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齐鲁关系:基于会盟视角的探讨
2018-04-09任中峰
任中峰
(1.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杭州310018;2.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是一对比邻而居的国家,但是两者的国家实力、国际地位有很大的差距。整个春秋时代齐国都是一个大国,在齐桓公时期齐国一度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而鲁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弱小的诸侯,它需要依附于霸主或强国才能得到安全庇护。这种实力和地位的差距构成了两国关系的现实基础,两国关系主要表现为会盟关系。会盟是春秋时期最为重要的国际沟通平台,诸侯各国通过会盟活动维系友谊、协调冲突、处理事务、达成共识、缔结协议、制定规则、分配权力。[1]60春秋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齐鲁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借助两国之间及它们与其他诸侯的会盟活动,从中大致勾勒出齐鲁关系的变化轨迹,从中可以概括不同时期两国关系的特征以及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一、会盟在齐鲁关系中的重要性
所谓“会盟”,既包括“会”又包括“盟”,是指春秋诸侯各国为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和冲突所举行的会议和盟誓活动。作为一种沟通和交往形式,会盟最早可以被追溯至原始社会[2-4],西周时期会盟正式被典章化、制度化,成为维系周王权力一种政治制度[3,5]。春秋时期会盟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诸侯各国的国君和卿大夫,这些人在本国国内通常都是国内外事务的最高决策者,由这些重要政治人物参加的国际会盟活动所确定的国际关系,是当时主导性的国际关系。诸侯各国对会盟活动都非常重视,小国借助会盟向霸主表示顺服,寻求霸主支持和帮助;霸主通过会盟向顺服于自己的诸侯发号施令、推行霸权。会盟是一定时期国际权力秩序的确认和体现。[1]184
诸侯会盟是春秋历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会盟的规模和频次都是空前绝后的,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格局及后世的历史进程[4]。一些研究者[2,4,6-10]对会盟活动情况进行了 统计,不同 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果。笔者在参照其他人研究成果[7,11-12]的基础上,以《春秋》和《左传》为基础对诸侯国之间的会盟活动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在255年的春秋历史中①按照《左传》的编年,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春秋历史共计255年。,诸侯之间共举行了275次会盟活动,其中会有100次,盟有175次,平均每年举行的会盟活动超过1次。
《春秋》及为解释《春秋》而撰的《左传》是以鲁国所记录的历史为基础编写的,它们对鲁国的会盟活动记载得非常详细[13]。齐国与鲁国紧紧相邻,信息传递相对其他诸侯国来说更加便利,因此齐国的会盟活动也得到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275次会盟活动中,鲁国共参加了其中的183次,齐国共参加了其中116次,两国都参加的会盟活动共计89次,齐鲁两国单独会盟29次,见图1。
图1 齐鲁的会盟次数统计
会盟和战争是齐鲁关系中最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齐鲁关系的正反面。战争是引起结构变化最为重要、最富有戏剧性的因素[14],意味着双方对现有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的否定;会盟则是对现有权力格局、利益关系的承认或构建,它意味着两国的和解与沟通。两国关系中强势的一方齐国经常以军事手段胁迫鲁国顺服于自己,弱小一方鲁国则通过会盟向齐国表示顺服以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或者通过会盟联合晋国等其他强国制衡齐国。会盟对于齐国和鲁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外交手段。
二、不同时期齐鲁会盟的特征
诸侯争霸是春秋历史的另一大独特现象,齐鲁关系存在于春秋诸侯争霸的特定历史情景之中,争霸活动深刻地影响了两国关系。历史学家通常按照争霸进程将春秋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阶段[15-16],结合齐、晋、楚等国的争霸活动,可以将齐鲁两国的会盟关系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霸前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的是齐桓公成为霸主之前的一段时间,大致涵盖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共41年的历史。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像后来齐桓公那样建立了广泛霸权的霸主,中原地区最为强盛的国家是郑国,而齐国仅仅是郑国的一个盟友。[16-17]中原地区的诸侯结成了宋卫、郑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宋和郑分别是这两个集团的核心。这一时期齐国参加了16次国际会盟活动,鲁国参加了36次,齐、鲁两国都参加的会盟活动共有11次。该时期两国会盟的频次总体而言并不是太高,这表明两国的交往并不是特别紧密。
