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授之以“渔”

2018-04-08鲍荣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移步换景颐和园

鲍荣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习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下面就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第一课时为例,谈谈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抓住线索,厘清脉络

师: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大公园呢?请你默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师:还有哪一个句子跟它的意思一样?

生: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說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写颐和园……

生:都是写颐和园美的。

师:开头也写美,结尾也写美。这句话在课文的开头,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叫总起句,总起全文。结尾这个句子叫总结句,总结全文。开头和结尾都写颐和园美,这叫首尾呼应。

师:请大家默读中间2~5自然段,用“______________”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作者先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最后到了哪里?

(生汇报,老师出示全文,每一段移步换景的第一句话逐一显示红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我们来读一遍。(出示填空,学生边读边口头填空,老师边出示答案。)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篇课文按(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首尾两段总写,中间这几段就是分写,这种结构叫总分总。

师:同学们,先读了开头和结尾,知道整体写颐和园很美;再读了2~5自然段,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内容,厘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这叫略读。

本文共5个自然段,但是结构明显——总分总。我就是以“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为切入点”一步一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并将“首尾呼应”和“略读”的方法渗透其中。

二、品味语言,读中学写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语言简洁朴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从中学习游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景物的词句,进行品味,体会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4.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这几个句子,作者无一不是抓住长廊长、美的特点写。在引导学生想象说横槛上的景物,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教师点拨:瞧,作者就是这样移步换景,抓住景物特点写(板书)。

在老师点拨完之后,便如此进行教学:

师:瞧,作者就是这样移步换景,抓住景物特点写。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行不行?

师:你能用移步换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介绍学校的几处景物吗?说几句话。

课件配乐播放学校的草坪、小植园、跑道图片,出示练笔段落:

进入学校大门,左手边是一片草坪。印度榕______________。草地______________。往前走右转便是生机勃勃的小植园。仙人掌______________。芒果树______________。……穿过小植园映入眼帘的是跑道。______________的红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线 ,______________。大课间,______________。

(生练笔,配乐。汇报。)

生:进入学校大门,左手边是一片草坪。印度榕高大挺拔,耸立在校园里。草地懒洋洋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

师:还用了一个拟人句写出了特点。

生:往前走右转便是生机勃勃的小植园。仙人掌挺立在那里,满身都是刺,好像在提醒小朋友:“只准观赏,不准动哦!”芒果树挺立在一旁,昂首挺胸的,好像在放哨似的。

模仿是进步的阶梯,本例的成功之处就是迁移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本课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总分总的结构,二是移步换景,按浏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总分总的结构在初读环节即解决了。“移步换景按浏览的顺序写”这一点我是这样思考和实施的:首先让学生找出地点变化的句子,然后填空:“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篇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学生初步知道这种表达方法。接下来品读每个地点作者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呢?怎么写的?学生又对抓住特点写景物这点有了深刻的印象。学完2、3自然段出示练笔,就水到渠成了。

课后再接着写小练笔的3、4自然段,再加个导游词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导游词即完成了。这样把移步换景的写法分步练习,分解难度,层层递进,学生对这种写景的方法自然记忆深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应该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特别是“读写结合”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将读和写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是对阅读教学的反馈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把读写结合运用到日常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例文——单元习作的例文,所以,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就是“授之以渔”。我们还要不断研读,领会课标的意图,不断实践,切实把课程标准落到学生的课堂语文学习过程中,构建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学习型”语文课堂。这样语文教学才像手中掌握的风筝,不会断线,语文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三滘小学)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移步换景颐和园
颐和园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颐和园导游词
会移步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