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现状及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2018-04-09贾世娇
贾世娇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校领域诞生的新力量和新模式,也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随着独立学院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精读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当前独立学院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英语精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144-02
一、英语精读课简介
英语精读课是训练学生第二语言基本功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涉及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多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英语专业课中的重中之重,英语精读课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甚至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英语相关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独立学院简介
从2002年至今,独立学院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独立学院平均学制四年,采用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模式,其优点在于能够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且具有较多的灵活性。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体制,独立学院基本沿用了母体学校的模式,所以教学主体和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单一化的特点。由于独立学院受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需要建立市场概念,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这样才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确立牢固地位,实现蓬勃发展。
三、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当前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及英语技能。然而,独立学院的英语精读课却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精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重点锻炼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同时兼顾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当前独立学院的英语精读课大多停留在对语言文字、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对句子的解析上,老师占据主体地位,上课以老师输出为主,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本质上讲,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它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守老师的指示,倾听老师的声音,记下老师所说的内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很难有效被调动起来,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为了追求专业四级的通过率,很多教师在课上过于强调单词和语法,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从教学内容来看,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沿用母体学校
由于当前尚未有教育部统一颁发的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大纲,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选用的教材和母体学校相同。然而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样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科教材时,压力过大,缺乏兴趣,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从师资队伍来看,独立学院的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
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和吸收能力。在教学上也比较有激情,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可塑性较大。此外,青年教师往往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有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但青年教师也有其缺点,如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很多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硕士生,缺乏教学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输出往往也不系统、不灵活。此外,独立学院还有相当数量的外聘教师,这些外聘教师在提高独立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四、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一)采取任务式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个人讲课转换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课,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它重点强调授课及教学过程,强调有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讨论、展示等环节,可以更加熟练灵活地增强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加,从而能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和不足。所以任务型教学法对独立学院的英语精读教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突出外语的趣味性、交际性、可操作性。每一个任务都以前一个任务为基础,这样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英语学习中来,从而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此外,在任务的选择上,应接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学生因对任务的不熟悉,导致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再有,可以将任务型教学的范围延伸到课外,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任务型教学在英语精读教学中逐步完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精读课基本上是语言教学加阅读理解,教学任务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学形式会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语法和句子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一些全国性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或英语专业四级。然而,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来说收效甚微,特别是学生的听、说方面较为薄弱,缺乏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追溯其根本原因,我们会发现导致这种结果的深层次原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往往死记硬背或不求甚解、敷衍了事,而课后对语言的实际应用并不多或基本没有,缺乏实践。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之外,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类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配音等。
(三)教学内容不应只局限于课本,要增加文化拓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精通一门语言,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这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极其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是英语精读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第二单元有一篇文章“Spring Sowing”,文章描述了农村一对新婚夫妇在初春劳作的一天。故事的创作背景是19世纪的爱尔兰,这个时期,土豆仍旧是爱尔兰的主要农作物及农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人们对土地有着极深的感情,可以说土地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相对比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也有着相似的特点,即便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通过一些影视剧或父辈、祖辈的描述,也能对这个阶段的中国社会产生一些了解。课上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及人们的品质,并与课本里描述的情况作对比,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从而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通过课下布置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搜索当代爱尔兰的风土人情,并在课上作展示,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促进其快速成长
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中,青年教师占据较大比例,所以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弥补其不足,促进青年教师由储备力量向中坚力量快速稳步转化。英语精读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学习研究科学高效的英语教学法,还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内涵。首先,要做到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仅要备好课本内容,还要有适当的拓展,加入文化交流。课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输出,同时尽量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促进课堂活动高效开展。此外,每节课后还要及时做好反思,且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时交流。在这方面,独立学院可以制订以老带新的“青蓝计划”,且及时跟进,定期考核,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五、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学院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观察、多反思、多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和出发点。在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浪潮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骆清.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文史博览,2005,12.
[3]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J].外语研究,2010(6).
[4]杨瑾.大学英语精读课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
[5]康杰.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刍议[J].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6]蔡基剛.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