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2018-04-08王远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远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罗默(PaulRomer)、卢卡斯(RobertLucas)】、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Solow,1956)、斯旺(Swan,1956)、卡斯(Cass,1965)和库普曼斯(Koopmans,1965)】到新经济增长理论【保罗·罗默(Paul M.Romer,1986)】发展演进,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只注意到劳动和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被提出;直到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被高度关注,技术进步被认为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决定要素。罗默在《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这篇论文中,建立了一个知识溢出增长模型,假定知识是厂商投资决策的产物,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才不会持续降低,知识溢出对解释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现实中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是信息技术及信息化应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依据。
1.2 信息经济理论
微观信息经济理论以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和阿罗(Aro)为代表的微观信息经济理论研究信息的成本和价格,并提出用不完全信息理论来修正传统的市场模型中信息完全和确知的假设,重点考察运用信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种种机制。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以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和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orat)为代表,提出了影响经济长期发展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
1.3 流动空间结构理论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关于信息化和网络社会的流动空间研究。他在《信息化城市》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和《千年终结》等著作中集中阐述了他的流动空间理论。流动空间理论认为网络社会特有的空间形式由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一是电子通信网络;二是各种指导性节点、生产基地或交换中心;三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而非阶级)的空间组织。流动空间理论一方面诠释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发展的新趋势,管理精英依托电子网络通信影响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形成各种指导性节点、生产基地或交换中心,而城市是主要节点和核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边界正在模糊化,正在通过管理精英和电子网络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配置布局,影响社会经济增长,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一是从微观层面上,信息化减少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扩张积极性,孕育新的经济组织模式,优化供给需求匹配,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用经典的经济学曲线(图1)来反映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信息化让人们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减少了交易的搜寻成本;并且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双方达成契约和履行合同的成本,这样促使企业持续扩张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不断追求企业规模扩大。同时,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将逐渐累积到催生新的经济组织模式,促使需求端、供给端都不断优化,从而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加速经济发展转型。
图1 信息化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
二是从宏观层面上,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外部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加快经济增长。信息化改造提升运营主体内在生产效率,由于技术进步的应用,信息提取、处理和传输的效率大大提高,内部运营和决策能力也相应提升。信息化应用减少库存、缩短配送成本,使得灵活敏捷生产成为现实,供需双方对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对接更加有效,市场能够更快满足需求。从图2来看,由于技术进步,即使资本和劳动比率(K/L)保持不变(如k1),劳动产出(Y/L)也能不断增加(从A点上升到B点)。或者,由于技术进步,要获得同样的劳均产出(如y),资本/劳动比率由k1移动到k2主要由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减少实现,资本/劳动比率反而下降。如果从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即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可以实现集约型增长,提高同等资源投入的更大产出,图3直观地展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信息化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影响程度分析
3.1 统计模型
参照welfens和我国学者周洛华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也就是信息化以同样的方式引入传统的生产函数,则经济增长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一般化的形式:
其中,Y代表总产出,I表示信息化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A表示剩余要素(这里可以视为独立于其余变量的常量)。一般情况,信息化的引入,改变了机关及社会中的消费结构、投资模式乃至生产方式,因此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也会因信息化要素的引入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图2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图
图3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考虑信息技术要素对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影响弹性的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变为:
在估计信息化对经济的影响系数时,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运用此公式可以计算出信息化等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可以引入地区因素,即某个地方信息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引入此模式计算某城市某年或者某几年信息化、资本、人力和商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
3.2 统计结果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本文选择电信业务量来反映2005—2013年信息化发展趋势,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增长程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投资程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反映消费程度,就业人口代表劳动力。
利用STATA软件,测算电信业务量、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和就业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影响系数。对2005—2010年279个地级以上城市5个指标取对数后,利用STATA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电信业务量、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和就业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系数检验中,p>|t|均为零,4个变量分析结果在0.0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都是显著的,电信业务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4;比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和就业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系数要小得到,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城市信息化发展处于系统部署启动期,小部分城市则尚未启动建设,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
对2010—2013年262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有17个地级市行政区划性调整和部分指标缺失没有列入分析)5个指标取对数后,利用STATA面板数据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都比较显著,整个面板数据分析显著性较好。结果表明:一是横向比较来看,信息化对GDP的影响系数是0.06,比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和就业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都要小得多,对此前文已经分析了主要原因;二是纵向比较来看,电信业务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系数比2005—2010年提高了0.02,初步反映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对经济的积极影响程度也在持续提高。
表1 2005—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
表2 2011—2013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
3.3 全国大、中、小城市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为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不同规模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本文参照国家城市人口分类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人口规模是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范围类人口,分类只是为了研究深化,以探求信息化影响城市经济的特征或者规律),按照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将这些地级以上城市分为:一是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二是人口规模在300~500万地级以上城市;三是人口规模在100到300万的地级以上城市。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对所有地级及以上的城市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
第一,在0.05置信区间范围,对2005—2010年人口规模500万以上的92个城市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7;对2011—2013年人口规模500万以上的95个城市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8,比2005—2010年提高了0.01,这个结论与前面的总体分析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随着信息化水平或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越大。
