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动物再也不相信人类了
2018-04-09张海律
张海律
如今,城市里大量的吸猫吹狗者,已经能通过手机或是捆绑在玩具坦克上的GoPro,捕捉到它们最有意思的神情和最傻乎乎的行为。可更广袤荒野之间和天空大海里的动物呢?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智慧、爱情和友谊,作为从来就让它们高度提防的人类,恐怕很难真正了解。
于是,BBC别出心裁地派遣出34位“情报工作者”,惟妙惟肖地装扮成不同动物,深入不同地区的群落间,去认真搜罗它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这可不是街头手机促销宣传人员装扮的大公鸡、大灰熊,而就是一个个按等比例、类皮毛甚至相似气味发明出来的“动物间谍机器人”!
装扮成南极企鹅的那个间谍,看到雌性企鹅在“谈婚论嫁”时要先看“房产”的势利一面,和当下某种社会偏见观念下的女性一样。而雄性企鹅则从来到一块满布石头建材的“城市”开始,就忙于努力工作,打造足以吸引异性的“新房”。晚到的那只,“市中心”已经没地儿了,只好去阴冷潮湿的“六环外”搭窝,还时不时被霸道的其他雄企鹅冲来抢走石材。雌企鹅成群结队来“集体相亲”了,郊区陋室自然不被正眼看待,可是那位倒霉的“穷二代”还不依不饶的纠缠姑娘,最终被来自“市中心山顶豪宅”的“富二代”赶走。这是一则现实而悲剧的故事。
模仿印度叶猴的那个间谍,来到了拉贾斯坦邦,端坐在树丫上。一只眼(摄像头)大另一只眼小的模样,引起聪明猴群的怀疑,“社会经验”不那么丰富的小猴却开始接纳了它并与之玩耍。然而机器猴还没先进到能在石头间跳跃、树枝上挂行的地步。猴群中的一次骚动,让间谍小猴从树丫上跌落,僵直了一动不动。一只容易走心的母猴绕了它一圈,嗅了嗅,抱在怀里,相信这个小生命已经逝去。悲伤蔓延开来,猴群们围绕着“尸体”,气氛变得凝重。而节奏突变的这一切,都被还在运转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显然一些智慧生物,已然具备对死亡的恐惧认识。非洲大草原上的间谍苍鹭,也在一具长颈鹿尸体前,目睹和记录了一场肃穆的葬礼,高大挺拔的十来头长颈鹿围在部分身躯已被食肉动物取走的同伴面前,或许在以它们独特的“语言”朗诵告别致辞吧。
从最初的《动物世界》开始,到Discovery一档档精彩节目,我们总会在惊讶中好奇那些捕食、生育、嬉戏的动物场面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哪怕知晓运动摄像器材和技术已经日新月异,可还是纳闷总得有人在操控它们啊。通过一些揭秘报道和团队自述,我们得知有的鸟类学家为了拍到一只幼鸟的整个孵化过程,竟也能跟母鸟一样,在树上筑巢和觀察一个月。当然更多拍摄树冠或雨林间内容,是通过在森林中摆上一大堆隐形高速红外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和记录动物行为。至于惊心动魄的捕食场面,有些确是大量野外素材剪辑出来的极短时间精华,也有的是实验室搭景摆拍结果。
而为制作这套五集的《荒野间谍》,BBC更突破性地动用了最高精尖的仿生科技,模型专家、手工艺人、机械师、微电子工程师,打造出足以混到动物群体中的野犬、尼罗河畔正从蛋壳中钻出的鳄鱼、白色的苍鹭、能够爬行的陆龟、散发出相似气味的松鼠、能发出同样咯咯声响的土拨鼠、翻身漂在冰河上的水獭等等一批“王牌特工队”,甚至更进一步弄出“大象屎”这种匪夷所思的隐藏摄像机,不仅成为动物们的朋友,甚至甘做它们的排泄物。
绝大多数时候,间谍们只是被动物们当作一个不合群的同类,并没真正参与到它们的生育、迁徙和对敌防御中,但也有的被动物带走。尼罗河母鳄为让刚刚出壳的小鳄鱼们适应生存,用嘴将它们衔入河水,其中就包括一半身子还躲在蛋壳里的鳄鱼间谍,母鳄在无意中竟也成了一位移动中的摄影师。北美灰松鼠夺走的那颗松果,竟然也是一位间谍,但这位活蹦乱跳的摄影师最终拨开松果时,彻底懵了。想到一张人类摄影师暂时离开后黑猩猩的著名自拍照,BBC这套纪录片,如若被动物保护极端组织盯上,搞不准也逼团队将鳄鱼和松鼠两个片段的版权交给动物呢。
有一只野猫间谍深入到与人类智力最接近的黑猩猩群落,从警惕到接纳,黑猩猩也开始了和当代城市人一样的“吸猫”行为,甚至产生此物为我独有“别猩”休想靠近的强烈占有欲。猩猩对非我族类产生了某种共情,这或许也是人类最初开始养宠物时的情形吧。
叶猴“死亡”引发集体忧伤那个段落,一度让人联想到斯皮尔伯格经典作品《E.T.》和《A.I.》。谁知道猴群们是否已经发现它并非一只真正猴子呢?而如若真正被接纳为族类,而且机器小猴又进一步被赋予“人工智能”,搞不准真能产生一段如《A.I.》里那样小机器人找妈妈直至海枯石烂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