齐国并不是这些会盟活动的主导者,会盟主题所围绕的大部分都是齐国的盟友郑国和其对手宋国。大部分时间里齐国看起来更像郑国的副手,它与鲁国的关系主要取决于郑鲁之间的关系。鲁隐公六年,齐僖公和鲁隐公在艾举行了盟誓,这件事刚好发生在郑国与鲁国建立友好关系之后,很明显齐、鲁建立会盟关系受到了郑国的影响。[11]之后鲁国又参加了针对宋国的防之会、中丘之会和邓之盟,这意味着鲁国背叛了原来的盟友宋国加入了郑齐阵营集团。此外,鲁桓公即位后为了寻求外援、巩固君位而与强邻齐国结亲,两国国君先后在嬴、讙两地举行了两次相会商议婚事。
郑庄公在鲁桓公十一年去世,郑国就此一蹶不振。这给齐国的崛起带来了机会,齐国逐渐成为北方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随着实力的增加,齐国开始寻求对周边国家的支配权,事实上齐国至少从鲁桓公六年就开始谋划吞并纪国①《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齐国欲灭纪国,纪侯到鲁国寻求帮助。,而这是鲁国所不愿意看到的②杨伯峻认为“纪为鲁甥”,即鲁、纪两国存在姻亲关系。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112.,两国的矛盾也就此产生。鲁桓公十七年的黄之盟,鲁国试图斡旋齐、纪之间的关系,但这次调解并没有成功,纪国没能避免最终被齐吞并的命运。鲁国调解齐、纪关系的失败已经显示了齐国对鲁国的轻视,更为过分的是齐襄公竟然与其妹妹即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私通,甚至鲁桓公也因此事被暗杀于齐国。③《左传》记载,鲁桓公十八年,鲁桓公和齐襄公在泺相会,会后鲁桓公与夫人文姜赴齐,后鲁桓公被齐国的彭生杀死于车内。
鲁国对于齐国的欺凌也无可奈何,只能对鲁桓公的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鲁国甚至无法阻止文姜与齐襄公的再次私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鲁庄公八年齐襄公被弑才算结束。齐襄公死后公子纠和小白争夺齐国国君之位,鲁庄公与齐国在蔇之盟支持公子纠,但结果却被小白抢先回国即位为齐桓公。有志于成为诸侯领袖的齐桓公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对外策略,这使齐国与鲁国及其他中原诸侯在齐桓公时代保持了友好的同盟关系。
(二)齐桓主霸时期
从鲁庄公十三年的北杏之会开始,齐桓公逐渐成为北方中原诸侯的领袖,他是第一个在更加广泛的地理区域内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君。齐桓公特别善于使用会盟来推行霸权,他称自己“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18],可见会盟在齐桓公霸权中的重要性。依据笔者的统计,从鲁庄公十三年至鲁僖公十七年,齐国作为霸主共组织了28次诸侯会盟。①齐桓公于鲁庄公九年即位,但从鲁庄公十三年的北杏之会才开始登上国际会盟的舞台。齐桓公于鲁僖公十七年去世。在齐国组织的这28次会盟中,鲁国参加了23次,成为齐国最紧密的会盟伙伴,见图2。
图2 齐桓公主霸时期齐国组织的会盟活动中诸侯的参加次数
鲁庄公十三年,庄公与齐桓公在柯举行盟誓,这意味着从此鲁国正式加入了齐国主持的国际社会。但是鲁国接下来却缺席了三次重要的会盟活动,这三次会盟活动分别是鲁庄公十三年的北杏之会、鲁庄公十四年的鄄之会、十五年的鄄之会,这三次会盟活动都是齐桓公争霸道路上的重要事件。这说明齐桓公称霸初期鲁国和齐国的关系还不是那么紧密,鲁国在齐国所主导的国际社会中被边缘化了。如果排除齐鲁单独举行的会盟活动,统计3个及以上国家参加的会盟活动,就会发现齐国最重要的会盟伙伴不是鲁国而是宋国。宋国参加了全部19次此类会盟活动,而鲁国参加了其中的14次,郑国参加了13次,卫、陈分别参加了12次,曹、许分别参加了10次。尽管鲁国并不是齐国最为重要的会盟伙伴,但它对齐国应该来说是比较忠诚的。这期间鲁国除了庄公与自己的女儿杞伯姬[20]285有过一次相会的活动之外,鲁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没有齐国出席的私下会盟。会盟往往被作为建立关系的一个标志,这说明鲁国此时的对外关系都为齐国的马首是瞻。
(三)晋楚争霸时期
齐桓公于鲁僖公十七年去世,在他去世后晋国逐渐取代齐国的地位成为北方诸侯的领袖。这时南方的楚国也开始强大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国甚至比晋国还要强大。[19]晋、楚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扩张自己的势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霸活动,会盟被当作最为重要的争霸工具。普通的诸侯国需要响应霸主的号召参加霸主组织的会盟活动,这被视为对霸主的忠诚,而私下里与其他国家举行会盟活动则被视为对霸主的背叛,则很可能会招致霸主及其盟友的讨伐。晋、楚两国都无法彻底击败对方,时而晋占上风、时而楚占上风。按照晋楚此消彼长的争霸进程,童书业将晋楚争霸的历史划分成了五个阶段。[16]由于本文考查的是齐鲁两国的会盟关系,这里不需要过多区分两国各占优势的不同时期,只需要将这一段时期笼统地称之为“晋楚争霸”并将之视为探讨齐鲁关系的背景即可。
