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09黄宇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施工方土建深基坑

黄宇生

(江西瑞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引言

深基坑支护工作对于保障主体施工的稳定进行具有显著的作用,且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普遍程度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明显提升。因此,深基坑建设也必然要应对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主义事项,为今后的土建基础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 深基坑支护的常见类型

1.1 搅拌水泥桩支护

搅拌水泥桩支护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形成塔接式的水泥挡墙。由于水泥本身具有显著的固化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起到支护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不过该方式也具有显著的局限性,即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只能作用于施工临近的周边区域[1]。

1.2 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面上进行挖槽,再沿着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开挖深槽,并逐渐形成地下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该方式的主要特征在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及地基产生影响,对于一些建筑群较密的区域,效果更佳显著,在刚度和承压能力上也非常突出,也是现阶段常用的支护方式。

1.3 钢板桩支护

由于深基坑的支护钢板桩是通过带锁扣的型钢定制而成,所以通过将这些钢板桩连接起来形成的支护体系即为钢板桩支护。这种支护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耐久度高,且钢板还可以进行重复利用。不过这种支护结构的成本消耗将对较高,施工方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1.4 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是通过被加固的锚固和面板组成,通过形成复合体的方式来抵御墙后施加的外力。这也属于边坡稳定式的支护结构,占用空间小、设备简单,成本消耗较低。

具体的支护形式要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每种支护方式也具有其特点和优劣势。下图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具体类型,本文不再一一说明。

表1 支护结构示意表

2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点

2.1 土方开挖环节

土方开挖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原状土的一种结构改变,因此在施工环节当中需要尤其注意开挖的具体技巧,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施工方在开挖前要做好合理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对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勘察。开挖的基本原则在于分层开挖,禁止出现超挖的情况。而基坑开挖本身面积较大,还应该考虑到基坑底面暴露产生的事故。当出现土体松动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停止施工进度,并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待处理妥当后再进行施工[2]。另外,现场管理工作要做到严谨细致,尤其是对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的调度和停放,需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处理。例如压路机等容易产生振动的机械,就要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影响到支护系统,导致结构损伤,出现坍塌等安全事故。

而在土方开发环节中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由于深基坑土方开挖有可能会影响到支护结构和地下水位,则需要考虑到土体回弹变形过大等。此时施工方可以在开挖工作结束后,浇筑底板,然后对结构的下部土层进行进一步加固。开挖时产生的应力释放也容易让土体产生水平位移。所以土方开挖需要减少产生的压力差,保持边坡的稳定性。

2.2 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工作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管控。尤其是针对地势复杂的基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基坑工程难度大,施工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施工方应从施工的特点来确定监测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监测方案,对需要监测的内容等进行合理把控,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运行。监测的内容包含支护结构、工况、建筑物、地下管线等。

施工方首先应该将积淀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的区域内,然后将基点设置在空旷的易观测区域。此外,对于基点的埋设,要做到稳定牢固,然后利用水准仪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要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例如水平位移监测就是对围护墙的监测,也是现阶段大型基坑工程的重要监测内容,以监测结果来分析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可以针对坑底回弹等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2.3 施工常见问题处理

施工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深基坑支护工程这种难度较高的施工来说,对于施工环节常见问题的处理是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举措。而对于支撑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就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焊接工作。通常情况下钢结构角钢的焊接需要考虑到角钢与连接板的焊缝面积,通常情况下是大于角钢截面积的。因此,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尺寸范围。在实际的焊缝中,也需要防止因操作失误带来的漏焊,或是产生鼓包和裂缝等[3]。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施工方应该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施工规划,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3.1 支护结构的压力计算

支护结构的压力计算是基于合理的物理力学参数而确定的,从而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深基坑支护结构,保障其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细节在于,施工环节中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护产生的土压力计算相对复杂,物理参数的精确性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支护结构的压力计算上可能会产生偏差,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因素,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3.2 空间效应

由于深基坑开挖的深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在施工时会避免超挖情况的产生。但是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才能让基坑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在未来的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到基坑的空间效应,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保障稳定性。

4 结语

可以看到,土建基础施工作为我国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深基坑支护技术正是这项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现阶段常见的支护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具体的应用及施工技术要点。未来的相关工作还需要考虑到土建基础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式,以合理的施工流程来促进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1]彭芃,鲁俊男.探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96.

[2]赵小广.试论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2,28(2):77~79.

[3]王伦康.分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5(1):52.

猜你喜欢

施工方土建深基坑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