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2018-04-08宋学岷司虎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研究

宋学岷 ,司虎克

(1.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2.沈阳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户外运动是人们在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与自然和谐互动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具体表现形式有户外游憩活动、户外教育活动、户外竞技运动、户外探险活动等[1]。在欧美发达国家,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体育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人们积极的生活方式[2]。据美国户外产业联盟统计(OIA,2017),户外产业是当今美国最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户外人口超过1.4亿,户外产值8870亿美元,提供76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1245亿美元国家和地方税收,在美国各行业中排第4位[3]。中国山地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伊始,登山户外率先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国内外登山者和探险者交流互动频繁,引发了户外运动在国内的勃兴[4]。我国户外运动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尤其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背景下,我国户外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中最为活跃的一极,呈现出政策红利覆盖全国,资本抢夺核心资源,全民参与热潮风起云涌的态势。

伴随着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据前期研究显示,我国户外运动研究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对户外运动研究领域的梳理与反思比较薄弱[5]。因此,有必要对国内户外运动研究领域做历史性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研究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提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V软件对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能够反映户外运动研究发展特征及趋势的知识图谱,对我国户外运动走向国际前沿与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提供启示。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户外运动”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平台上进行检索,共检索出7245条信息资料,由于其中部分文献不属于户外运动的研究范畴,为了保证每一条数据资料记录都包含有篇名、笔者及单位、关键词、支持基金项目、摘要、刊名和发表年度等信息[6],通过跨库检索的方式,剔除“报纸、年鉴、专利、标准和成果”,对数据资料进行第一次精炼,由于1980年的2篇与户外运动研究无相关性,进行第二次精炼,最终获得4333条有效资料,数据下载保存时间为2018年1月11日。

1.2 研究方法

研究所使用的CITESPACE V是一款聚焦于分析文献资料中蕴含的潜在信息,并在文献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CITESPACE V对筛选出的“户外运动”有效文献进行共引分析,挖掘引文空间的信息聚类和分布,绘制出显示户外运动研究进程和网络关系的知识图谱,进而归纳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现状

2.1.1发文量现状

户外运动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变化趋势能客观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热度和速度。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982-1999年基本呈现零星散乱状态,18年间,年均4篇,户外运动这一词汇虽然出现,但其内涵模糊、外延散乱, 此阶段尚属初步萌芽期;2000-2010年经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于2008年达到此时期的顶峰,户外运动随国家体育事业振兴而蓬勃发展;2011年至今研究热度呈持续陡增的态势,北京夏季奥运后,大众对新兴户外运动持续强烈的需求,伴随国家政策的红利及国内外更加频繁的互动,促使户外运动研究热度持续升温。

图1 中国户外运动的发文量年度分布

2.1.2主要载文期刊及研究机构

通过对载文期刊和研究机构分别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探察户外运动研究的学术传播深度和辐射广度[7],另一方面能够探寻国内研究户外运动的主要机构。由表1可知,目前关于户外运动研究的载文期刊类别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与体育相关联的衍生学科类别,如工程科技I类别的《纺织服装周刊》《时尚北京》和《中外玩具制造》主要关注户外运动领域的服装、品牌、玩具等行业的资讯讯息;经济与管理科学的《中国制衣》引领着户外运动的服饰品牌行业资讯;哲学与人文科学《时尚旅游》对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和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报道。另一大类是体育与社会科学类的《体育文化导刊》《体育世界(学术版)》《体育博览》和《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对国际视野的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政策、俱乐部、项目运营经济与管理及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关注。由此可知,户外运动领域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与体育相关联的衍生学科类别所占比重较大,研究面辐射较广,产业化明显。

表1 中国户外运动载文期刊一览(TOP 10)

由图2可知,中国户外运动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体育类专业高等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一方面说明了这些专业性院校对户外运动的研究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专业院校对户外运动领域研究的专业优势。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一些综合性院校的体育学院和院部对户外运动的研究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浙江农林大学体育军训部”“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由此可见,在所构成的户外运动研究机构网络图谱中,体育专业院校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发挥主导作用,部分综合性院校体育学院处于比较核心的位置,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的研究机构网络共同对户外运动研究产生多维和广度的补充,有利于该运动项目推广和开展。

2.1.3高产作者

通过对户外运动研究领域学者窥探不仅能反映其对该领域的贡献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映现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深度和广度[6]。由图3可知,户外运动的高产作者主要为梁强、陶宇平、张小林、周红伟、杨杰夫、孙永生、方海明、傅钢强和李萍等,各学者结合自身研究背景在户外运动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图2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机构分布