晋楚争霸大致可以从鲁僖公十八年齐桓公去世开始算起②期间短暂地出现了宋襄公争霸的事件,宋国力量过于薄弱,楚国轻易而举地击败了宋国。,这时楚国已经肆虐于北方并击败宋国使诸侯臣服。晋楚争霸从鲁襄公二十七年的弭兵之盟逐渐趋于平息,但是真正标志晋楚争霸结束的是鲁定公四年的召陵之会。这次会盟是春秋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会盟活动,参加的国家达到了19个之多。此次会盟之后大规模的会盟活动就此在历史上绝迹,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有力量组织影响广泛的大型会盟活动了。
这一时期齐国共参加了60次会盟活动,鲁国共参加了104次会盟活动,在这些会盟活动中有47次是重合的,即47次会盟活动齐、鲁两国都参加了。这意味着鲁国的104次会盟中,有57次是没有齐国出席的。47次两国都参加的会盟活动中,大部分晋国都出席了,齐、鲁单独私下里的会盟并不多。这表明晋楚争霸的大部分时间里齐国和鲁国都一起追随晋国的脚步,两国私下的交往并不是很多。
由于晋国的崛起,齐国已经不再是齐桓公时期的霸主了,但它依然是诸侯中的大国,它在东方诸侯③杜预对《左传·襄公十年》的注曰:“光从东道与东诸侯会遇……。”孔颖达正义曰:“盖邾、莒、滕、薛之徒,自相会遇也。”东诸侯主要指的是邾、莒、滕、薛这些小国。依然具有类似于区域霸主的话语权。[20]881为了维护自己区域霸主的地位,齐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鲁国的控制。从鲁文公十六年到鲁宣公十五年,齐国与鲁国举行了6次会盟活动,在这期间齐国还数次攻打鲁国,鲁国被迫以会盟活动向齐国表示顺服。同时齐国也没有放弃对霸主地位的窥觑。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还组织了5个国家参加的鄟陵之盟谋划送出逃在外的鲁昭公回国夺回君位,试图借此提高齐国在国际上的声望,以和晋国争夺北方诸侯的领导权。
(四)霸后时期
鲁定公四年的召陵之会以后,晋、楚都已无力像以往那样组织大规模的会盟集团展开对抗,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彻底结束了,春秋进入了一段可以被称之为“霸后时期”的历史。晋、楚霸权的衰落使齐国看到重建霸权的希望,齐景公开始发起会盟活动组织中原诸侯背叛晋国。由于晋国无力再对中原诸侯的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齐国得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寻求对鲁国的控制。这一时期齐国共组织了12次会盟活动,鲁国参加了其中的8次,可见齐国对鲁国逼迫之急。
鲁定公十年的夹谷之会,齐国甚至计划以武力劫持鲁定公,齐国要求鲁国在齐国出境打仗时派“甲车三百乘”跟随作战,这等于让鲁国侍奉齐国为霸主;鲁定公十四年的牽之会,鲁国跟随齐国谋划救助晋国内乱中的范氏、中行氏,此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晋国的力量;鲁哀公十七年的蒙之盟,鲁哀公没有向齐平公稽首①孔颖达认为“稽首”是“诸侯事天子之礼也”。鲁国认为用天子之礼拜见齐候是非礼之举。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M].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23-824.,四年后的鲁哀公二十一年,齐国在顾之盟上因此事斥责鲁国;鲁哀公二十年的廩丘之会,鲁国跟随齐国谋划为郑国攻打晋国。这些会盟显示,霸后时期的鲁国几乎完全受齐国挟制,尽管在这期间鲁国曾以武力抵制过齐国,但在大多数时候都屈从了齐国的意志。
从整个春秋的历史来看,霸前时期齐国对鲁国的控制是最弱的,可以说齐国无意也无力将鲁国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齐桓主霸期间,鲁国成为齐国忠实的追随者,参加了齐国组织的绝大部分会盟活动,但齐国最重要的会盟伙伴却是宋国;晋楚争霸期间,齐国作为东路诸侯领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鲁国的控制意图,特别是鲁文公、鲁宣公、鲁昭公为国君的部分时间段,齐国都曾经试图从晋国那里夺回对鲁国的控制;霸后时期,齐国在重建霸业的企图中加紧了对鲁国的征服,鲁国被迫加入了齐国组织的以叛晋为目的的会盟集团,两国的会盟次数大大增加了。
三、晋国会盟活动对齐鲁关系的影响
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并没有向郑庄公去世后的郑国那样一蹶不振,但它并没有实力继续保持霸主地位,因为在北方崛起了一个比它更加强大的晋国。晋国的重耳(晋文公)结束了相当长时间的流亡生涯之后,在秦穆公的护送下回到晋国夺取了君位。鲁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在大夫狐偃的劝说下开始了建立霸权之路。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狐偃向晋文公建议:“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鲁僖公二十七年,大夫先轸进一步提出争霸策略:“报施救患,取威定霸。”③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实现了“一战而霸”的既定目标。晋国在北方的霸业一直持续到鲁定公四年的召陵之会,此后晋国由于长期争霸的消耗、卿族内讧、吴、越的崛起以及齐国对北方诸侯的笼络,晋国的霸权才遭到彻底瓦解。晋国从鲁僖公二十八年的践土之盟开始成为齐鲁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整个春秋期间,晋国共参加会盟110次,齐国参加了其中的42次,鲁国参加了其中的74次。显然作为一个小国,鲁国与晋国的交往比齐国与晋国的交往更为紧密。
