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指引下的小班幼儿美术活动
2018-04-08文陈涛
文 陈 涛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能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兴致盎然,能使幼儿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我要学”。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期,喜欢乱涂乱画,对什么是绘画、涂色、手工还一无所知,只想在涂涂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体验愉悦感。并且,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小手肌肉群刚刚开始发展,动手能力较差,所以他们缺乏自信,怕画、怕涂、怕动手。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们初步探索以游戏形式指导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力求使小班幼儿在美术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以游戏激发兴趣
儿童画反映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审美感受,对小班幼儿来说,绘画更是表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一种游戏。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应采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有兴趣地作画。例如,教幼儿练习画竖线条时,先发给每个幼儿折叠成几道竖条的白纸,让幼儿把每个竖条中间的间隔当作马路,再把自己手中的画笔想象成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比比谁的“车子”最遵守交通规则,走的路线最直然后在竞赛的气氛中,有的幼儿嘴里发出“嘟嘟”的汽车叫声,有的幼儿嘴里发出“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铛声,有的幼儿模仿着发出摩托车声音……总之,幼儿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与教师一起牵引着手里的“车子”在“马路”上游戏。越越先画了几条较直的竖线,又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仔细询问,才知道那是一辆警车在抓小偷时留下的路线,因为抓小偷比较着急,所以开得很快,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就留下了一条弯弯的路线。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想象力也慢慢地丰富了起来。
二、以游戏发展能力
(一)作画的能力
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突破教材要求,从一些幼儿最感兴趣的绘画游戏入手。
1.手指点画
即手指按上颜料,用手指尖点触、手指肚按压、手指拖拉等方法,画出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小金鱼、小鸭子等等。
2.手形画
伸出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持笔画下轮廓,再添上几笔就成了和平鸽、小兔子、手套、青蛙等。
3.手掌画
手掌沾上不同颜色的颜料,轻轻按在纸上,用小手指再轻轻拉上几道,就成了小螃蟹、小乌龟、大石榴、牵牛花、红苹果等等。
4.指纹画
手指涂上颜料或印油按在纸上,添画成大红枣、小刺猬、小花狗、小老鼠等等。
通过以上这些美术活动,幼儿的绘画兴趣更加浓了,动手绘画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二)涂色的能力
为了训练幼儿的辨色能力,我们开展了游戏“看谁举得快”,要求幼儿先举起和老师一样的颜色,并且边举边说:“我举××颜色。”再由老师报出颜色名称,幼儿举起该颜色,比比谁举得快,并为举得快的幼儿颁发小红旗或小红花。刚开始着重训练幼儿分清红、黑、绿三种颜色,随着游戏的深入,要求幼儿辨别更多的颜色。在辨色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涂色能力。例如,“选美”游戏就是通过为小动物的衣服涂颜色参加选美,使幼儿认识到“美”的关键是颜色要涂得均匀,并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这样才能为小动物们设计出最美丽的衣服。
(三)做手工的能力
我们对小班幼儿进行手工训练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剪纸和泥工。一开始,幼儿面对剪刀和薄纸,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因用力不当未能使剪刀顺利开合,有的嚷嚷剪刀戳着手指了……针对这些现象,我启发幼儿将剪刀想象成一只嘴巴又长又尖的小鸟,小鸟的嘴一张一合就能剪出我们最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只要将大拇指放在小鸟一侧的“翅膀”上,食指和中指放在另一侧的“翅膀”上,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带动“翅膀”起飞时,“鸟嘴”就张开了,这时把纸塞进“鸟嘴”,振动“翅膀”继续飞,就能把纸剪开了。就这样,幼儿充满兴趣地学会了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在,剪刀已成为幼儿表达想象和进行创造的新朋友。
幼儿对橡皮泥一直都很有兴趣,再通过“小厨师”“摘果子”“请客”等游戏,对他们的泥工技能“揉”“压”“团”“搓”等进行训练。现在,幼儿已经能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做出一盘盘“点心”“水果”了。
(四)口语表达能力
将美术游戏活动与语言表达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对小班幼儿丰富词汇、完整说出句子有特殊的作用。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通常是让幼儿将玩、做、讲结合起来:玩即玩游戏,做即做动作,讲就是将所玩的内容与所做的事情结合起来说出来。例如,幼儿玩游戏“吹泡泡”,边玩边说:“我吹了一个大泡泡”或者“我吹了一个小泡泡”或者“我吹了一个美丽的泡泡”等。再请幼儿用喜欢的颜色画泡泡,一边画一边说:“我画了一个××的泡泡。”通过类似的训练,幼儿的词汇增加了,说话能力也增强了。
三、用游戏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是让幼儿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美术游戏就是为了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幼儿完成了包含在游戏活动中的一定课题与任务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心。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游戏中,要注意针对幼儿的实际水平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愉悦感,并以各种形式去获得周围成人的肯定与鼓励,使幼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如:幼儿在“做做玩玩”的游戏中,完成了“小书包、小鸭、摇船、小客车”等的制作,得到了形式、种类各异的成品,我们鼓励幼儿将其中一部分作品送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是周围的哥哥、姐姐,再把其余作品摆在一张桌上,让幼儿欣赏自己的成果。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周围成人的夸奖与同伴的认可时,幼儿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现在,他们特别喜欢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通过近一年的探索研究,我运用游戏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了美术活动,并得到以下观点。
(一)美术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一种适宜的美术指导方法
小班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是兴奋强于抑制,高级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系统仍不健全,易于疲劳,他们的认识过程带有形象性、随意性和情绪性的特点。美术活动有动作,有想象,有玩具和操作材料,且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可以让幼儿自由地发挥。例如,游戏“为爸爸妈妈添画五官”,大部分幼儿用自己比较喜欢颜色,如红、黄等颜色为妈妈添画五官,而用比较暗淡的颜色为爸爸添画五官,为妈妈添画的五官大多是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嘴角向上翘,看上去比较温柔可亲;为爸爸添画的五官大多是眉毛倒挂,嘴角向下,一副严肃生气的样子,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生气和高兴两种不同人物表情的画法及区别。
(二)美术游戏满足了幼儿的身心需要,优化了教育过程
三岁以后,幼儿的小手肌肉群、思维、想象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有了活动、认知、操作的需要,而美术游戏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较自由的活动,能适应幼儿的内外需要,完全不同以往的让幼儿机械地模仿,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教学活动。
(三)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灵活变动
美术游戏还应视幼儿的实际水平灵活变动,对能力不同的幼儿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使所有幼儿都能经过努力,完成作品。例如,让幼儿制作“小书包”时,对能力一般的幼儿只要求剪下来即可,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还要其在书包上添画一些花纹图案,这样既使能力较强的幼儿学习起来不感到乏味,又能使能力较弱的幼儿有了自信。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机关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