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讲解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讨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讲解员参观者文物

常 慧

(江苏省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江苏 泰兴 225400)

一、博物馆讲解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讲解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工作的整体质量。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作用包括:第一,可以让参观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展品的知识和信息;第二,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理解水平的参观者的需求,弥补其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足;第三,可以通过向参观者介绍所陈列的展品,让参观者对展品有更深的了解;;第四,在讲解过程中与参观者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二、文物讲解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艺术性

大多数博物馆中都有文物讲解岗位,但文物讲解员的工作内容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要求讲解员具有相关知识储备,对文物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讲解员才能通过讲解让观众在了解文物、提高兴趣。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采用专业术语,同时还要展现讲解员的亲和力,让观众能够从心里感觉到讲解员的专业素质。讲解员的工作目的在于让观众尽快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这样的工作需要讲解的艺术作为支撑,下文对文物讲解的艺术性进行阐述。

1.将“说教式”的文物讲解变成“服务式”。以往的文物讲解通常都会运用说教的方式为参观者讲解,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观众,让观众难以接受,同时对知识的记忆力也不高。这种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相似,让观众对文物讲解产生一种排斥的情绪,长久下去就让观众反感。基于服务行业的角度来分析,选择运用服务式的讲解方式可以拉近观众与讲解员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能够通过与观众之间沟通来了解观众关注的问题,进而在了解观众工作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观众的知识文化把符合观众工作、生活背景的文物进行较为详尽讲解,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讲解方可以提高观众对文物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观众牢牢记住文物的特征、文化以及历史等信息,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

2.注重情感交流。文物讲解需要讲解员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讲解员与观众之间展开充分的情感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听取观众的心声以及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观众参与文物讲解的积极性。当然,情感交流途径很多,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通过讲解内容来体现。例如,讲解员在讲解前可以引入一段生动有趣、具有情感内容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讲解的内容渐渐引入,这种讲解方式能够极大的增加讲解的趣味性,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的引人入胜。

3.将讲解顺序、集中式讲解方法进行完善。虽然博物馆中的文物都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实际的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就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讲解。在博物馆中,有很多的讲解员,但是他们的文化层次、文物素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讲解中,讲解员要结合自身对于文物的掌握情况以及参观者的需求,适度的调整讲解顺序,从而把讲解的顺序与讲解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讲解效率的提升。

4.重视讲解过程中的语言艺术。博物馆里的文物蕴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然而这些文物并不具备直接和参观者进行交流的功能,所以,但是这些文物并不能直接地与参观者交流,因此,博物馆的讲解员作为文物与参观者之间的语言媒介和沟通桥梁,就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让这些文物突破刻板、单调的展示台,让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鲜活起来。

博物馆的讲解语言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不但要能够使观众听懂其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要做到使观众体验到舒适、有趣的视听享受,并激发他们对于博物馆参观的兴趣。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博物馆讲解员应该从以下两点对语言艺术进行把握:第一,语音要标准。汉语语音有其标准和规范,在发音中讲解员除了要达到一定的普通话等级之外,还应该重视语音不准、语音错误的问题,讲解员在训练自己的语言标准性时,可以针对自己方言发音中的一些缺陷,进行针对性练习,并通过绕口令以及训练唇舌的小技巧来提高唇舌发音的灵活度,从而达到字音纯正、清晰、圆润,富有表现力的目的;第二,语音要清晰。讲解员讲解过程中语言的清晰度直接关系到音量的大小,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语音的准确,同时还需求确保音量的穿透力。与此同时合理的音调变化还能够使观众很好的体验到讲解的旋律,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讲解工作中讲解员一定要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强化服务意识,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参观者的实际情况来适度的调整讲解方式和顺序,从而使参观者不但了解了历史文化,同时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推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讲解员参观者文物
和名画“撞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我当小小讲解员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