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
——从知觉现象学出发解读中山岐江公园

2018-04-09郑桂堂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庞蒂梅洛现象学

郑桂堂

(中山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1 梅洛·庞蒂和他的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让建筑学认识到身体感官的感知在空间体验中的重要性。梅洛·庞蒂哲学的一个首要目标是“重返事物本身”和“回到我们实际体验的世界。”在他看来,“我们所有的意义逻辑活动都建立在世界的体验上”。[1]从设计上看“重返事物本身”就是要回到设计原点,设计的原点是什么?在建筑景观现象学中,居于首要核心地位的应是人的体验,人的身体在空间环境中的感受才是关注的焦点。而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却过多的追求外在美化工程,大量使用片段式和碎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拼贴,却忽略了人的行为与精神需求,城市空间因缺乏应有的情感性与生动性而变得呆板和冷漠。在这种被过度视觉符号化的城市空间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人们对于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随之消失,现代城市空间演变成了一种“失落的空间”。因此,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所蕴含的“身体”、“知觉”、“空间”、“体验”等观念着手,通过独特的视角来研究体验式景观设计,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

2 背景介绍

中山岐江公园是岐江河边的一个以造船主题的全开放式休闲观光的滨水公园。公园的旧址是令中山人骄傲的粤中造船厂,46年间船厂生产的船只,从船坞开出,经岐江河以及珠江水系开往各地,承担着重要的人货运输。在中山市民心目中确是岐江边一个历史地标。随着经济的开放发展,为了适应城市更新。从1953~1999年,走过发展到消亡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船厂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是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对城市文明的延续和历史的凝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3]

3 场景构建与记忆保留

北京土人景观公司承担起船厂的改造工作,他们确立其适度改造,保留该地场所记忆的设计思想。在原场地内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如船坞,厂棚,铁路,机器等,同样地场地上天人水体,岸边的古榕树,地带性植物群落等生态环境也得以维持保留。这样的做法使得地块的历史痕迹不会完全被抹除,城市记忆得以延续,而适当的设计使他们以新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的眼前,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4 场所体验

场景的建立,仅仅是第一步,空有场景永远谈不上场所精神,建筑与景观设计仅仅是物的建构和空间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让人在其中使用,即产生人行为。诺伯格·舒尔茨通过《存在·空间·建筑》阐述场所的本质时认为,当空间单个存在,不与人的行为活动发生关系时,它就不能称之为场所;只有当人参与其中,在一个具体的空间中感觉到自在的行为情绪,愿意逗留于此并产生联想时,空间才成为场所。[4]场所精神不仅与实体空间有关,还是一种情境的营造,它与人的空间体验感密切相关,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场所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5]

在梅洛·庞蒂经典代表作《知觉现象学》中[6],一再强调“体验”这一概念,他认为世界起源于我们身体的体验,体验的绽出使得一切知觉都是关于某物的知觉。放到建筑景观设计中,就是说建筑设计不仅仅建构和空间的安排,更重要是如何组织人的体验,让人在其中使用,产生行为。

设计师通过设置直线路网,简单直接地把不同的场景搭接起来,这种新的形式既非传统中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也不遵循西方形式美的原则,它表达了对大工业理解:一种工业式切割感、两点之间最近原理。在直线路网上行走,你总能看到重点景物,满怀希冀往前行走,两边是高大的树篱,起到了阻隔视线作用,树篱排布的变化,随着游走的展开,空间和视线也随之改变。

公园里,绿色是主色调,红色总是特别显眼,入口不远处,在在旧船厂的办公楼旧址上,搭建起一个红色铁皮盒子,含一滩清水,盒子外围成片的荒野白茅。从红色盒子出来,可以望到白色的柱阵,干练指向天际的线条让人联想到信念或者激情之类的词。沿着直线路网向柱阵走去,远远可以望见被玻璃盒子盖住的灯塔、骨骼水塔,和高大的龙门吊。但是碍于树篱的阻隔,你可望而不可及。这种空间体验有点想中国庭院,步随景移。白色柱阵下是被保留下来的铁轨。铁轨没被过多改造,铁上带着铁锈,又被岁月磨得光滑,枕木很多已经腐朽,会散发出木的味道出来,铁道上随意地铺这些碎石,边上恣意长着野草。市民很喜欢这条铁轨,喜欢沿着它散步,拍照。这种改造处理方式,既保留原有厂房记忆,也让参观者脚下有了不一样的行走体验。

图1 公园场景照片

沿着铁路走,你会发觉视野逐渐变得开阔,黄色的龙门吊会进入你的眼帘。这种巨型的构筑物,适合放在开阔的水面上,增加了他的独立性和力量感。临湖,种植了芦苇,菱白,白茅等乡土植物。正当静静欣赏湖景的时候,忽然此时应有船只经过。环顾四望,还真能发现有只船停靠在岸边,船只是旧厂留下的供市民游览参观的,可以爬到船只的甲板上感受下。船只的保留更容易勾起公园旧船厂的身份记忆,使人联想起当时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往事如烟,历史缥缈,伟大的粤中造船厂最终走向历史的重点,在旧址上新建的中山岐江公园,不是简单对旧事物就行保留保护,而是重新组织着船厂的历史遗物,适应公园游览体验的同时,又张扬放大这场地的记忆和精神。这也就像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锚固》一书所说的,场所的启发性并不是简单的去响应所谓的“文脉”,而应该是一种经验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7]。我们应该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和质感,把基于特定人群共同的文化体验,犹如唤醒童年时代的记忆一样,找到景观设计对感官的特殊触发按钮。

5 结语

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更新,必然伴随旧建筑的消亡,新建筑的拔地而起。经历了城市大跃进的20年,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我们的城市,似乎各自历史的痕迹被抹涂,中国城市千城一面。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出发,以身体感知体验出发,强调人的身体主动感知来设计营造我们的城市空间。中山岐江公园体现出对场所精神的尊重,它打造的以身体感知体验为出发点空间成功了。它的成功给国内城市更新,旧址改造,体验式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

[1]杜小真,刘哲.理解梅洛·庞蒂:梅洛·庞蒂在当代[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汤新星,孙湘明.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J].《求索》,2015(12).

[3]孟萌,姚海丰,崔铁成.岐江公园的保留与出新[J].中国园艺文摘,2015(9).

[4]陈小勇.居住环境空间的情境化策略[D].中南大学,2012.

[5]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的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2003(12).

[6]梅洛·庞蒂,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2.

[7]斯蒂文·霍尔,著,符济湘,译.锚[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2.

猜你喜欢

庞蒂梅洛现象学
Une Française à Xiamen :Melody et sa glace au tofu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梅洛-庞蒂知觉理论与数字艺术审美体验转向
梅洛-庞蒂关于身体主体与世界关系探究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一直守候的老人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