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简析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用笔国画

徐 飞

(贵州省贵阳市群众艺术馆,贵州 贵阳 550002)

一、国画艺术中的深远意境

国画作画所用的工具与颜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画作品需要大量的依靠艺术手法来表达意境。古代的国画作品为文人骚客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①。

国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常常在画中题诗,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②。其中,诗佛王维是诗画合一的主要代表人物,王维多才多艺,不仅是著名诗人,还善于作画,又精通音律。在其《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便是一幅山水美卷,许多国画画家都以这两句诗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在题诗画中为人所熟知的有北宋名僧惠崇的《春江晓景》,大诗人苏轼通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而题诗入画,将诗与画融为一体,也将国画的艺术意境带入新的高度。

二、国画艺术中常用的意境表现手法

在国画艺术表达中离不开精湛的国画绘画艺术专业素养。借助专业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将国画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

一是国画中的线条艺术。国画作品中的线条一般较为清晰,一段段或柔美或刚劲的线条,勾勒出丰富多彩的国画世界③。与绘形相比,国画更讲究的是绘神的过程,国画的意境表达与线条是紧密相连的,由物象到思想的连接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线条完成。

二是国画中的色彩艺术。在国画中黑白是最为常用的颜色,用或深或浅的墨色变化,构画出或远或近、或清晰或朦胧的艺术意境。借助色彩明暗变化,将情与景交织在这一明一暗之中。随着社会进步,彩墨画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通过色彩纷呈的艺术形象,构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将人物、山水等各种意象描绘地更加栩栩如生。

三是国画中的留白。国画注重感情的含蓄表达,所以常常采用简笔与留白的艺术形式,为观赏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④。通过简单的勾勒与大片的留白,在有限的画卷上展现无限的情景。例如,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寒江独钓图》,画中只有一艘小船,和一位正在专心致志垂钓的老翁,其余大片留白。通过留白,让观赏者感受的广阔天地,独有一老翁垂钓的空旷感,不着痕迹却将江水寒气逼人表现出来。

三、提升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达技巧

将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做到炉火纯青,需要画家在用笔、养墨、构图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一名优秀的国画画家应当是博学多才的,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与线条、色彩和留白三项表现手法相对应,下面主要从用笔、养墨以及构图三方面出发,阐述如何提升国画艺术意境表达的技艺。

一是国画中的用笔艺术。提到国画的用笔,不能避免谈及中国文字与中国书法。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汉字对国画有相当大的启蒙作用,因此,国画创作与书法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提、按、顿、挫、蹲、驻、抢、转折、内颤、外颤”等书法技艺也是国画的重要技艺。想要灵活自如地应用国画用笔技艺,需要画家有多年的基本功底,熟练掌握用笔的力度及走势。

二是国画的养墨技艺。如果意境是国画的灵魂,那么墨汁就是国画的血肉。

墨汁经过调和,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青翠或缤纷,结合“泼、积、蘸、破”等用墨技法,使得国画世界中能展现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纵使崇山峻冷、江湖百川、春光秋色也能跃然纸上。

三是国画的巧妙构图。巧妙的空间布局是国画画家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艺。在国画中,山水画是主要的一大流派。山水画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结合用笔与用墨的技巧,使得画中虚实相生,在有限的画纸上呈现出无限的高远意境⑤。中国山水画是文人情思的厚重寄托,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处的智慧。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画中内容丰富,描绘繁多,画中人物数不胜数,大到远山、小至酒旗无一疏漏,画作杂而不乱,长而不冗,实在是构图精妙。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画历史悠久,底蕴醇厚,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国画中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在国画创作用需要讲究表现手法与作画技艺,用线条、色彩、布局展现出画家所要展现的灵韵,所要传达的思想,在方寸之间尽显天地广阔。因此,应该充分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力,提升国画艺术作品的整体意境。

注释:

①王瑞芳.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研究[J].参花,2018(05):152-153.

②高晟.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J].戏剧之家,2017(06):189.

③高义涵.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分析 [J].大众文艺,2017(22):73-74.

④霍燕霞,闫力.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04):17,19.

⑤王玉强.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128-129.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用笔国画
找不同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厚重感
国画欣赏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