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涅水石刻艺术中的“百戏”形象
2018-04-09太原师范学院030619
王 佳 (太原师范学院 030619)
一、南涅水石刻
现今的“南涅水石刻馆”位于山西省沁县城南,主峰海拔1028米的二郎山中部,山上是二郎山生态公园,山脚环绕小西湖水库,引来不少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欣赏美景、品味古城文化。笔者考察过程中发现,现今存在一个误区,不了解沁县历史的人群都会以惯性思维认为,这些展出的石刻造像出土地甚至产地就是展馆所在之地,而此地即称之为南涅水的村落。事实上,南涅水村位于现今县城的东北方向30公里处,而这些珍贵的石刻造像就是从村外的北向,称为西楼道沟的地方出土的。此地东为高地西为断崖,埋藏下的窖穴为东西朝向,出土时经测量长8米、宽5米、高8米,大致为矩形长方体块。1959年经村民取土时发现,继而省考古研究所前来挖掘和整理之后,以其出土地及其自成一套体系而命名为“南涅水石刻”。从出土石刻上的题记时间来看,最早为北魏元年(公元477年),最晚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后1965年被收录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地理位置
南涅水村在满是古建文物的三晋大地上,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以耕地为主要产业,房屋居住率低、村民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整体老龄化,现存有古城遗址及寺庙、楼阁等但并未进行过新型村落的规划。与其他村落一样,同样面临着自然村的逐渐消失、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等社会问题。
然而,据古籍记载,南涅水村所处之地在古代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繁华景象,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记载了,当时称“涅地”,为狄人的一支“赤翟族”居住地。北魏之后一直改称“阳城县”,隋开皇杨坚于公元五九八年改为甲水县,隋炀帝杨广于公元六零七年将甲水县并入铜鞮县。沁州志中有:“甲水城在州北六十里,后周阳城县,隋改名涅水县,后废,今为涅水村。”
2.历史因素
北魏时期佛教的大肆盛行和大型石窟的建造,都是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拔濬在位时期发生的。当时经历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诛杀令也随即中止之后,文成帝重修佛法,和平元年命沙门统昙曜“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从此佛教更加兴盛。伴随一座座高大奇伟的佛像出现在世人面前,佛教信仰日渐深入人心。从此,北魏人把无限的热情投入到佛教造像之中。因此,南涅水作为繁华之地,自然顺应大兴建佛热潮,创建出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品,对建筑、服饰、器物、装饰图案等都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
二、石刻造像塔佛龛中的“百戏”
现今出土的塔体中,雕凿的故事大概分为三种类型:一为佛本生故事,二为佛本行故事,三为因缘故事,以此来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在佛龛的四周,装饰图案也颇为丰富,有生动优美的飞天形象、简练概括的多菩萨排列形象等,还有最特别的是“百戏”形象的出现。
1.“百戏”形象出现的位置及成因
“百戏”是我国古代对民间音乐技艺发展而成的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形式的统称。在南北朝时期,百戏也被用做杂技类表演形式的专指。此称谓最早源于汉代,据《汉文帝篡要》中记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其中吞刀指经长期训练后,身体后倾将一把刀插入喉咙的表演,与现今的错位不同,古代的表演大多是真实的,使得喉咙胃部呈一条直线从而吞刀;履火指赤脚在燃烧着的熊熊火焰上如履平地地行走;寻橦指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顺竿而上,进行表演。这些传统的杂技节目作为民间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源远流长,被当作装饰图案生动的刻画在了称为“民间石刻第一馆”的南涅水石刻中的石塔体塔四周,是顺理成章的。
2.“百戏”形象的雕刻特征
下图即现今南涅水出土的雕刻百戏图案的塔体佛龛,石塔开四周佛龛,此为正面龛。此石塔上宽63cm,下宽68cm,高83cm;内部佛龛上宽40cm,下宽45cm,高31cm。百戏装饰图案就雕刻在佛龛的外缘四周,由于历史原因,底部的图案已经被磨损风化,可以清晰观察到上部、左部和右部的图案。龛内是一佛二菩萨的造像,龛外的装饰图案别致新颖,刻画出时代的气息和民间杂技的艺术造型。画面的右下角高31cm,小人身着襦裙,裙子下面踩着高跷。上面有三人高约15cm,手中拿着不同的乐器;三人和一组乐器组合为一支乐队,为表演者伴奏,旁边是杂技道具“空竹”。龛上方有三个人,分别高13cm,15cm,12cm在表演着不同的软功形式,分别是练气功、翻跟斗、下腰。最为精彩的是左下角有一杂耍者头顶高杆,杆顶上有四人在做着不同的惊险动作,令人胆颤心惊,望而生畏,这也是汉代杂技里的“顶竹竿”的表演形式,组合而成一幅精彩的民间杂技艺术行乐敬佛图。
三、“百戏”在其他美术形式中的表现
敦煌壁画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竿木杂技,是一位体态硕壮的力士头顶一根粗大的长竿,竿上有四人,有的双脚倒挂,有的单臂悬体,有的只用一只手、一条腿勾住长竿往下滑坠,与南涅水石刻中的“顶竹竿”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可以看出唐代的竿木杂技表演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吗,与现代杂技表演相比也毫不逊色。
云冈石窟第38窟北壁,有一组百戏图雕,共有两幅场景。其中之一表演者在竿顶做俯卧状,竿旁雕刻伴奏乐队,乐队里的人持横笛、排箫和琵琶。另一幅图景中,表演者仰于竿嫩作旋转之姿,竿旁同样有乐队伴奏。如此生动的百戏图雕在云冈石窟显得格外珍贵,也为南涅水石刻的百戏纹样研究甚至整个百戏历史提供了极大参考价值。
四、百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从南涅水石刻馆的百戏艺术特征探究中发现,当时百戏已经发展成熟,渗透进老百姓的生活中,为他们带来极大乐趣。参考其他文献佐证,了解到百戏种类繁多,除杂技类以外,还有幻术、格斗和杂舞等。北魏时期,随着北方各民族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西域的文化艺术得到融合,表演内容丰富,形式进一步创新,所以不止有单纯的杂技表演,南涅水石刻出现的这样杂技与歌舞戏的同台出演成了司空见惯的事。百戏从民间走向了宫廷,从杂技走向了戏曲,也为中国传统的舞乐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