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
2018-04-09耿潇潇
摘要:“互联网+”是在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中产生的,它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互联网+教育”是科学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盛行下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方面遭遇的困境进行总结,并制定出应对策略,使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现阶段社会上的主流意识是经过漫长时间完善出来的,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形式为社会主义,与初期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政治特点是息息相关的,也是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作為为国家培养人才现代化的高等学校,更应该顺应潮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应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和变化。
一、 “互联网+”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
1. “互联网+”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在“互联网+”盛行下互联网将全球人联系起来,信息沟通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文化差异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百花齐放,或交融或碰撞,海量信息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猛烈地冲击着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 “互联网+”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汇聚了各方面资源,方便学生搜索与查找,多种教育APP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又是信息的垃圾站,形形色色的思想,甚至是很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的网络暴力、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冲击,大学生尚未完善的三观甚至向着不良方向发展。这是网络盛行下需要重视的,大学生身心发育并未成熟,对外界诱惑缺少必然的判断能力和抵御能力,很多不良信息以及不良价值观对大学生造成恶劣影响,例如信仰缺失、性格极端等,这些影响将会让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阻力。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机遇
1. 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全球性和针对性
互联网具备传播速度快、准确及时的特点,确保了教育可以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实现进步,这样就可以从舆论引导方面入手对教育提供支持,意识教育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提升,而在全球化冲击下,学生意识受到不同文化和一些特别思潮的渗透也是利弊参半的。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是全球信息共享渠道,能够全方位的掌握信息,保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全球性。通过互联网,如微信、微博、QQ和社区网站等,大学生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见解,参与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和讨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
2. 开拓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空间
“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手机课堂等拓宽了教学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交流渠道和服务渠道,改善了以往狭小的教育空间。教师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方便便捷,省时省力。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有利于学生们接受更多有益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教育。同时,通过在线学习学生提高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自我教育意识。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必须面对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适合“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实现“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净化网络环境,在校内需要建设严格的监管体系,对校内网络实施监控,对网络管理方面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例如网络实名制一定要完善,一些不良信息来源一定要杜绝,过滤互联网不良信息,抵制各种色情反动、暴力、淫秽等不良信息的腐蚀,要对正确的意识形态借助网络媒体进行校内宣传,对西方文化入侵需要实施有效的抵制。另一方面就是校内文化建设,校方需要结合网络优势,开展特色网络教育,通过对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应用,开发特色意识教育平台,丰富文化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课外的网络环境中接受思想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改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模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微课、慕课、对分易平台等新的教育平台,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内化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用丰富的理论内涵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体验,全面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创“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探索教育的新途径,使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赵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究[J].环球市场,2016,10:94-94.
[2]张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165-166.
[3]杜淑颖.网络时代的本质特性及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途径研究[J].办公室自动化杂志,2015,9:28-30.
作者简介:耿潇潇,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