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湖秧歌及其传承保护
2018-04-08诸葛艾莉
诸葛艾莉
(江苏省金湖县文化馆,江苏 淮安 211600)
金湖秧歌是秧田里飞出来的歌。它是集歌词、曲调和锣鼓伴奏为一体,注重以歌词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演唱形式。演唱的目的是为了解乏提神,自娱自乐。在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单调的插秧劳动中,秧歌的传唱确实起到了减轻疲劳、提高工效的作用。本质上属于劳动歌的范畴,季节性很强。
一、金湖秧歌简介
(一)金湖秧歌的特色
金湖秧歌的曲调节奏明快、清新悦耳,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的民歌的舒缓流畅。调名有:“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字”等,曲调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其有效的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金湖秧歌在演唱上分职业和业余两种。职业歌手即“锣鼓师傅”,不参加插秧劳动,专门唱给插秧人听。两人配对,一人打鼓,一人敲锣,边敲边唱,这类秧歌又称为“锣鼓秧歌”。业余歌手一边插秧一边唱秧歌,由一人唱“格冬代(俗称‘打鼓号子’)”代替锣鼓伴奏,另一秧歌手主唱。其演奏方式的多元化也使得金湖秧歌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人们往往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够演奏金湖秧歌,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而且金湖秧歌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内容十分丰富,重要分情歌和生活歌两大类。其中以情歌最为优美动人,且占相当大的比例,是金湖秧歌的精华所在。
(二)金湖秧歌的历史
金湖秧歌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从金湖地区普遍栽插水稻开始,朱洪武称帝之后,曾下令将苏州地区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罚没家产,流放外地屯田垦荒。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赶散”。许多出生于本地的老人,他们都说自己的祖先是洪武赶散时从苏州迁徙过来的。正是江南移民带来的“稻作文化”与金湖本土歌谣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秧歌的雏形。金湖秧歌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是它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流传有大量唱本,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歌手。
由此可看出金湖秧歌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不同阶段都有金湖秧歌的身影,其对于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非常关键的,是值得进行保护和继承的。
二、金湖秧歌的保护及传承
目前金湖县以及周边地区正在针对金湖秧歌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保护性政策和措施,同时也在不断的做金湖秧歌的推广以及传承工作,得以金湖县以及周边地区的大力推广和保护,金湖秧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在社会上依然具有较强的响应力度。
(一)提升保护力度
目前金湖秧歌已经被列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工作,作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考核和要求。县政府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广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金湖秧歌的发展空间,同时投资兴建金湖秧歌展示馆,鼓励广大的老百姓能够到金湖秧歌展示馆当中去充分的见识金湖秧歌的魅力,一方面让广大的老百姓能够更加亲身的接触到金湖秧歌,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宣传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二)重视创新发展
金湖秧歌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也应当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进行一定的创新,因此金湖县针对当前金湖秧歌的发展现状,出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计划和措施,为更好的实现金湖秧歌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利用全县的业余文艺团队和送戏下乡活动组织秧歌演唱队,编排秧歌节目,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一方面满足了广大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同时在城镇乡村当中通过巡回演出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将金湖秧歌进行着宣传和普及。其次组织举办全县秧歌演唱培训班,特别是注重培养年轻人对于秧歌的兴趣与爱好。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县秧歌手选拔比赛”,通过举办大规模金湖秧歌学习的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都能够真正的接触到金湖秧歌,并且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金湖秧歌的魅力,不断的弘扬金湖秧歌。
当前,作为新生代的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也应当不断的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以金湖县为首发者的周边地区纷纷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当中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学校当中配备专门的教师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和讲解,同时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文艺素养,增强他们爱家乡、爱民间文艺的热情和自觉性,又促进了金湖秧歌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发展。为金湖秧歌的良好推广以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金湖秧歌的宣传工作
在进行金湖秧歌的宣传以及推广过程中,不能单纯的闭门造车,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推广和宣传方式将金湖秧歌有效的推广出去。因此金湖县的宣传工作者敢为人先,在进行金湖秧歌的宣传过程中能够重视正确的宣传方式,一方面结合现代化媒体的方式进行网上、电视的宣传工作,同时收集整理的大量资料,先后编辑出版了《金湖秧歌集萃》《金湖秧歌大观》《金湖民歌》书籍,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通过书籍以及论文的形式有效的将金湖秧歌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而且在2010年,金湖秧歌赴韩国参加中韩文化交流,同年,代表淮安在上海世博会江苏演出周上展演。2011年,由金湖籍著名作曲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崔新创作,江苏省交响乐团演奏的大型音舞诗画《咯冬代》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在国外的地区也逐步的见到了金湖秧歌的身影,因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金湖秧歌一定能够在全国的上上下下得到有效的推广,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做出榜样。
(四)定期开展全省大赛,提升金湖秧歌的知名度
金湖县定期开展金湖秧歌的比赛这种方式为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资料显示2015年7月份,由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淮安市文广新局、金湖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论坛暨“江苏省秧歌号子邀请赛”在金湖举办,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郑泽云及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的领导专家参加活动并做了讲话,江苏省13个市15个代表队参加了演出交流。这项活动的举办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一大批的优秀金湖秧歌的表演者都纷至沓来,一方面在大赛当中展露身手,同时也为更好的宣传金湖秧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6月,由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金湖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了“运河传情?匠心筑梦”——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非遗展示“苏浙皖秧歌号子邀请赛”,江苏省文化厅厅长杨志纯、副厅长裴旭、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冰等领导、专家参加了活动并做重要讲话。国家一级作曲家、省音协副主席崔新,南艺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曜,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于青等担纲评委,金湖县代表队选送的金湖秧歌情景表演唱《插秧的妹子挑秧的哥》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金湖县能够举办上述恢宏的比赛,一方面是基于良好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条件,同时也是由于金湖秧歌自身属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引起巨大反响,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关注。
三、结语
金湖秧歌作为民间传统的音乐项目,一直深受淮安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寄托了金湖人民向往自由、向往爱情、向往快乐、和谐生活的希望,在社会当中能够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关注金湖秧歌反映爱情有其独到的长处,有的情真意切,有的委婉缠绵,有的则幽默诙谐。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当重视对金湖秧歌的保护发展工作,努力的提升金湖秧歌的宣传力度,提升发展空间,为更好的实现金湖秧歌的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