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
2018-04-08梁樱子
◎梁樱子
音乐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音乐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课程,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能力,而初中音乐课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更应该与生活密切结合,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音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初中音乐课堂的生活化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提高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感知能力,只有学生具有了审美和感知能力才能让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愉悦心灵,热爱生活。绝不能将知识点替代音乐本身,舍本逐末。音乐是美的感受,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使其受益终生。所以,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知识技能,更应该思考初中音乐课需要带给学生些什么。通过课程带领教会学生去理解音乐中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基于以上的内容来制定,且可作为教学重点来实现。例如花城版初一年级的《我的中国心》这一课当中,笔者将让学生体会强烈的爱国热情,树立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了教学情感目标,同时将通过音乐表达爱国之情作为了教学重难点,这样将社会动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教学目标的设立,开展有事实根据的教学活动,进而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使课程充满乐趣,让学生更愿意去融入课堂。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音乐教学的内容并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而是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需要经常观察并发现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得音乐学习能够和学生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教材出发,发掘教材中能与生活构建联系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1]。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去理解、去学习,从而获得相关的经验。课本只是音乐知识的载体之一,并不是音乐内容的唯一来源。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使在学生看来某些似乎单调的音乐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体化。例如,在进行花城版初一教材中京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李玟演唱的《刀马旦》或者《说唱脸谱》来引入教学内容,这些歌曲学生熟悉,传唱度高,活泼热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可以将看似枯燥的京剧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1.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因此,无论哪一阶段的音乐教学都应该提高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使其成为学生理解音乐、走进音乐的基本途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将音乐表现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符合实际的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情境中[2]。好的情境是连接生活与音乐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音乐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的音乐美。例如在讲述花城版初一教材中《苗岭的早晨》的时候,笔者放映了一段自己拍摄的田野风光的景色视频配上音乐并进行文学描述,之后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着《苗岭的早晨》音乐边听教师提示,幻想自己在春天踏青郊游的时候,人们漫步在草地上,清澈的溪水在流淌着,鸟儿清脆的叫着,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等,学生可以把歌词和景色一一对应,充分调动感官。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进自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音乐作品,扩充其音乐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可丰富其情感,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2丰富教学形式 音乐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样音乐教学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注重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枯燥的技能训练,音乐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功利化的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近年来音乐教师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也有了教学方式很大改变。初中音乐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要将生活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在音乐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和多彩,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爱上音乐[3]。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技能训练的时候,除了要采用专业、科学的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多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元素。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连音、切分音等这些枯燥的专业节奏知识或伴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练习,比如筷子、笔、文具盒、瓶子、塑料盆、钥匙等等,利用这些触手可及的物品来演奏出各种节奏,并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实践发现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来丰富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难点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提高其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真正获得音乐的快乐。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音乐课生活化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既要从生活中去发现音乐素材,还应该将教材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努力建立起音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帮助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音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和喜欢音乐并热爱生活,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这也正是笔者真正想实现的音乐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