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准入 重改造 强评估 余杭区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
2018-04-08郭云伟
郭云伟
今年以来,余杭以推进工信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为核心,强势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创新建立“准入+改造+评价”的策略体系,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全区共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76个,实现有效投资18.39亿元。其中,春风动力列入2018年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名单;老板电器、西奥电梯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一、严“准入”,强化项目准入,前置方案服务
为解决我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中间梯队培育、服务前置规划、提档升级机制等问题,创新将智能制造成熟度作为供地优先级、相关政策补助发放的标准。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关于强化项目准入,加强智能制造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形成了智能制造“事前规划、事中辅导、事后验收”的循环推进机制。《意见》要求制造业项目新增工业用地及制造业园区提升改造项目,在招商协议签订、报名资格认定审核或改造方案项目申报之前,提前谋划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在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后,组织专家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评定和公布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二是加强重点项目监管。重点监管20亩以上制造业新出让工业用地涉及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年内招拍挂出让20亩以上用地项目均提出智能制造工厂概要解决方案,使其成为余杭区行业准入条件的组成部分,并纳入余杭区传统产业制造端招拍挂工业用地的必需资源要素。截止目前,已有钱江压缩机、众望布艺、求是半导体、土星动力等20余家制造业新增用地项目已提供改造方案,出具承诺书,走出了智能化改造的“余杭模式”。三是组建服务商联盟。全面摸排智能化改造服务商,推动建立由智能制造服务商、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等6大领域的50家服务公司组成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联盟,对接126家有智能化改造意向的项目,推进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前实现智能制造建设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共有76个智能化建设项目获得浙商银行共计50亿元的智能化建设预授信资金。
二、重“改造”,注重智能改造,打造产业集群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服务支撑,组织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商分片区、分行业,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智能化改造指导服务。一是强化精准服务。积极对接集控、塔网等智能制造服务商,对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栖镇、运河街道、仁和基地等平台、镇街开展分片区的企业“智能制造”指导服务,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2018年以来,全区实施机器换人项目85个;工业机器人购置397余台;61家企业入选杭州市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库,总量列全市各区县第一位;春风动力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名单。二是开展分行业改造。组织开源电脑技术对全区印染行业企业进行智额能制造服务诊断,并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赴山东滨州考察国内领先的印染企业智能化改造经验了,力争实现印染行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邀请家纺行业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商康立自控负责人与开发区、运河街道等部分家纺企业进行对接,推动家纺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00余家制造业企业具有改造意向,在行政服务窗口备案或修改备案,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三是深化与阿里合作。引进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省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百千万工程”,计划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企业超10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应用企業超1000家,上云应用企业超10000家的目标。
三、强“评价”,立足标准评价,加速数字化转型
强化与电子标准院、省技创中心的沟通、联系,在省内率新开展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制造等级评价工作。通过开展智能制造发展评价,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对标,发现差距并持续改进,提升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形成以“智评”为引领的智能制造发展新模式。一是强化标准学习、验证。组织区内32名智能制造服务商、智能制造企业技术总监赴北京参加国内首期“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师”(电标院主办)培训,学习国家级智能制造评价标准,提升智能制造支撑和引导能力。二是推动省级评价中心落地。加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余杭的战略合作,加快推动省级智能化评价中心落户临平新城,立足余杭、服务全省,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标准化创新验证和智能化改造示范推广,并为制造企业与服务商、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三是开展规上企业标准化评价。启动对余杭区规上1141家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摸底,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评估与诊断,并对已开展改造企业开展标准化评价,对部分重点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与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