图3 中国户外运动的高产作者共现图谱

梁强提出户外运动趋于成为主流的休闲方式,在此背景下,对户外休闲运动的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基于产业经济学SCP范式提出通过积极宣扬“泛户外”概念,对传统市场定位进行扬弃,拓宽户外运动市场的边界;将品牌塑造作为战略发展行为;依据市场变化优化产业链条,进行分化、合作、竞争和重组,实现行业共生发展;注重户外运动参与者的消费体验,形成文化吸引力等策略,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规划[8]。在体验经济成为社会新潮流的当下,认为亲身体验是户外运动的根本属性,户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情感、知识和实践参与的体验,并通过体验式的参与引起思想、身体或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转变。因此,应基于参与者的消费需求特点进行户外运动产品的定位和营销,如对“泛户外”的需求内涵进行再定义,针对专业型和休闲型参与者消费诉求的设计和开发以满足其探索、体验和超越的需求;对户外产品的价值进行创新,注重服务提供者与参与者的良性互动;对营销方式进行多元化的组合,融科技、人文和艺术为一体[9]。

陶宇平则重点关注于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对一些与挑战和风险并存的户外运动项目进行致因分析,发现社会与自然环境是风险潜藏的外部诱因,器材装备与技术的非安全状态是构成运动过程中安全事故易发的隐患和风险源,思想麻痹以及人为操作不当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诱因。鉴于此,提出完善和丰富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为其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加强安全教育和预警工作,引导参与者做好预防和规避风险,做好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以有效实现控制和救援,最后还倡议保险企业丰富户外运动安全险种,实现风险转移,为组织者及参与者提供保障[10]。

张小林对中西部地区的户外运动资源开发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中西部地区的户外资源极具地域和人文特色,但对户外运动安全的保障、自然生态的平衡把控、交通和服务等基础设施滞后、户外专业人才的缺失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户外专业人才培养、做好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人文风情的开发和融合等手段,进行户外运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满足民众对多元户外资源的需求[11]。

周红伟则聚焦于青少年及高校户外课程教育领域,对青少年户外教育现状调查发现,无论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层面都对青少年的户外教育活动持积极支持态度;在具体项目选择上也较为多元化,以登山徒步、钓鱼、野外露营等为主;在参与动机上呈现多元化,主要以休闲、新鲜感和刺激为主;在参加频次和组织形式上主要以不固定的家庭出游为主,学校组织开展是以与户外俱乐部合作为主,总体来看有一定的参与度,但还未得到普及和推广。[12]究其原因,主要制约因素是户外教育活动开展的安全问题,是否有较长的集中时间,活动费用,以及天气、场地及专业教练资质等。[13]对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情境式课堂教学的实验,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场地缺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且还可提高学生对安全和技术的掌握,以及非智力水平等;[14]另一方面在户外教师专业化培养层面,认为户外教师专业化能力应由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专项技术三个维度构成,高校户外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是由课程、监管、考核、条件、评价五个结构要素组成,以此来促进我国高校户外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5]。

杨杰夫基于群体动力学的视角,对休闲类户外运动群体的群体动力——内聚力进行了剖析,认为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参加户外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团体的紧密程度及真我状态即是内聚力,涵盖有任务和社交两种,在任务内聚力层面具体又表现为个体在群体互动的角色定位和联系、群体行为及领导形式,在社交层面表现为个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凝聚力和归属感等[16]。此外,特别针对徒步运动的概念、线路选择、安全意识、产品开发、影响价值等进行全方位梳理,并提出将来徒步运动在团队内部关系和管理方面将会成为研究的焦点。[17]

孙永生对户外运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运动项目、教育和游憩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界定和阐释,通过种差和近意概念辨析的方法对户外运动进行界定,提出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场地,并与其有互动关系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按照人们参加户外运动的目的性可以分为户外游憩、户外教育和户外竞技运动等[18]。

方海明基于户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立足点,首先对专修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即将课堂教学培养作为基础、将校内实践培养作为过渡环节、以社会实践培养作为延伸环节,以此来实现户外专修人才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协同化发展。[19]其次,对户外指导员的实践能力内涵进行梳理,即在户外运动休闲与教育领域内的专业服务活动中,以完成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与具体活动的情境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进行编码并形成活动的行动决策或方案,将其付诸于实践过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户外活动组织”“风险控制与应对”“活动策划与准备”和“职业意识与品质”四个层面,为后续户外指导员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20]。

