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想象
——浅谈绘画创作

2018-04-08刘人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莲雾想象绘画

刘人铭

(邵阳市双清区文化馆,湖南 邵阳 422000)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那些不论美或丑的事物都可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并成为我们绘画创作的源泉。“莲雾”作为生活中的一物,它激发了我的想象,从而启发了我对生活及绘画创作的独特见解。

生活需要我们用心感受!选择并把握好一个点,我们就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引申出许多与之相联系的事物,而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却往往被细心的人所掌握!关心身边的物、感受生活中的物并联系身边的物大胆发挥想象是我创作的初衷!“莲雾”,一种水果的名字,也是我的一位朋友的笔名,从一开始接触这个词我就喜欢上了它!仅从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点出发,就可以将它分成两部分:“莲”和“雾”,然后联系这两个字的解释“莲花”、“雾露”等联想到很美的意境。对于佛教的一些接触,我知道“莲花”在佛教普遍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都可象征着清净、圣洁、吉祥、愉悦、超脱和微笑等。而与“雾”谐音的“悟”是佛教的术语,原印度佛教“渐悟”就是讲通过不断的修炼逐渐理解佛理,后来还出现了“顿悟”的说法,即在某一时刻豁然开朗。让不同的人对“莲雾”这个名词发挥想象!就会有一大堆的答案摆在我们面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种月色之下神似一种雾的感觉;莲花和雾凇;水果莲雾等等。通过不同的人对“莲雾”产生的联想,我发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词语“莲雾”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的经历等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同一词语“莲雾”更会产生不一样的想象;从未见过莲雾的人和生活在莲雾园的人对“莲雾”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使是面对画布上的莲雾,美术评论家和普通观众的解读也是各异的。正是因为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自由灵活的想象!想象力对于我们的绘画创作和科学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绘画创造必须依靠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即对生活形象的初步概括,如果我们对生活中感性材料掌握的越丰富,我们的想象就越自由。例如,郑板桥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①而“手中之竹”就是指经过画家的笔墨技巧和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把头脑中的意象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形成具体的作品。

“莲雾”,它不仅让我产生了许多的联想,它更让我在绘画中有所感悟:绘画不正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圣洁的心去领悟生活然后洒脱抹彩超然挥笔么?面对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需要在多看的基础上勤思考、多分析,才谈得上有体验。在绘画的这条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寻找方向。这一路走来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悟,从前人的经验、从旁人的理解、从经历到领悟,一切的一切就像一根长而粗的线,一直延伸着并不断的分出分支。在这些分支上时常浮现出闪光的点,我想不论从宏观出发亦或是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闪光的点,只要用心感受并认真的去实践,就会有不小的收获!

绘画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和诗歌、音乐、表演艺术一样需要用真情去滋润、灌溉,它是表现心声的一种方式!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绘画就是透过心灵的窗户去透视世界,凝固世界。绘画作品是内心对世界的反映,所以说每张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欣赏,都是他们内心的声音,或是叙说,或是咏叹,或是感慨,或是呼喊。但是,从心,心则大矣、多矣,广矣!诚心、虚心、善良之心,欲望之心……从何之心,因人而异。择何而从?那就是择善而从的质朴之心、自然之心、平常之心,关心生活、感受生活、珍惜生活!我们会发现周围有太多太多值得关注、值得动情的细节。自然和人生之美无处不在,那普通的生活深刻的诠释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个孩子的脸上表露出容纳太阳的光辉,一个老人的脸上铭刻着睿智的生活经验,一条小路、几朵野花、羞涩的笑容、纯真的眼光……美的真谛是在于打动人的内心,让人产生共鸣,只要人们在生活中能得到这种感觉,自然快乐。

人们常说:“佛不在天边,佛在每人心中。”移此禅理,也可谓美不在天边,美在每人心中,存质朴之心,平常之心,则可淡泊宁静致深远;存自然之心,则可远浮华喧嚣;远名利之心,则可抵挡权利与金钱的诱惑。所以心态端正是做人做事的第一等大事,而且必须还要有一颗良知的心才会“象由心生”,作品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艺术。

我喜欢画一些符号,陈嘉映先生说,“凡有所表征的,都可以称为‘符号’”,②李幼蒸先生说,“一般记号就是‘代表另一物的某物’”,③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④

我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符号,那些符号与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气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案神秘而且意味深长,在画面中包括对所画物象中的大小、明暗、曲直、粗细、方圆、长短等各种因素的组合,犹如音乐中的高低音随着节奏的起伏,而产生了丰富多变的感觉效应。我们知道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光与色彩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点、线、面、光与色彩不但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然而也正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康定斯基曾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强调了色彩的心理效应,例如,红色使人想起火焰、明亮的黄色如号角长鸣、深蓝色犹如教堂的管风琴。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点、线、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用点、线、面画出我们想画的任何东西。点线面比较有规律的排列,画面形成一种节奏感,很整齐,很漂亮。随意的点线面组合的画面可以任意排列,组成我们喜欢的各种画面。

“只有凭借感情,艺术家和观众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循固守于某一种形式,则必然步入死胡同;唯有任凭感情驰骋,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因为前者将自己局限于物质的存在,后者则追随精神;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形式。”⑤我喜欢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碧绿的湖水……自然美丰富而生动,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喜欢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剪纸、中国的陶瓷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在绘画的时候,有时我也会运用一些象形文字,因为我认为它们不仅仅是文字,能表达很多的意思,它们更是奇特的符号、美丽的画!可画的内容很多,而内容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要求主客观的契合统一,也是要求进一步把艺术的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迁入内部世界,把对客观对象特征的认识转型为对主观感受、情意的抒发。”⑥我认为绘画正是需要在我们具备了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并对生活有所感悟的前提下,忘记世界、忘记自己、忘记存在……最大程度的保留内心的感觉,在自由的艺术世界里狂奔、呐喊,可以用画笔用画刀,可以用涂、挫、拍、揉、拉等,摆及一切能够表现的工具材料与技法,只为绘画在自己的范围内更加自由的发展。

“莲雾”是物,它更是我在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的情感流露。人们对水果“莲雾”的认知是有个过程的,从认知到改良又是一个过程,而第二个过程改良却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认为人们对“莲雾”从认知到改良的过程就像我们在学习绘画创作时不断探索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最终让我领悟到: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珍惜生活,注重内心的感受,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形式去表现,就可以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我们的绘画创作!

注释:

①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160.

②陈嘉映.语言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章).

③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46.

④http://www.studa.net/meishu/080611/11062613.html.

⑤(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07):80.

⑥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07):130.

猜你喜欢

莲雾想象绘画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林边莲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林边莲雾
林边莲雾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莲雾圣女果低脂冰激凌的生产工艺研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