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还是不买?P2P大辩论
2018-04-09依凡
依凡
反方遇到骗子的概率很大,说起P2P全是泪水
张丽:说起P2P,全是泪水。投到钱宝网的40万,不到半年就套进去了,别说收益,连本金都拿不回来。我现在每个月4000元的工资,这得要不吃不喝100个月啊!所以,在我看来,P2P都是骗子,打着高息骗人本金的。
近2000家平台,怎么去选择?遇到骗子的概率很大,就算是遇到骗子平台的概率低,但每个人一旦遇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并且没有任何担保、抵押等措施,这样的投资太不靠谱。
谷树:从行业背景,从国家政策来看,P2P有广阔的空间。但我们应该知道,当时行业高淘汰率的真正原因不是缺少监管,而是创业者的初心变了,迅速积累起来的资金完全迷失了本心。把集资的钱当成自己的财富,疯狂挥霍,这样的疯狂必然是自取灭亡。在我看来,如果人们这种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的社会病态不解决,P2P行业发展难言步入正轨。
刘攀: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私自利导致,没有正确的金钱观,没有敬畏心,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这种疯狂敛钱就不会终止,这样下去,哪有行业发展可言?这样背景下的投资太可怕了。
国家的政策呀,小微企业什么的,离我们有点远,我们很简单,就是想能投资点高收益的产品。现在银行存款利息太低了,通货膨胀又不断上升,就想能保值增值。但这个P2P也不靠谱,不知道啥时候就失联跑路了,这风险太大了吧?
谷树:说实话,P2P发展10年来,失联跑路的还真不少。据统计,P2P平台累计成立了有近6000家,而目前尚在正常经营的只有1900多家,三分之二的平台已经消失了。每一家消失的平台背后,都会有很多投资者伤心的故事。这样高比例的淘汰,应该让我们反思,这种配置金融资源的方式到底是不是靠谱?我觉得,P2P已经背离了普惠金融的本质,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取缔它也不为过。
正方不能因为一个失败案例全部否定P2P
孟凡:说实话,听了您的故事,很是同情。不过,不能因为一个失败的案例全部否定P2P。每一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发展的初期,会有些害群之马,这需要我们先明白这些P2P的赢利模式。国家之所以允许P2P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7000万户中小微企业,而只有1300万户中小微企业能享受到银行贷款支持,余下的5700多万户只能游离在金融服务之外,自生自灭。如果P2P真的将钱投到这些中小微企业,那就有了稳定的利润来源,是可靠的。
赵钱:其实,我们只是想投点小钱,赚点小钱。不知道各位发现没有,每个平台就像人一样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会经历初期让利——中期业务量猛增——业务量增长停滞——渐渐有不良新闻——突然出事这样的一个循环。在平台发展的初期、中期是没有太大风险的,当然对于平台发展阶段靠啥判断,需要自己去体会,感觉平台不计成本地吸引资金,这不是好信号。我觉得行业的发展与我们投资没有太多的关联,我们只是短期操作,获利后就离场,这很安全啊。我觉得,P2P是很好的投资渠道。
李靖:从政策层面看,P2P肩负融资中小企业的重任。从投资层面看,稍高的收益率能帮我们抵御通胀风险。比如,8%的P2P收益很普遍,这样的收益率持续9年,我们就实现了本金翻倍。1.75%的银行存款收益,这样的收益率需要持续41年,才能实现本金翻倍。从风险层面看,P2P平台的高淘汰率是與行业发展初期、不规范相对应的,随着监管到位、劣质平台被淘汰,依然存续的平台都是已经在细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平台,风险就不似初期那么大了。只要我们严格分散小额投资,快进快出,守住操作纪律,投资P2P还是可行的。P2P行业发展也是逐渐向好的。
投资有投资的纪律,行业发展有其内在的市场需求逻辑,我们不能因为投资P2P失败,就否定行业的发展,就像西方谚语说的,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P2P行业的发展是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国家现在三令五申去杠杆,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都在去杠杆、去产能,中小微企业融资会更难,更需要P2P这个重要的融资渠道。10年来P2P累计成交6万亿,已经是当前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万亿的26%,已经在满足融资方面切实做到了普惠。
孟凡:这两年,国家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尤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互联网金融是健全完善监管,P2P将会告别野蛮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时候的P2P平台会迅速分化,集团化发展和细分领域垂直发展会并行,独角兽企业也会出现,投资可谓正当时。
赵钱:行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和生命周期,现在P2P已经逐渐成形,成为了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虽然有一些平台滥竽充数,但它们必然会受到应有的处罚。以前的乱象不代表行业发展的未来,相信经过两年的整顿,平台发展会越来越规范。监管不断发力,穿透式监管也会让行业更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在消费金融、小微企业经营融资等方面,作为会越来越大。行业的发展,不会因为人心自私而受到太大影响。
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诠释着自己对P2P的态度,投资受伤的,自然会伤心、憎恨,投资成功的,也许会更宽容。但不管怎样,P2P的初心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经过两年的整顿,行业也逐渐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虽然,未来的路不是一帆风顺,但在金融科技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