尽管齐国失去了北方霸主地位,但它仍然是一个有能力挑战晋国的大国。鲁襄公二十七年的弭兵之盟上,晋国也明确承认它无法驱使齐国。尽管这可能是晋国的托词,但也反映了齐国的实力仅次于晋、楚两位霸主。晋国霸权创建的过程中,齐国曾经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城濮大战中齐国站在了晋国的一方,与晋、秦、宋一起对楚国作战。战后晋国组织北方诸侯在践土盟誓,齐、鲁都参加了此次会盟活动,表明两国都承认了晋国的霸权。但晋国势力的扩张必然会威胁到周边大国的区域霸权。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齐国和秦国先后都选择了与楚国联合以制衡对它们威胁更大的晋国。
从地缘上来看,鲁国处于晋国和齐国之间,正好是晋国势力和齐国势力之间的过渡地带。齐国自然不希望鲁国脱离它的控制而加入晋国的体系,但是连齐国自己都需要不时向强大的晋国表示顺服的态度,鲁国依附于晋国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附近国家的威胁比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的威胁更受到关注[21],对于鲁国而言,它可能认为齐国的威胁比晋国更大。鲁国的孟献子曾向晋悼公表示:“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④《左传·襄公三年》记载,长樗之盟上鲁襄公向晋悼公行稽首之礼。孟献子对此进行了解释,他将齐国称作鲁国的仇敌。与其总是要依附于一个强国,不如顺服于最强大的那个,这样还可以借助霸主的力量庇护于自己。
因此晋国是影响齐鲁关系的重要因素。顾栋高[11]指出,“故齐之於鲁,如切之锢疾,不时閒作,所藉以扁鹊者唯晋,晋伯息则鲁无所控愬。”齐国常常在晋国势力稍衰时逼迫鲁国向自己臣服,当晋国组织力量对它实施打击后,齐国又会中止对鲁国的苛求。齐懿公年间,齐国多次攻打鲁国,晋国接受了齐国的贿赂而置之不理,鲁国只好向齐国屈服,两国举行了阳穀之会、郪丘之盟、穀之盟。鲁宣公十二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鲁国便于宣公十四年与齐国举行了穀之会,并于次年举行了无娄之会,两次会盟的目的明显都是在晋国力量遭到削弱后向齐国示好。
晋国为了维护鲁国及其他诸侯对它的忠诚,也会在必要时发起会盟、组织力量对齐国加以讨伐,这在客观上使齐国暂时不敢对鲁国逼迫太急。例如重创齐国的鞌之战正是在鲁国和卫国的请求下展开的。为了举行鞌之战,鲁宣公十七年,晋国组织了卷楚之会和断道之盟,鲁成公元年,鲁国又与晋国举行了赤棘之盟寻求庇护,在击败齐国之后晋国又举行了爰娄之盟对战争结果加以确认。鲁襄公十八年的平阴之战,同样也是在鲁国的多次请求下发动的。齐国没有参加晋国在鲁襄公十四年举行的戚之会,鲁襄公十六年的湨梁之盟上齐国又逃避了盟誓活动,在这期间齐国多次出兵攻打鲁国,这些行为都显示了它对晋国霸权的挑战。鲁襄公十六年,鲁国的叔孙豹抓住时机到晋国控诉齐国的行为,晋国于是决定讨伐齐国,先后组织了鲁济之会、祝柯之盟,最终导致了平阴之战的爆发。
齐景公时期,齐国为了与晋国争夺诸侯而对鲁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策略。鲁昭公七年,齐国主动向鲁国示好,双方举行了莅盟活动。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召集临近的莒、邾、杞举行鄟陵之盟,商讨将被逐在外的鲁昭公送回国内重夺政权。鲁昭公在与季氏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失败而出逃在外,昭公多次向霸主晋国控诉此事,但晋国正忙于平定周室王子朝的内乱,无暇顾及鲁昭公之事。这对于齐景公而言正是一个提高国际声望的好机会,因此他积极地帮助鲁昭公复位,但最终半途而废。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齐国能保持对晋国的顺服,晋国也会不惜牺牲鲁国的利益来换取它的忠诚。例如,鲁成公二年鞌之战后的爰娄之盟上,晋国逼迫齐国归还鲁国的汶阳之田。但在鲁成公八年,晋国又命鲁国将该块土地交还给齐国。六年之内汶阳两易其主,原因就在于齐国顺服了晋国①杜预曰:“齐服事晋,故晋来语鲁,使还二年所取田。”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M].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9.,晋国不惜牺牲鲁国来笼络齐国这个对它来说更重要的大国。
齐桓公之后的齐鲁关系实质上是晋齐关系,鲁国作为大国中间的小国,它的国际处境取决于周边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正如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国际体系的特征是由大国的兴衰来决定的,这些国家决定了国际互动模式并建立了体系运行规则。大国的兴衰改变了体系内部的权力分配关系”。[22]而“(国际)体系的界限是按那些大国极力施加控制和影响力的区域来划分的。”[23]对于晋国而言,齐国对鲁国的控制不能威胁到它在北方的霸权;对于齐国而言,晋国势力的扩张不能妨碍它在东部的区域霸权,鲁国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是晋齐关系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四、结 语
