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 志寄星斗述传奇
2018-04-09
2017年2月,“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揭晓,科学家孙家栋榜上有名。这位2009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燃烧了热情与能量,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
孙家栋是我国第一批留苏空军学院的学生,还曾因为表现优异获得了斯大林纪念章。从苏联回来后,孙家栋被安排至新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到了1967年,钱学森选中他作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开启了他的航天之路。两年之后的1969年10月份,“東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基本完成。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我国第一颗卫星终于升空。“东方红一号”卫星总重量173千克,相当于苏、美、法、日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
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1984年,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到之后的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中巴合作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孙家栋均担任总设计师。
1984年初,当时的孙家栋正在参与“东方红二号”的发射,后接到任务前往德国。原来是当时的德国政府正与中国进行航天方面的合作谈判。孙家栋不负众望,成功获得向德国多个卫星高科技企业派员学习的机会。随后,孙家栋出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在多次的国际谈判场合贡献着自己的专业与智慧。
1994年11月24日,孙家栋作为我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总工程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终于迎来最后的发射时刻。当时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在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一周后,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而孙家栋却因劳累过度被送往医院。那时,他才得知妻子魏素萍生病住院。
之后,两人因为身体状况的关系在职工疗养院住了一段时间。他曾回忆说:“那段一块儿住得这么长时间,确实是没有过。”魏素萍当时患有脑血栓,痊愈后落下了后遗症,身体无法灵活行走。但在孙家栋的用心照料下,一年后,她奇迹般地康复了。1999年9月,孙家栋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回家后,他激动地给妻子带上了奖章,相濡以沫的深情尽在不言中。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担任总设计师。2007年10月24号,“嫦娥一号” 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顺利发射升空。而这一年,既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一年,也是孙家栋最为忙碌的一年。年近80的他10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现场指导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主持、参加了近百场航天相关的会议,从北京飞了20多个地方。
2010年孙家栋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感言道:“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荣幸。自己感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产生的,奖励是给予航天事业的肯定。自己做得有限,心情不安,只有感谢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向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