表3 2005—2013年人口500万以上地级以上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4 2005—2013年300~500万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在0.05置信区间范围,对2005—2010年人口规模300~500万以上的80个城市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35;对2011—2013年人口规模300—500万以上的71个城市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38,比2005—2010年提高了0.003。同样符合前文分析结论。
第三,对2005—2010年人口规模100~300万以上的94个(去掉11个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地级市)城市分析结果表明(见表5),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2;对2011—2013年人口规模100~300万以上的85个城市(去掉11个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地级市)分析表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是0.01,且这两个统计系数都不显著。究其原因,分析原始数据发现,期间,一些城市的电信业务量呈增加趋势,但GDP起伏增加,还有一些城市是GDP持续增加,但电信业务量起伏变化,二者之间变化趋势不一致;更深入地分析,可能与信息通信消费在这个人口规模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弹性比较大,人均收入的变化会较快影响信息消费能力;还有部分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发展不成熟,经济增长不平稳,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仍然几乎完全依赖资本投入和廉价劳动力,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确实不明显。
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与前面的样本数据相对应,本文对2005—2010年和2011—2013年两个阶段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5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和300~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分别进行了测算。
一是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测算结果来看:2005—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见表6),在显著度水平为0.05的情况下,F值1阶、2阶和3阶的估计值都大于临界值,既拒绝了“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也拒绝了“GDP不是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反过来理解,就是城市信息化水平与GDP互为格兰杰原因。
2011—2013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显著度水平为0.05的情况下,没有拒绝“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拒绝了“GDP不是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据此,GDP是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表5 2005—2013年100~300万地级及以上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6 2005—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
4 信息化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对策措施
信息化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要求城市信息化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城市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部分是自然产生,即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对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则依赖政府的力量,通过理顺传导机制、纠正市场失灵,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添加信息化这个助推剂,进一步提高发展速度。因此,促进我国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减少跨部门执政障碍
深化开展全国范围内城市信息化顶层设计,逐步推动中央部委之间政策和标准的统一,自上而下促进城市信息化发展。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总书记直接担任组长、由总理担任第一副组长的跨党政军的重要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开展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顶层设计,推动制订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等系列政策,尤其注重对各部委信息化建设内容进行协商统筹,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多头管理协调机制。
从部委层面,确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审批,工信部负责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审批,财政部负责资金拨付的基本体制。从而自上向下推动地方相应信息化管理和协调机制建立,尤其注重增强地方经信委在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布局、总体规划、统筹建设方面的权力,更好地推动地方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集约化发展。
此外,以中共中央网络信息化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作为协调和牵头单位,依托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已有信息化部级联席机制,要主动推动各部委信息化政策与标准统一,对于已有冲突性政策,要主动推动部委间信息化标准的兼容和适配,对于新确立的政策和标准,强制要求必须经过部委联席会议协商、会签才能发布。
4.2 加强研发创新,促进信息通信产业由大变强
发挥制度优势,政府加大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引导企业力量,加强应用性研发,植根本地性,加大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利用电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带动软件、芯片等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市场竞争意识,培养若干像华为公司一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从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招生培养、长期培训等多方面设置,通过人才实现自主兴业。
4.3 缩小数字鸿沟,疏通信息化效应扩散渠道
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缩小数字鸿沟,这是中国面临的特色问题。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应用上,不同城市和同一城市不同人群间具有极大差异。首先应该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城中村”和弱势群体纳入重点建设范围,加强网络覆盖、提高终端补贴、提高套餐优惠力度,为信息资源传递到“城中村”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加强城市信息化应用对特殊领域和城市弱势群体的渗透,如在城市信息化系统中专门建立对接“城中村”、“漂流一族”等服务平台,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免费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免费提供个人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相关信息,缩小“城市二元化”带来的数字鸿沟。
4.4 创立信息化评估体系,强化信息化外溢效应
应该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中引入信息化外溢效应评估,这一方面可以对政府投资的产出效应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提高城市信息化公共领域政府投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城市信息化在哪些领域的投入能更快产生效应;对地方城市信息化建设采取怎样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推进城市信息化等,通过评估体系逐渐探索城市信息化效应的最佳扩散模式。要引导城市信息化效应的对外扩散,如加强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宣传与培训,加强城市信息化系统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互动,加强信息化系统对产业信息化系统地开放等,出台政策引导和培育信息消费市场,稳步持续提高信息化和信息产品被更多地接受和认可,这也是促使城市信息化效应对外扩散的有效方式。
4.5 转变思路,拓展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路径
城市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是存在的,但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这意味着城市信息化在其他方面对经济增长应该发挥作用,这种作用还没有体现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来。这也启示我们应该从其他途径探索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事实上,目前信息通信产业自身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将逐步下降,信息化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管理、城市创新等要素的影响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将逐渐引起关注。因此,要抓好信息化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突破城市发展的行政障碍,强化集聚——扩散对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城市群发展。利用信息化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像新加坡一样减除资源能源限制,学习欧盟通过信息化加强环境保护。
4.6 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信息化和人力资源共同发展
摸清城市信息化人才结构现状,明确人才结构优化目标。借助完善的市场化体制与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竞争和激励的机制;营造汇聚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环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破解信息化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发展服务业解决大规模人口的就业压力;鼓励信息化新业务新应用的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消除信息化带来的对中、低端人才的就业压力;加强高级人才的激励,调动其在信息化领域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推进信息化的积极性,消除被动等待意识。政府引导信息化与人力资源互动促进的正确认识,从体制机制上在保障就业的基础上,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加入信息化,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尽其才的环境,在人力资源方面奠定信息化的根基,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思考和不断完善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