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学习之“前过程”中想象力培养的价值
2018-04-09余小信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310023
余小信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310023)
一、绪论
(一)音乐学习中“想象过程”的一般描述
1.发生在三度创作的想象
“空荡、平坦,我认为它是灌木叶腐殖土层,很干燥。平原上没有羊群,也没有人。我疲劳不堪,躺在地上。我先试着站起来,但没有成功,不过我一点一点跪起来,然后站立,面朝着天”1,这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在聆听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感想,是音乐所引发的想象。这种感受以及想象的个体情感体验以及具有情节性的画面想象,虽有一定“通感”,但是,也可以引发出不受客观限制的个体的独特感受。
聆听就是欣赏的过程,属于通常所说的“三度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作品的时长就是这个过程的时长。而且还会有所延长,即古人所云“乐可绕梁三日”。因此,音乐学习中的想象发生在三度创作(欣赏)过程中。
2.发生在二度创作中的想象
在二度创作(表演)中,演唱演奏者通过分析作品情绪内涵,把自己置身于作品的历史时空,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置身于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中……。这些内心活动引导演唱演奏者进行联想和想象活动,从而进行准确的、富有意境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本身也是一个时间过程,因此,音乐学习中的想象也发生在表演过程中。
3.发生在一度创作中的想象
三度创作、二度创作所产生的“想象”,同样也可以说明一度创作中“想象”的存在。作曲家对音符所构成的旋律、和声,乃至于整个音响所产生的意境指向,已经了然于胸。作曲家脑海中所要描述的意境和内容,已经通过想象对应于某种旋律、和声,以及整个音响,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音符的堆砌,或者说作曲技法的练习而已。因此,一度创作也必定与想象力有关。
(二)音乐学习之“前过程”的界定
音乐学习更多的是“练习”过程。各种技能的练习和获取总是伴随着身心磨练,甚至是与音乐情感内容毫无关联的各种痛苦的忍受。技能学习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相对于这一“长过程”而言,最后表演只是一个“短过程”。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就是“长过程”和“短过程”的时间比例关系。本文所提出的“前过程”是指“长过程”。
(三)本文论述目标
如果音乐学习的想象力培养价值,只是体现在“短过程”中,那么,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价值就会减少。本文从思考“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价值是否已经完全诠释出来”的角度出发,论述音乐学习之“前过程”中的想象活动,从而论证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更多的价值。
二、音乐学习中想象力培养的非理性认识的反思
“非理性”认识指的是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作用被放大。具体的用以下三个疑问来阐述。
1.音乐活动的原始性决定了人类对声音具有天生的想象力。那么,专门的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意义何在?
人类是有丰富情感的高级生物。人类的思维发展历程(尤其是起源很早的音乐)决定了对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联想和想象。在这一空间里,想象的指向性既有统一,又有发散:高频而明亮的声音,使人们自然的感受到愉悦而欢快。同时会把这样的声音与“清新的早晨”“悦耳的鸟鸣”等联系起来。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对音乐也具有天生的想象力。音乐对处于自然中的人来说,只要注意这些声音,就能获得某种想象和联想。
而如今绝大部分的音乐学习往往是进行技能学习和表演。有许多是“只学不演”“演而无物”,甚至“半途而废”,那么,音乐表演中(或者说“自赏”)是否会失去想象的可能性。既使有些(往往是少数的)能够充满想象的表演,那也是经过大量的枯燥“无物”的练习铺垫而成。如果是这样,那么在现实中的音乐学习,抑或目前大力进行的“艺术教育”,对想象力培养的作用就会小了许多。同时,也说明目前有关论述中放大了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作用。
2.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以何种形式存在,以何种方式实现?
大自然和生活激发了人的情绪表达欲望(哪怕是无病呻吟),可以通过音乐中的音高、节奏等要素来实现。而创作音乐,体现了想象力与音乐创作的相互作用。同样,在表演活动中,这种相互作用也是明显的。但是,在枯燥的练习中,这种想象力的作用还缺乏认知和心理学层面的解释,缺乏“物化”2的解释。
当音乐以学科门类被确立时,不得不思考其“学科”与“科学”的关系。当哥德巴赫利用学科知识和想象力做出“哥德巴赫猜想”3时,数学家们花费了毕生心血来加以证明。这里体现的是实证精神,而并不是以哥德巴赫的权威性把“哥德巴赫猜想”变成结论性论断,要寻找依据,否则就是伪科学。音乐学习与想象力培养的关系也是基于一种“想象”。当人们意识到“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确实有某种特殊而有效的联系”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寻找“物化”的“科学”实证。
3.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有没有损害?