傅钢强对户外教育课程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具体体现在青少年和高校户外教育两个方面。在青少年层面,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户外教育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青少年户外教育内容应涵盖健康教育(身心健康)、生命教育(生命的价值和情感)、生活教育(真实生活情境结合)和生态教育(无求、无华和无痕)4个部分,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户外教育的理论研究,循序渐进地推进户外教育;对户外教育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创新,推进户外教育的有效落实等路径,促进青少年户外教育的发展。[21]在高校层面,提倡高校户外教育的生态化建设,可通过课程目标生态化、课程实施生态化、课程内容生态化和课程评价生态化来推进。[22]此外,还对贝登堡的户外教育思想进行批判性吸收,提出高校户外教育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一些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习得生活技能;与大自然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增强学生责任担当和抗压的能力等,进而推动高校户外教育课程的丰富和可持续性发展[23]。

李萍主要关注于户外运动产业的方向,基于资源配置关系理论,对户外产业的结构进行了探析,提出自然资源是户外运动产业结构的本源(提供场地与基础)、户外生产制造业是是核心(夯实实体经济支撑)、户外运动相关服务业是发展方向(开拓空间潜力大)的产业结构理念。[24]此外,在具体层面上又以湖南省为案例探讨了户外运动市场环境、服务产品和产品消费的情况,发现其地理、经济、交通和网络上具有优势,但需优化公共政策环境[25];户外运动服务产品市场缺乏有效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消费还停留在实物消费阶段、市场容易饱和、高需求低消费人群是主流、低端产品占较大比例[26]。

由图3户外运动高产作者共现图谱所示,周红伟、傅钢强、方海明等以户外教育及户外课程为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聚焦在共现图谱的中心位置,梁强、张小林、李萍等以户外产业为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偏于共现图谱的中心位置,同样陶宇平等以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为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也偏于共现图谱的中心位置,而杨杰夫等以户外运动群体动力为研究对象的代表人物则位于共现图谱的边缘位置。从中可以看出,研究比较深入且辐射范围比较广的是户外教育及课程方向。另外,从整体网络结构可以看出,户外运动高产作者间的研究合作比较少,仅在代表人物局部小范围产生合作。

2.2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分析

2.2.1初步萌芽期(1982-1999年)

由图4可知,这一时期的户外运动研究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呈现出点块式分散的形态、聚焦度较低、词汇表达不明确的特征,“户外运动”这一词汇甚至没有出现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之中,主要凸显的聚类分别为“体育活动”“运动服装”和“运动观”等。据CNKI检索可查,最早题名“户外运动”这一词语的文章是《清代女子的户外运动——走桥》,发表于1986年《体育文史》,此时户外运动研究萌芽初现。进一步分析文献可知,仅有极个别学者对早期户外运动有所提及,但也只是泛泛而谈并未做深入的推进式研究,如程志理在对余暇运动的发展历史进行追溯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身体运动观,即尊重人的身心完善和自我发展指导下自发自主地参与到运动中来[27];张晓光结合北方冬季的气候特点,提议让少年儿童参加简单易于操作且趣味性强的冰上户外游戏。[28]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我国的户外运动起步较晚、国内尚没有形成户外运动研究环境不无关系。

图4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1982-1999年关键词共现图谱

2.2.2规范发展期(2000-2010年)

由图5可知,这一时期的户外运动研究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相较于上一阶段有明显差异,呈现出研究量激增、内容丰富、聚焦度较高、户外运动语境明显的特征,主要的聚类有“户外运动装备用品”“定向运动”“户外运动俱乐部”和“高校户外运动”等,凸显的关键词有“户外运动”(频次163)、“户外用品”(频次78)、“运动爱好者”(频次67)、“运动俱乐部”(频次45)、“野外生存”(频次41)和“高校”(频次19)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身娱乐休闲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休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诉求,在需求导向的推动下,户外运动得到第一个发展热潮;另一个层面即是政策环境层面的利好,在项目发展上,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群众性登山健行活动开始崛起,也带动和衍生出了如攀岩、山地户外运动、滑雪、野外定向、徒步和拓展等运动项目,[29]且山地户外运动于2005年4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30];在户外教育层面,2002年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课题组把户外运动课程、野外生存课程作为探索新颖的、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素质提升课程进行实验研究,分别在浙江大明山、湖北神农架和东北冒儿山三地组织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育部体卫艺司也于2007年7月下文支持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和推广户外运动选修课程[31],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户外运动已开始从自发萌芽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中国的户外运动的发展迎来了第一次的“春天”。进一步分析共现图谱及文献资料可知,对户外运动概念的辨析、户外运动用品、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和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等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成为焦点。

