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09陈际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盲道坡道市政道路

陈际光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 510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纵横交错的道路网连接了城市的每一块区域,更连接了每一位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随着人口规模和车辆的增多,交通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大,尤其是行人和车辆之间的冲突,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市政道路成为关键。在复杂的交通地段架设过街天桥,或者铺设过街通道,成为方便人们出行和提高交通效率的典范。但是,很多城市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忽略了出行不方便的人群,市政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为障碍人群的出行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是老龄化问题突出的社会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最老爱幼,关爱残障人士,共建和谐社会。因此在市政道路中,如何提升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的应用势在必行。

2 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理念及设计要点

2.1 基本理念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是服务于障碍人群,一般情况下,存在交通障碍的人群有两类:一类是存在生理伤残缺陷的残疾人,另外一类是无法自主活动的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临时负重的正常人。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应当帮助障碍人群,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是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障碍人群在出行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2.2 设计要点

因为每个障碍者的个人情况不同,其在出行时遇到的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如果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一次性全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很不现实。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综合考虑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出相对最佳的技术和实施方案,同时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可达性:障碍人群出行的目的在于到达目的地点,所以无障碍设计必须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障碍人群能够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最基础的设计要求。

(2)安全性:这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目的,无障碍设施存在的意义就是保障障碍人群的安全。

(3)人性化:主要是指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出能够为大多数人群提供方便的道路设施。

3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的应用现状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进步,城市发展迅猛,在市政道路方面,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无障碍设施不断的在城市中完善,例如盲道、人行天桥等等,但是这些无障碍设施仍然还存在不足,随着无障碍人群的不断扩大,诸多问题日益尖锐,具体问题如下:

(1)无障碍设施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很多城市的此类设施还停留在表面工程上。例如:盲道的出现一度被认为将解决盲人出行的问题,但在实际施工阶段,盲道上经常出现复杂的行进路线,给盲人选择路线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一些城市的盲道上出现了树木、井盖等公共障碍物,未达到方便出行的目的还给障碍人群带来了安全隐患。

(2)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存在不足:现在大多数的城市道路上,交通信号灯只能通过颜色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行,如果是盲人在通过红绿灯的时候,无法得知现在的交通状态,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不知道是否可以通过马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加可语音功能的红绿灯,方便此类人群的无障碍出行很有必要。

(3)坡道设计存在缺陷:高低不一的坡道给障碍行人带来诸多不变,现行城市道路中的坡道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无栏杆式的边缘坡道很容易导致障碍行人摔倒、扭伤,坡度较高的坡道让部分障碍人士望而却步。

(4)公共交通缺乏无障碍设施:公共交通是方便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现在,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都缺少无障碍设施。例如:公交站没有对应的无障碍通道,未能充分考虑使用轮椅的障碍人群乘车方便的问题。

4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的应用

4.1 过街天桥、过街地道无障碍设计

现代城市中,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随处可见,它分离了行人和车辆,极大的提升了交通效率和行人的安全。为了更加方便障碍人群使用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无障碍设计建议如下:

(1)在天桥和地道中,设置轮椅专用坡道,坡道的宽度应高于2m,且坡度不宜大于1/12。与此同时,做好坡道的防滑工作,同时在坡道两侧设置护栏和扶手,保护障碍人群的通行安全。如果坡道的高度较高,应设置中间平台,必要时可设置无障碍电梯。

(2)对于部分关键设施,台阶的表面应该防滑,设置防滑条;楼道两侧应该设置扶手方便障碍人群出行,具体尺寸要求见表1。

表1 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部分尺寸要求

(3)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应该设置盲道和盲文铭牌,方便视力障碍的人群通行。

4.2 盲道的优化设计

针对视力障碍人群,盲道是帮助其出行的重要无障碍设施之一。盲道的宽度应为30cm,贯穿整条道路,在障碍物、公交站以及人行道等处应该设置提示盲道(详见图1)。

图1 标准段人行道盲道设置(含公交站提示盲道)

与此同时,由于现行的盲道仅能起到提示盲人道路路线和警示的作用,不能帮助盲人识别周边与其生活相关的场所,例如医院、商店和厕所等。所以,要不断完善盲道的细节,加强盲人在盲道上的触觉感知。通过增加不同图案和变化的路转,向盲人表达不同的方向、设施信息,为他们提供一个无色的精彩世界。

4.3 台阶的细节优化

台阶是市政道路中常见的设施,它的高度和宽度变化不同,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感觉。大多数城市的台阶,在设计初期并没有考虑障碍人群的出行,导致出现台阶过高,不方便障碍人群上行或下行的情况出现。因此,要对台阶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一定的优化,为方便障碍人群的出行方便,台阶的设计高度要低于15cm,宽度的设计应大于20cm。

4.4 交通标志的细节优化

交通标志是引导交通的重要标识之一,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再加上道路交通标志的培训课程有限,导致大部分城市居民缺乏对交通标志的了解,甚至出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情况。因此,如何将交通标志简单化,具象化成为市政道路设计的另一项课题。尤其是针对视力障碍人群,可以通过语音提示、图案变化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到现在的交通信息。此外,也可以利用醒目的颜色变化,提醒和帮助障碍人群更快的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

4.5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道路通行的关键,完善无障碍基础设施的监视,能够更好的保障障碍人群的出行和安全。①要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实际工作意义,不能做表面工程。②在修建盲道时,应杜绝出现障碍物的出现,尤其是电线杆、树木、井盖甚至是建筑物的出现。③要提升公民的素质教育,爱惜和保护无障碍设施,杜绝出现占用盲道,损坏轮椅坡道等行为的出现。

4.6 行动不便者的无障碍设计体现

对于老人、坐轮椅的人来说,在没有人的帮助下,出行存在诸多不变,尤其是在有坡道的道路上,很容易发生危险。常见的无障碍设施根据坡道功能的不同,坡道分为两种:缘石坡道和行进坡道。

行进坡道相对于缘石坡道来说,坡度较低,只需要注意破面的防滑性即可,基本上可以保障障碍人群安全便利使用。而缘石坡道一般出现在人行道的两侧,主要为了方便车辆和行人路经的舒适度,常见过街的地方由:交叉路口,建筑物出口等的人行路口处。

缘石坡道的形状受到周边环境和高度差的影响,在设计其使用时,宽度应该不小于1.5m,坡度不小于1/30。如图2所示。为了保障障碍人群的出行安全,还需要考虑坡道的防滑性。为了提高坡道表面的防滑性,保持坡道的平整和硬度,根据使用场地和环境的不同,一般采用混凝土与橡胶两材料。

(1)橡胶坡道:常见应用于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

(2)混凝土坡道:交叉路口,建筑物出口等其他地方。

图2 过街缘石坡道

5 结语

车辆和人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和安全是市政道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无障碍设计就是为了保障障碍人群的道路通行安全,然而,现行的很多无障碍设施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原本很难解决的障碍逐一被攻克,因此,现代市政道路设计中,要充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多方位参考不同障碍人群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其特征的无障碍设计,解决他们出行困难的问题。

[1]黄敏.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93~94.

[2]周丽娜.试论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体现[J].江西建材,2016(24):137.

[3]贾 凯.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门窗,2016,6(4):135~136.

[4]李江涛.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4(18):288.

猜你喜欢

盲道坡道市政道路
AMT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平朔东露天矿工作帮移动坡道优化研究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盲道十八弯”之忧
盲道
火星车转移坡道柔顺性优化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