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舞技法在舞蹈编导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08邵进圆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编舞编导舞者

邵进圆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舞蹈是一种艺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表达丰富的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舞蹈的编舞技法对优秀作品的诞生是不可或缺的,它将一个个独立的动作串联起来呈现出原来不具备的韵意。合理运用编舞技法可以提高舞蹈的美学价值。

一、灵活捕捉舞蹈形象

运用编舞技法把生活中捕捉到的可塑的舞蹈形象完美契合到舞蹈的构思中需要成熟的舞蹈思想。构建成熟的舞蹈思想需要我们对日常客观存在的事物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在对其进行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捕捉到可塑的舞蹈形象,最后通过编排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1.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客观形象。生活是最大的舞台,也是舞台最好的取材之地,舞台艺术也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开花结果。每一首歌的歌词、每一个舞蹈的动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它不可能凭空出现。所谓的艺术创作就是把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与我们的构思融为一体,经过思维的抽象整合出独树一帜的具有生命力的舞蹈形象。虽然也有舞蹈编导家可以通过经验和抽象思维创造出新的舞蹈形象,但是这种没有生活气息的东西经不起推敲,观众也难以从中得到共鸣,作品自然得不到赞赏。

2.模仿和提炼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在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知基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理解抓住其精髓进行模仿。模仿的内容范围很广,除了社会环境、外在形态、行为动作还有性格感知和心理刻画等。例如《雀之灵》中杨丽萍老师用高傲的头颅和傲慢的眼睛将孔雀的姿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她就是一位高傲的孔雀公主。除了模仿,我们还需要从中提炼。毕竟完完全全照搬生活就没有艺术美可言了,作为舞蹈编导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把多余冗杂剔除,这样才不显得过于平淡无味。例如《月光》中多次出现的动作仰望,基本上下肢一直处于弯曲状态,这是杨丽萍老师在模仿热带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同时也是告诉大家离梦想最近的姿态就是仰望。植物渴望生长,我们渴望成长,在理想到达之前我们不得不仰望着。弯曲的仰望就是提炼之后的精华,也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

二、发展掌握舞蹈动作

舞蹈与音乐在舞台上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很多,最直观的便是整个表演贯穿始终的氛围营造。舞蹈动作的编排是为了营造出一个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整个编排是具有一致性的。

1.舞蹈动作所体现的主题。每个作品都会有一到多个主题,舞者的表演需要跟随主题而定。舞者的存在就是演绎主题,作品中的所有动作、起转回合都是为了完整演绎出主题的思想。所有非本主题的内容或是破坏整体和谐的动作,无论其本身多么优美绝伦都是必须舍弃的。换言之,某些简单却能表达主题、连接起整个表演的动作是可以保留的。

2.舞蹈动作所表达的语言。在特定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所表达的语言应当是一致的。在使用编舞技法进行编排舞蹈动作时要注重舞蹈语言表达的明确性,绝对不能混淆舞蹈语言。例如在音乐剧《猫》中,其编导就对舞者的舞蹈语言编排的很明确。从始至终舞者都保持着统一的舞蹈语言,尽管有多种形态和性格但是主题明确语言一致。

3.舞蹈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除了外在的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思想。编舞师创造作品是因为内心有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欲望,舞者的演绎也是通过这种表演形式把思想情感传递给观众。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舞者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对立反映出当时大家族的争斗不休以及纠缠,最后通过最高地位者的悲凉歌声表达对这种争斗的厌倦,鲜明的给观众传达了编者的思想情感。

4.舞蹈动作发展的具体步骤。舞蹈动作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为了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我们需要借鉴、学习、改造。不同的表演主题中舞蹈动作大不相同,当我们在瓶颈期时不妨把眼光放到别处,吸收、提取不同的动作,加以改良使之与自己的构想融合、相互渗透。编舞技法就是在不断地吸收、优化中得到创新与突破,而不是墨守成规把作品都固化。

三、结语

捕捉舞蹈形象和发展舞蹈动作是舞蹈编导中最基础的编舞技法。运用编舞技法进行舞蹈编导需要对生活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和表达能力,在确认希望表达的主题之后要构建适宜的情境氛围,使用一致的舞蹈语言中多元化表现丰富作品的思想维度提升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编舞编导舞者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刀尖上的『舞者』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2017北京舞蹈双周 2017.7.18—30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