界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存在、互相沟通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包括:各商业合作关系、国家政府机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相关的科研单位、股票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和与其保持关系的互动个体,其中包括参与学习,技术、资质、能源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流动和渗透。通过对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科技管理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逐步实现创新生态的大背景下,构建出互利共惠的信息平台。吸取引用各自优点,实现共同发展。

2 从创新生态看中国科技发展的“孤岛现象”

我国现阶段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还处于传统的计划模式当中,是由上级政府部门确立研究科学项目,再经过相关科研部门的科技研究学者申请,按照一系列的审查复试,最后确定入选者,该入选者既是所谓的胜利者。然后,科学家和所承担研究项目的研究单位经过长年数月的不懈努力,通过反复论证,并且发表研究题目论文、专利获得、项目论题结束等全部流程。然而,所研究题目并不是按照研究者所希望而产生的研究题目,造成研究者无法达到相对的成就感,这是造成我国科技经济孤岛现象的重要因素。该孤岛现象的特点体现在,确立研究的科学项目缺乏从创新角度出发的选择,通常只是对一个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立项,通过招标等方式,选用研究项目题目。针对特定产业中选出最具有技术性的题目进行攻关,从而实现突破。研究者大部分出自各高校与各研究机构部门,企业基本无法与之竞争。创新生态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分别是:技术实现生态转化、技术产品生态转化、产品产业生态转化,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技术生态。技术中的生存与发展是共同存在并且相互弥补,并且带有一定竞争性的多种因素关系。技术的生态体系由技术必要的设备、材料、工艺和上下游的配合。对于技术的创新应该采取多元化,把技术当成一个综合性、包含性强的带有动态因素的创新生态系统。

②产品生态。先进的技术并不能主导市场,在创新方面不能只片面注重技术,从技术到产品的生态体系转化过程中,需要符合要求的辅助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大力支持。产品生态技术与多重技术、技术与非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而非技术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产业创新生态。针对完成的生产产品实现在其生产链中上下游段的集成统一。中国企业多是集中在产业链较低

的末端,并为到达高端,由于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

业生态培训不够重视。因此,使之无法在主导产业中迅速发展。

3 以创新生态改革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系

从生态的角度评价科技立顶。技术要伴随着市场发展而逐步提高自身创新,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具有突破性技术中,存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技术的评价机构只是把产业生态链中的特定技术归纳一种单纯的技术。片面的侧重于支持新颖且与含量较高的技术,只注重其技术的表面性,却往往忽略了技术的生态性,无法提高该技术经济效益,及其商业价值的充分发挥,技术的产生存在并不能对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作用,进而对产业创新生态造成了影响。因此,我国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应该首先从自然生态方面评价科技立项,应该考察其技术掌握程度、市场、商业运作模式、团队是否优秀。

开放式创新是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的合理整合,目的是为了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呈现出最佳的创新成果,同时,企业并不需要发明最新或者最好的知识,企业的成功在于使用并常规性地运用内部和外部的科技理论知识,以新颖独特的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

4 科技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4.1 加强学术交流与学术联盟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缺少相关有效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由项目设计者、施工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及时细致的研究探讨,对当前面临的难题和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与沟通,并为前、后期的项目论证与日后评估打下重要基础,学术交流应该贯彻到项目的全过程当中,对项目的顺利进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项目的管理中加强对研究人员或者相关学者的学习与沟通,可以降低或杜绝项目实际实施中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学术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项目管理进入了科学的新生态科技管理模式,该联盟由科研部门、企业单位与广大高校组成,经过切合实际的深度合作,对相关科研项目的管理,为研究与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把共同研究探讨出来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去,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4.2 企业项目中的资质管理

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中,资管体现出该科研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企业科研人员的总体水平,资质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运用新生态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工作人员对其资质的关注度与宣传程度。促使更多的科技人员参见到相关的培训学习中去,利用业余时间,定时定期举办科技大比武等活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提高其自身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企业的资质提升。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资质管理制度,对资质的申请和维护必须高度重视。

4.3 实验室建设与项目评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管理更是关乎企业的良性运作与稳定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综合性科研实验室势在必行,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人力、物力等全方面投入。企业上级管理部门应该对实验室投入定向资金,引进先进的科学仪器与研究设备,为实验室打造优质的硬件条件。人力方面,首先经过细致的层层选拔,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经过系统培训与学习研讨等形式,进而提高整体队伍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在资源方面,尝试努力与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单位的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其科技方面的优点,搭建科技共享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共享。项目评审对于一个项目是否可以正常确立与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评审的初衷是建立在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信任之上,并对该部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方案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审查,运用科技创新生态的动态管理模式,把项目评审切实落到实处,评审过程中加大对项目全过程中的不定时调整的监控,紧跟其项目变化,从各个环节加强项目评审的管理监督作用。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科研企业部门作为国家重点的扶持机构具有其独特的时代性,在科教兴国和与时俱进的大背景下,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化十分重要。对中小企业与科研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来讲,更好地引进与利用创新生态科技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其快速发展。加强创新生态对我国科技管理体系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成功把新生态科技管理运用到企业中去,为我国科研企业项目管理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江中阳.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6(17):2-3.

猜你喜欢

科技管理管理模式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