图5 中国户外运动2000-2010年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2.2.3持续升温期(2011-2017年)

由图6可知,这一时期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的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更为清晰和密集,相较于第二阶段有一定的继承性,呈现出研究量持续台阶式增长、研究内容分类清晰、研究主题高度聚焦、户外运动的内涵进一步明确、语义边界趋向清晰的特征,主要的聚类有“户外运动用品”“户外俱乐部”“体育比赛与活动”“户外体育资源”和“户外健身效果”等,凸显的高频关键词为“体育活动”(频次587)、“户外用品”(频次102)、“运动爱好者”(频次88)、“高校”(频次60)和“体育活动”(频次50)等。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到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的全民健身休闲热潮被再一次点燃。新时期的户外运动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彰显着分工的细化和开拓,无不凸显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印记,国家层面陆续颁布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和《全民健身指南》(2017)等来引导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步伐。近些年来凸显的“户外健身效果”和“户外体育资源”等高频关键词在相关政策文件中都有涵盖和涉及,如《全民健身指南》就是针对中国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的实际,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汇总编制而成,主要包括体育健身活动效果、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体育健身活动原则、体育健身活动指导方案等内容,这些内容对户外运动的健身效果评定和测量的科学化制定、实施以及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2]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第二章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第五条发展户外运动中,提出以户外运动为重点来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如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和航空运动等一些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第十五条充分利用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戈壁、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健身休闲集聚区和产业带,以促进户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33]。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时期青少年儿童作为新的领域开始涌现。

通过对以上三个时期户外运动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及文献进一步分析,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应用性研究为绝对主导,理论研究比较匮乏;(2)户外运动的内涵逐步明确,户外运动语义边界趋向清晰,研究主题逐渐聚焦,研究内容分类清晰;(3)逐步形成了户外产业、户外游憩、户外教育、户外竞赛、户外探险五个核心领域。

2.3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时区共现图谱是把该领域专家的认识表现在一幅长期发展趋势图上,通过探究主题词词频的时间分布,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词中探测出来,借助于词频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未来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34]由图7可知,未来的户外运动偏向于户外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与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定、户外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和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评定等方面。

图6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2011-2017年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户外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与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定上,目前的研究尚停留在对某一调查群体参与频次和时间的衡量上,缺乏对某一具体项目的运动强度应该如何把控,对适宜的群体该以何种锻炼方法进行运动等,随着群众性参与户外运动热情的高涨,理应参照《全民健身指南》制定相应项目的运动强度的测量和评定标准供民众参考,以便于更好地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

图7 中国户外运动未来发展时区共现图谱

在户外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层面,学者们对户外运动愈发火热背后潜藏的安全风险都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度,纷纷倡议构建我国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如李中华援引相关数据资料得出,穿越、登山、徒步、溯溪、露营、海钓、攀岩、速降和溪降等是在2012年易发的风险项目,并归纳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人员因素、装备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安全救援等因素是影响户外运动安全的潜在风险源,提出要以保障安全作为核心目标,在政策法规的引导下建立事前的安全教育与预警系统、事中的安全控制、装备和应急救援系统和事后的保险理赔系统;[35]齐震提出建立一个在政策法规指导下的以运动装备为基石,保险和救援为侧翼的安全保障体系;[36]姜梅英针对山地户外安全风险保障提出参与者在出行阶段做好信息登记和技术装备检查、管理层面做好行业标准规范制定和完善、市场层面做好资质认证和保险转移等工作;[37]刘华荣则从高校户外运动的安全角度出发,将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因素归纳为人、物、环境及其他等,针对不同风险级别采用差异化的策略进行回避、承担、转移和减缓工作,倡导在高校层面事前预防(回避与预防)、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监督、控制和预警)以及事后应急救援和保险(减损或转移)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38]。

在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评定这一方向的研究上,大多数学者都认可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释放心中的不良精神状态,从而以饱满的态度去直面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但是这些又都是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仅有极个别学者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实证研究,如刘恒君对参加定向越野的大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参加定向运动的对象在应对问题和自我效能感上要优于其他几个项目[39];高斌通过拓展训练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前后的自信心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女生优于男生、专科优于本科[40];王云燕通过户外疗法对部分IT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发现其焦虑、抑郁和敌对、敏感等不良心理问题有明显的改善,对IT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有积极的影响[41];林育慧通过户外运动的干预对60例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借助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测发现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等[42]。这些定量研究所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使用同样的考评量表,所测评出来的结果是否能够真正科学地反映出该群体或该项目的影响效果值得深思。

