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教学的高中语文教学浅议
2018-04-08张彦峰
张彦峰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所有学科教学都应当跳出原来窄小的专业知识教学范围,转而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够有效的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工作,诸多教材内容都是开展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此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学措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工作。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语文
语文情感教育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语文认知因素的同时,关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调动书本中的情感因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节课堂,组织教学使学生同时收获知识与情感,并相互作用,形成健康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方式。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丰富学生的感情,并引导其发展,使其感受到美的熏陶。语文学科在语言、意境、形象以及情感方面都存在强烈的美感,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能够逐渐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其养成优秀的品格。,语文学科所能够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应用各种生成性资源,积极开展高中语文的情感教学活动,有效促进高中生的智力和人文素养发展,提高其学习自主性,促进个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课前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其导入效果决定。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融入情感教育,在课前导入环节,渗透情感教育,具体可以通过游戏、构建情境、音乐、故事以及设置问题等多种导入形式,确定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构建情境的导入形式将杜甫在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展现给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杜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中存在哪些困难,通过此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会杜甫在创作该文章时的生活背景,并从中认识到即便是这样杜甫依然心系天下苍生,充分体会杜甫胸怀天下的高尚品行和宏大气魄,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良好品德。
二、积极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要素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更好的把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的课文作品,进而对作者的意图、表达情感及作品内涵予以更为深入的把握。語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工具,其中载入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是作者灵魂的寄托,更是作者向读者传递自己作品创作时情感的媒介。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丰富课堂教学的情感因素。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重组、理解、加工以及提炼,展现出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传递给学生,使得高中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意识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应用和创新教学方法,并善于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得学生但心灵得到触动,拉近文章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让文章作品丰满、流畅、情义相见、有血有肉,让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讲解时候,“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文章看似极为洒脱,但实际上充满惆怅与无奈,作者自知康桥美景永远无法带走,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文章前四节都是在描写自然之景,到了第五节才开始回忆人的活动,作者仿佛又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正因为要离别,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心中剩下的只是不舍和惆怅,所以诗人的心情就像今晚的康桥一样,沉默,却又存在着瞬间的高涨,而后又飞快的消失,思绪如同作者当晚的脚步,轻轻的来,轻轻地走。学生只有切实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变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读懂这首诗。
三、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更是之间开展情感交流的主要平台。课堂氛围的变化会使得学生的情感感悟也会出现变化,进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课堂教学范围本身较为融洽、愉悦,这教师可以非常轻松的讲课,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充分的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教学表扬的方式,对于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以赞许的口吻对其表扬,如此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实现高效的情感教学,反之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实际生活开展高中语文情感教学
相关规定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当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的联系。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部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课堂教学资源之外,也应当积极引入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学校里各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同学之间的友好情谊;家庭中父母之间的情感、天伦之乐;社会中慈善之举、助人为乐;自然环境中的景色之美、精神之美等等。这些都属于课外学习资源,都能够被用作于开展高中生的语文情感教学工作,其在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健康个性、完美人格的成长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从秋天的落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落叶对于第二年的红花绿叶成长的奉献精神;从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感受到其高尚的品格;从“蚂蚁抱团渡河”中感受到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总结:
高中生具有丰富且复杂的情感,其处于逐渐由幼稚向成熟的关键发展阶段。所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应用语文教学,积极向学生开展情感教学工作,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感染学生,沟通“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在认知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效的情感教育,获得情感的洗礼,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使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通过语文作品及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丰富情感,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语文知识,并且为其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明勇.论语文核心素养在高中选修课中落地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
[2]房春生.谈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