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自动化)毕业实习的研究与实践
2018-04-08杨学昭王瑷珲温盛军
杨学昭 王瑷珲 温盛军
摘要:毕业实习是工科专业大学阶段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工科专业的特点及工科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以中原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为试点,结合毕业设计课题及现代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特点,依照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目标任务为考核指标的实习体系,并进行广泛的实践探究,毕业实习的效果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工科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研究;目标任务;相对集中
一、引言
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毕业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为以后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具体来讲,通过实习使学生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加深劳动观点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能力和知识的不足;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课堂上学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通过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及现场实际产品的设计过程及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大幅提高。一些企业改制后,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实习不太重视。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实习经费不足,一些高校的实习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实习方式,往往仅仅是走走过程,或者走马观花的参观了事。指导老师没有尽职尽责,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现象突出。
结合笔者近几年指导我校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情况,以及我校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对我校自动化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目标任务为考核指标的实习方式,学生分散或相对集中到各个公司的技术部、产品部等部门,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公司的产品设计等任务完成实习任务。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CDIO改革思路,实行实习过程的动态管理。指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广泛参与到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同时,我校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基地数量也得到了增长。为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对毕业实习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探索。真正使学生通过实习,达到实习目的和效果,也为学生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毕业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根据我校自动化专业实行的CDIO教学改革方式特点,自动化专业分为PLC应用及系统集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及应用、检测控制及单片机应用等方向,毕业设计题目基本上都在这些分类中。除了少数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采用相对集中方式进行实习。一方面,所有的学生,根据自己毕业设计题目的不同,与指导老师充分沟通讨论,制定实习任务,为以后的考核做准备。另一方面,广泛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老师,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及实习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满足实习要求
实习前,要提前联系实习单位,充分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根据实习单位的产品、性质,尽可能与我校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致,与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的要求一致。充分与校外的实习指导老师对接,了解他们正在做什么,我们的学生能够做什么,然后,每位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实习目标任务。根据教学大纲,书写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安排实习计划,如果在外地实习,还要提前安排好住宿。参与的老师互相讨论、协调后,上报给系主任审批。
最近几年,我校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学校的支持及广大老师的努力,自动化专业建立了众多省内外实习基地(主要以省内及郑州为主),这些实习单位和我们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致,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弱点方向(测控及单片机及应用)的实习单位有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公司、郑州威科姆科技公司、郑州生茂电子、格力空调郑州公司、宇通汽车电器公司、三晖电气及富士康郑州公司等,强电方向(PLC应用及系统集成)的实习单位有河南华东工控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力达电气、怡和电气、宇通客车、郑州煤矿机械公司、郑州污水处理公司等,软件类(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实习单位有各种综合性公司,如郑州热电厂、平顶山神马集团、郑州思达高科等公司。
在联系这些公司时,充分与公司的技术部、研发部、动力部等部门的一线工程师沟通,并聘请他们为我校的校外兼职指导老师。以便使这些校外兼职指导老师能够认真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实习指导工作。
(二)建立以目标任务为考核依据的实习方式,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
如前所述,根据实习单位的不同,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校内和校外)共同制定每个学生的实习任务,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编写实习任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到实习单位。我们采用相对集中形式的毕业实习方式,相对集中即学生分散到实习单位的某些研发部、产品部、动力部等,一个部门指定2~3位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分别指导1~2名學生,或参与研发、或参与设计、或参与公司系统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等工作。
这样,使学生实习时有的放矢。因此,校内和校外的老师就要充分沟通,真正使学生的毕业实习有事做,学生也愿意做。从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我校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一般为两周时间,在大四下学期开学后的第三周开始。因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关联度较大,个别学生如果没有完成实习任务,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能超过4周。
(三)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作用,对毕业实习认真负责
毕业实习中,指导老师又分为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重要承担的是实习指导、实习管理及技术咨询等工作,但校内和校外的又有所不同。
1.校内指导老师作用。一方面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考勤、考核及联系实习单位的任务,同时,校内实习时还要讲解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他工作。校外实习期间,维持实习纪律,切实为学生实习服务。因此,要求老师广泛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工作一丝不苟,不计较个人得失,定期与学生及校外实习老师沟通,甘为学生服务。最后,还要批改实习报告,给出实习成绩,进行实习总结。
2.校外指导老师作用。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要求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实习内容、维持实习纪律、保障实习安全。因此实习老师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强,一般由工程师以上的技术骨干担任。校外指导老师一般聘用为兼职教师,为了提高外聘老师的积极性,减少实习经费,校外指导教师根据指导实习的人数、效果,适当实习发实习指导费。
校内和校外的实习指导老师要相互沟通,就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及学生在实习中的情况等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四)实习考核
以往实习的考核,校内指导老师的主管因素较多,随意性较大。我们采用了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考核的办法,各占40%成绩,实习报告占20%。校外指导老师对所指导学生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及出勤、纪律、安全等情况给出评语和成绩。校内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制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可以采用问询、讨论等方式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及实习效果给出成绩,最后结合实习报告书写成绩,给出学生的综合实习成绩。
三、結语
毕业实习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使实习时间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节约经费,使学生有所收获。当然,指导老师在实习中,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些投入也是值得的。总之,校内和校外以及集中与分散相互结合的实习方式,是目前地方高等院校中比较可行的形式。通过实习的改革,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生.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2]汪卫琴. 高校毕业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
[3] 刘慧卿,宋永嘉. 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毕业实习改革[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4).
[4] 盛守照.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式的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2).
[5] 李旺林,尹志远. 理工科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科教导刊,2014(11).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