技能往往具有“非磨练而不得”之特性,因此,学习技能就意味着面临考验,包括接受能力、耐心、毅力、失败等。而且,还具有其持久性。其中往往伴随着“磨难”和“痛苦”,这是否会损害想象力的培养?或者说会使想象的方向发生错误和偏离?
对于想象力培养而言,如果不挖掘这一“前过程”中的想象力培养的价值,那么,对众多的学习者来说,则会在音乐学习对培养想象力的作用有多大等类似问题上产生迷茫。
笔者提出的这三个疑问,目的不是要否定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的价值,而是在挖掘“前过程”中想象活动的具体表现,同时,尽可能的进行“物化”解释。
三、音乐学习之“前过程”对想象力培养的具体表现
(一)“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时间想象
在音乐学习中,最能说明这种“时间想象”的是节奏感。虽然,用音乐学习来锻炼“时间想象”并不是以抛弃现代时间衡量仪器为目的,但是这种时间感知能力恰恰需要想象力才能实现。在艰苦的技术训练过程中,不可能始终有音乐内容“外化”的情景意境想象,但类似的节奏训练以及感知中,却始终伴随着时间长度感知的想象活动。
关于“时间想象”,还有一种既特殊又普遍存在的与节奏时值有关的现象,尤其是技能训练过程中。比如在钢琴作品的视奏以及视奏能力训练中(包括音乐处理中的“缓急”变化),速度往往会有变化。
上面谱例中,无论是四分音符还是八分音符的时间间隔长度,既使是放慢速度练习,也难免出现弹奏障碍和错误。因此,弹性速度及其变化也是十分常见的手段。具体地说就是:八分音符的时值有可能大于四分音符的二分之一,四分音符也有可能大于事先所设定的速度及时值。因此,准确节奏时值关系被打破了。但是,无论是八分音符的时值大于四分音符的二分之一,还是四分音符的时值不统一,在练习者头脑中仍然是把实际大于四分音符二分之一的时值等同于四分音符的二分之一,把不统一的四分音符时值等同于统一的四分音符时值。用数字来说明,就是x假设为八分音符,y假设为四分音符,那么,就必须是2x=y。而视奏训练中,为了准确和音乐情绪表达的需要,就会在2x=y的同时,出现2x=2y,或者2x=y+n。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
(二)“前过程”中的逻辑想象
逻辑思维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决定了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在音乐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当出现下面谱例中的节奏时,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上谱中第一小节的节奏,在教学语言中往往会用“前十六后八节奏”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已知“第一小节先出现的2个十六分音符后连接1个八分音符的组合称为‘前十六后八节奏’”,那么就应该让学习者发挥逻辑性思考和联想,自觉得出“第二小节先1个八分音符后连接2个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可称为‘前八后十六’”这样的节奏概念,从而锻炼了逻辑思维方式和推理想象能力。
这种逻辑推理与想象,在纠正乐谱错误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进而反作用于逻辑推理与想象力的增强。看下面乐谱。
上谱中第一二小节是中声部主题呈现,是c和声小调结构。到第三四小节,这个主题移调至g和声小调,这是巴赫赋格主题发展变化的常用手段。由此可以断定,乐谱中三四小节上加一线的降A是错误的,应该是还原A,否则就不是第一二小节主题的移调模仿。在音乐相关知识的指引下,利用逻辑推理,听觉想象,纠正了乐谱中的错误。
(三)“前过程”中空间方位感觉与想象
首先以钢琴学习为例。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客观存在的空间感觉就是把乐谱中信息,转化为技术性的在不同琴键位置的“操作动作”。这种“操作动作”可以先由视觉来指引,并不断练习这种“操作动作”。逐渐脱离视觉之后,除了依赖动作记忆之外,仍需依赖琴键位置的空间想象,逐步实现准确而熟练的弹奏。相反,不断得到的准确“操作动作”反过来稳固和丰富了想象能力,进而促进动作记忆的稳固性,再进而稳固乐谱信息与琴键之间操作动作的对应性和快速准确性。
既使是音乐内容所包括的情感内容,在表演时,情绪化的“操作动作”(包括整个身体的动作,也叫“肢体语言”)的空间感觉,也是激发内心情绪状态的“真实存在”。作为全身心投入音乐表演的技巧之一,这种具有空间感觉的“操作动作”,也许更多的是要通过最初的、程式化的、甚至不协调动作来加以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这种空间感觉把所演奏的、所听到的音乐想象成一个音响宇宙,使情感化的“操作动作”(肢体语言)变成真情实感,并逐渐“去程式化”,逐渐消除做作的表演动作。