3 结论

3.1中国户外运动研究总体上呈迅速增长的态势,载文期刊类别主要分为与体育相关联的衍生学科类和体育与社会科学类,研究面辐射较广,产业化明显,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体育类专业高等院校,研究比较深入且辐射范围比较广的是户外教育及课程方向,高产作者间的研究合作比较少,仅在代表人物局部小范围产生合作。

3.2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初步萌芽、规范发展和持续升温三个阶段,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应用性研究为绝对主导,理论研究比较匮乏;户外运动的内涵逐步明确,户外运动语义边界趋向清晰,研究主题逐渐聚焦,研究内容分类逐渐清晰;逐步形成了户外产业、户外游憩、户外教育、户外竞赛、户外探险五个核心领域。

3.3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偏向于户外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与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定、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以及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评定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宋学岷.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发展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教学要素的选取与确定[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3):86-89

[2]赵承磊.户外运动发展的国际经验探索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2):135-140

[3]OUTDOOR INDUSTRY ASSOCIATION.The Outdoor Recreation Economy[EB/OL].http://outdoorindustry.org/advocacy.html

[4]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户外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宋学岷,崔昊.我国户外运动学术研究前沿领域发展动态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实证研究[J].运动,2016(17):148-150

[6]王克阳,王兴,林世行,等.中国体育仲裁研究热点与前沿解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J].体育学刊,2016,23(5):55-61

[7]高思垚,唐嘉岭.基于知识图谱的体育舞蹈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8):127-131

[8]梁强,杨晓晨,李宗浩.基于SCP范式的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9):60-63

[9]梁强,罗永泰.需求导向的我国户外运动产品体验营销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17-19

[10]陶宇平,李中华,李月华,董雨薇.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1):84-88

[11]张小林,戴狄夫.我国西部地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与营销——以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40-43

[12]周红伟,傅钢强.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开展现状调查及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3(8):24-26

[13]周红伟.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未能继续深入的多纬度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2):7-8,152

[14]周红伟.情境式教学在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3):56-59,69

[15]周红伟,傅钢强.构建我国高校户外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74-79

[16]杨杰夫,杨奕,李新国,等.内聚力:休闲类户外运动群体中的动力学阐释[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2):78-81

[17]杨杰夫,旷晓琴.休闲类徒步运动研究进展的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231-233

[18]孙永生,史登登.户外运动相关概念辨析[J].体育学刊,2013,20(1):56-59

[19]方海明,孙永生,史登登.户外运动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C].上海: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12

[20]方海明,王华倬,孙来爽.我国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25-29

[21]傅钢强,周红伟.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5):20-23

[22]傅钢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体系的生态化建设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运动,2013,62(3):115-116

[23]傅钢强,冯祎中,周红伟.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1):122-125

[24]李萍,李骅.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结构分析[J].科教导刊,2017,28(2):151-152

[25]李萍.湖南省户外运动市场环境分析[J].消费导刊,2009(12):4-5

[26]李萍,李骅,李艳翎.湖南省户外运动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6):690-693

[27]程志理.余暇运动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3):7-11

[28]张晓光.简介几种少年儿童的冬季户外运动[J].冰雪运动,1987(2):68-69

[29]中国登山协会发展历程[EB/OL].(2013-04-27)[2018-01-25].http://cmasports.sport.org.cn/gyxh/2013-04-27/398122.html

[30]张鹏飞,陆晶晶.我国户外运动研究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5):47-49

[31]傅钢强,周红伟.渐进中有所突破一我国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生态发展之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88-90

[32]《全民健身指南》解读[EB/OL].(2017-08-14)[2018-01-25].http://www.sport.gov.cn/n317/n10506/c819331/content.html

[3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7-01-16)[2018-01-25].http://www.sport.gov.cn/n315/n331/n401/c785782/content.html

[34]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127(2):240-243

[35]李中华.我国户外运动安全现状及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成都体育学院,2014

[36]齐震.论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4):190-192

[37]姜梅英.中国山地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6

[38]刘华荣.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6

[39]刘恒君.定向越野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5

[40]高斌.体育拓展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分析[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12

[41]王云燕.户外运动和大自然相融合疗法对IT人员心理健康的效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5

[42]林育慧.户外运动对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30):156-158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冬季户外运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无忧踏青清单
体育一家人