齐桓公主霸时期和晋楚争霸时期,霸主热衷于使用会盟来控制包括鲁国在内的诸侯各国,两个时期5个及以上诸侯国参加的大规模会盟活动举行了86次,会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鲁定公四年的召陵之会后,大规模的会盟活动基本消失了,但齐国依然试图通过会盟影响鲁国。不过会盟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逐渐地降低了,战争逐渐取代会盟成为解决国际冲突最主要的方式,春秋历史也转入更加残酷的灭国兼并时代——战国。战争同样是齐鲁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遗憾的是本文对齐鲁关系的考查没有充分考虑战争的因素。如果能够将齐鲁之间的战争也梳理一下,再配合以会盟的数据,将使我们有机会更加准确地描绘齐鲁关系的变化轨迹,更加充分地探讨齐鲁关系变动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因素。此外,周边的邾、莒等小国与齐、鲁的交往十分密切,这些小国和鲁国一样都同属于齐国的势力范围,它们对齐鲁关系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未来的研究也可以将这些小国因素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任中峰.春秋会盟的沟通机制[D].上海:上海大学,2017.
[2]张二国.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J].史学集刊,1995(1):11-18.
[3]张全民.试论春秋会盟的特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4):29.
[4]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J].史学月刊,1996(1):14.
[5]田兆元,罗珍.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6):15.
[6]徐杰令.春秋会盟礼考[J].求是学刊,2004,31(2):107-113.
[7]刘伯骥.春秋会盟政治[M].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2:216.
[8]张高评.台湾近五十年来《春秋》经传研究综述:上[EB/OL].[2016-06-13].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91/p001-018.pdf.
[9]廖秀珍.《春秋左氏传》会盟研究[M]//林庆彰,主编.中国学生思想研究辑刊·初编:第15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10]邓曦泽.冲突与协调:以春秋战争与会盟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1]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吴树平,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12]姚彦渠.春秋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
[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
[14]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3.
[15]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2.
[16]童书业.童书业著作集:第一卷:春秋史[M].童教英,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8:231.
[17]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M].白寿彝,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63.
[18]司马迁.史记:第五册[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1491.
[19]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M].夏江旗,译.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3.
[2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M].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斯蒂芬·沃尔特.联盟的起源[M].周丕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4.
[22]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90.
[23]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