其次以拉弦乐器学习为例(西洋的小提琴,中国的二胡)。单纯从左手音准所要求的按弦位置,就是空间感觉与想象力训练结果(当然要用听觉来指引),细微的动作变化就会发出准确或不准确的音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钢琴众多的琴键空间位置,以及弦乐器音准的空间位置,对锻炼音乐学习者的空间想象力有更多的作用。
再次仍以钢琴学习为例,在不断接触的乐谱记录过程中,线间纵向距离与琴键位置的空间对应关系,使线间空间感转化为琴键位置空间感,无不伴随着想象活动。
(四)“前过程”中声音感觉与想象
美好音乐离不开声音的铸造,既使是“无声”也要由“有声”来对比和营造。音乐中各种声音的铸造断不可以仪器来测量,必须依赖人的想象力。或者说利用各种想象、类比、比拟来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内涵。
既使在钢琴练习阶段,也要尽力追求良好声音感觉。这种感觉更多的是“想象”中声音概念。著名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曾说到“手腕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连接指尖与大臂的桥梁,是大臂向指尖输送力量的必经通道”。对这一“桥梁”“通道”的理解非利用想象力不可。 “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是一种想象。 练习中也要不断想象着在舞台上演奏的场景。尤其是弱音,要求轻柔的声音也要“想象”着穿透整个音乐厅,传送给音乐厅最角落的听众。在追求声音的钢琴技术性学习过程中,时刻充满着这样的类比与想象。
同时,会经常接触到一些“晦涩难懂”的音乐,比如巴赫的《赋格》。许多人在欣赏这样的音乐作品时,很难与其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于包括钢琴学习者在内的都会认为巴赫的复调音乐“不好听”。对于纯欣赏的人来说,这可以理解,但对于学习演奏者来说,哪怕“不好听”也要努力学习。因为,不仅巴赫在这样的作品中赋予了哲理性思考等思想内容,而且从纯音乐角度出发,在声部层次上的技术性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她是考量弹奏水平的试金石。而声部处理以及技术练习都离不开想象力的运用,如下谱例(巴赫平均律三声部c小调赋格)。
上谱例中,两个声部(高声部和中声部)要用同一只手来弹奏。随意的弹奏极容易把三声部赋格弹成下面谱例所示的二声部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首先是要在脑海里想象出三个声部,其次是想象出不同声部不同的声色概念,而后对三个声部采用不同的触键力度,以及在各声部引入时气息的处理,获得细腻的手指技巧,从而完整清晰的表现出三声部复调音响效果。
无论是复调音乐还是主调音乐,练习时都要追求丰富的不同的声音层次和声部层次,或者说“交响化”音响特征,也包含了对高、中、低声部的“声相”4追求。而钢琴音色相对统一,发声体积再大也只是狭小的发声位置,要达到刚才所说的音响特征和“声相”,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
四、总结
通过对非理性认识的反思”和“前过程”价值的内涵的阐述, 应该意识到在音乐学习对想象力培养中,除了重视表演和欣赏过程的价值以外,更要注重“前过程”价值。从客观角度来说,“前过程”对想象力培养更“物化”一些,之间的联系更可感知和具体一些。
也无需更多的论据,以上所述的“想象活动”,在“前过程”中的四种表现,就可以证明“音乐学习与想象力培养的‘前过程性’价值”。
“前过程”恰恰也是教与学密切联系的过程,揭示其中对想象力培养的价值,可促使我们思考相应的教学方法。
注释:
1.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乔治·桑)。
2.“物化”,一般解释为“物我界限之消解,万物融化为一”。“物化”在笔者的概念中是指音乐中情感和自然想象,能否以“可见”“实在”的形态存在,或者说能否以更具体的有真实感的行为解释。
3.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素数)之和。
4.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在周期运动中所达到的精确位置就叫做相位。通常以圆圈的度数来计算。任何一个波的起始点离其相邻波的起始点都是360度,也就是说所有波峰或者波谷都是同相位的,波峰、波谷之间则是互相反向,相位差正好是180°。同相位相加,反相位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